第二章:社会性认知
社会认知即人们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的方式,包括他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其假设是人们通常努力形成对世界的准确印象,并且大部分都做到了。但是由于社会思维的性质,人们也会形成错误印象。
自动化思维和控制性思维
自动化思维:迅速且自动的,对于自己的所见以及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不加任何有意识的思考分析。
控制性思维:控制性怀疑,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考虑。
我们要做的是让认知的自动模式和控制模式能够良好配合,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自动思维控制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也要能“超越”这种自动思维,让控制性思维及时介入和接管。
自动化思维是一种低付出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依赖自动化思维进行生活,控制性思维需要能量和努力,就像我们需要养成良好习惯来生活而不能仅靠自己的自制力来控制生活一样,仅仅依靠控制性思维也是不现实的,难以做到的。
自动化思维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它让我们不必有意识地分析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它会对周围环境进行自动分析,将新情况与我们先前的经验相联系帮助我们了解新情况。这种分析是以我们过去对世界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我们可以通过接纳自己,减少自尊需求对于准确认识世界的影响,尽可能积累正确的经验和知识,我们过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质量越好,我们的自动化思维就运行的越好,这是弥补自动化思维缺陷的可能方法之一。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心灵创造的,即使我们并肩站在同一块草地上,我看到的感受到的绝不会和你看到感受到的相同。
图式
图式:即组织我们对社会世界的知识的心理结构。这些心理结构影响到我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图式这一术语是高度概括的,它包括我们对许多事情的知识,其他人、我们自己、社会角色和特定的事件。在每种情形中,图式都包含我们用来组织我们关于社会世界的知识以及解释新情况的基本的知识和印象。
图式的功能:我们不会完全无视于世界上真实呈现的东西,有时我们看到的是清晰明白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那么我们就不必使用图式来帮助我们解释它。当我们的现场获得的信息越模糊,我们就越多地用图式填充空白。当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以及填补知识空缺的时候图式就格外有用。如果没有图式,那么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无法理解、令人迷惑并且和你所知道的一切都不相似,那么你根本就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只要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图式是正确的,那么使用这些图式来解决模糊性问题就是合理的,这种图式会帮助你避免一些严重的或者是致命的误解,当然,如果我们自动运用了错误的图式,就会发生危险或造成不良后果,当然对于心理健康的普通人来说,前者的机率远远高于后者,对于我们来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我们的图式就非常有必要。
图式充当记忆向导:人类的记忆具有重构性,人们常常用和他们的图式相一致的信息来填充空白。我们并不能准确地记得在一个综合的情形中发生了什么,除非我们的大脑就像一部摄影机一样精确记录下了影像和声音。相反,我们记住了一些真实存在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我们的图式引导我们注意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些根本不存在,实际上是我们后来不知不觉地加入的信息。记忆重构倾向于和人们的图式保持一致,人们用与图式相一致的细节填补空白的这一事实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图式会变得更加强有力并且更难改变。
这让我们很难改变偏见态度和刻板印象。
图式的可提取性和启动:图式的可提取性是指图式和概念在头脑中所处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当我们对社会世界做出判断的时候,使用这些概念和图式的可能性有多大。有两种类型的可接近性:第一、由于有了过去经验,有些图式和可提取性日积月累地得到提高,这意味着这些图式总是很活跃的,并随时准备运用到解释模糊情境中去。第二、由于某些更加重要的原因,图式可能会暂时变得容易提取,启动是指最近的经历会增加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启动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过程,可能在人们并没有有意识地觉察到的时候,某些信息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态度。思维在经过启动之前,必须同时具有可提取性和可运用性,才能使我们对社会世界的印象产生影响。
当图式被证明是错误的之后,仍然具有持久性,这一结果被称为“固着”效应。这项结果发现,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也是这样。当人们得到反馈时,他们向自己解释为何做的如此之好或如此之差,并且回忆与他们的表现相一致的证据,即使知道了反馈是虚假的,这些观念在人们心中仍然很鲜活,使他们认为自己实际上真的很擅长或不擅长这类任务。
令我们的图式变成现实:自证预言
人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的支持或者违背图式,据此来采取行动。实际上,人们能够不知不觉地通过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来使他们的图式变成现实,这种自证预言是这样起作用的:1、人们对其它人怎么产生一个预期。2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3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自证预言可能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
比如,女生的学业表现比男生差,这有可能是自证预言的结果。老师普遍在四个方面以不同方式对待资优生:1他们为资优生创造了一种更温暖的情感环境,给他们更多的个人注意、鼓励和支持;2给资优生更丰富,难度更大的学习资料。3对资优生的学习给予更多更好的反馈;4给予资优生更多的课堂参与的机会和更多的参与时间。
错误的支配:人们引用真实的结果来证明自己一开始就是对的,而没有认识到产生这个结果时自己所起的作用。
自证预言的局限性:自证预言经常发生,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真实的本性会在社会交往中更胜一筹,当一个人自身状态和心情不好时,容易分神,无法集中足够的注意力去注意对方的时候,自证预言最有可能发生,相反,当一个自身状态和心情很好,那么他通常能够暂时放下他们的预期,并能集中注意力来看看这个人的真实情况,形成正确的印象,这时自证预言不太可能发生。
图式的文化决定因素:我们成长的文化,是图式的一个重要来源。事实上,图式是文化实现其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式,比如通过逐渐建构能够影响我们理解和构建这个世界的心理结构的方式。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文化所教给我们的图式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所识和所记。我们每个人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领域都有优秀的记忆力,并因此在这些领域发展出完善的图式。
总而言之,我们所面对的信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必须把它们减少到可以管理的程度。另外,很多信息都是很模糊的,或者很难解释,我们处理这种局面的方法之一就是依靠图式来帮助我们减少我们所必须了解的信息的数量,并帮助我们解释模糊信息。这些图式的运用非常迅速,毫不费力并且不带意图目的,简单的说,它们是自动化思维的一种形式。
心理策略和捷径
自动化思维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在思考社会世界时运用的特殊的法则和捷径。大多数时候,这些捷径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它们有时会导致对世界的错误推论。
就像我们每天需要做许多决定和判断一样,我们会利用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径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做出决定,而不需要将每一次的决定都变成一项大型的研究计划。心理捷径常常帮助我们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不错的决定,但是这些捷径不见得总能导向最佳决定。使用图式来了解新的情境就是一种心理捷径,在做选择时,我们常常使用我们原有的知识和图式,而非从头拼凑,当我们做一些特定的决定时,可能没有现成图式可供参考,或者可供运用的图式太多不知道怎么选择,这时我们通常会运用被称作判断法则的心理捷径。
判断法则: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它并不保证人们对于世界所做的推论一定是正确无误的,有时判断法则并不适用于眼前的任务或被误用,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采用这些法则是有一定道理的,多数时候是很有用的,其效果令我们满意。
可用性法则:一种心理经验原则,即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它是指将判断建立在某些容易回忆起来,进入我们脑海中的事物上,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性法则都是极佳的策略,但是,有时候,最容易回想起的事物并不能代表整体,从而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人们也会运用可用性来做有关自己的判断,对于自己的个性,我们似乎有一种成熟的想法,但是我们常常没有一个关于自己特质的稳定图式,因而可能会依照所能回忆起来的自己过去行为的例子的容易程度来做自我判断。
代表性法则:一种心理捷径,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机率信息:关于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人们通常不会使用基率信息而把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有关某人属于某个群体类别的代表性信息上。如果关于某人的信息可靠,那么这倒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是如果信息来源不够真实,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并非暗示人们会完全忽略机率信息,而是强调人们常常太强调他们所观察到的个别特征而忽略了机率信息。
锚定与调整法则:盲目相信表面信息,这是一种心理捷径,即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如果你有理由相信某个起始值是有效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价值,那么它就是一个合理的起始点,问题在于人们有时会受到非常武断的起始值的影响。起始值会以两种方式影响我们。首先,当我们考虑起始点的时候,我们从记忆中有选择地搜寻与该起始点一致的信息,然而,有时起始点并不会让我们产生与其相一致的想法,因为我们知道这是错的,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起始点进行调整,往往所做的调整并不充分,即使当时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也是这样。
自动化思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且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自动化思维应对他们的生活。即使是有意识的思维也会受到自动化思维的影响,比如运用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径。有意识的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人们尽力改正或纠正自动化思维中的错误时更是如此。
仅仅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正在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行动,并不意味着事实如此,人们所形成的自己在意识愿望的控制下采取行动的感觉可能是一种错觉,一种当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是由自动化思维或外部环境所控制的时候,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感觉。
控制性思维:有意识、有意图目的的,自发的以及需要努力的思维。人们常常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开启或关闭这类思维,这种思维需要心理能量,需要一心一意,与自动思维不同,控制性思维需要动机和努力,我们必须具备动机并且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控制性思维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当代价较小以及我们并不十分在意决定或判断的准确性时,我们通常把工作留给自动化思维来做,而不必费劲来检查和纠正它。当人们具有仔细分析某一信息的动机并且拥有这样做的心理能力的时候(具有精力能够保持专注),他们会关闭自动导航系统并进行更具控制性的思考,更加细致地关注其各项内容和利弊,当人们动机水平不高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就会继续依赖自动导航系统并且更多地受到信息的表面特征的影响。
当人们足够关心一个问题并对此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时,他有时能够避免由于自动化思维而产生的这类偏见,当涉及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时,人们所做出的推论更精细、更准确。尽管人们尽了最大努力并且带着强烈的动机,但是他们仍然会做出关于社会世界的错误的判断。通常很难准确得知我们是如何形成一个判断的,它是否有偏差,以及我们应该对它做出多大程度的纠正。不管怎样,形成无偏差判断的动机水平越高,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可能性就越大。
自动化相信,控制性怀疑:当人们刚看到、听到或者学到某件事情时,他们会不假思索地相信,并假定它是对的。只有在接受一件事的真实性之后,人们才会回过头来判断它的正误。人们自动性地相信他们看到和听到的每一件事情,这是一种预成机制,这种自动的眼见为实过程,已经深植于人类心中,如果我们必须停下来刻意地去检查我们所遇到的所有事情的真实性,生活将变得困难重重。然而,我们的所见所闻有时候并不是真的,因此,需要一个制衡系统来“拒绝接受”我们先前所相信的事,这个过程的评估和拒绝部分,是控制性思维的产物,这意味着需要动机和能量来加以执行,一个人如果心不在焉,身体疲倦或缺乏动机,则该过程的接收步骤就会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自由运作,结果可能导致接收了错误的讯息。
思考抑制和讽刺过程
一个人如果心不在焉,并且无法进行控制性思维,会造成思考抑制能力降低,就是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的能力降低,要成功的进行思考抑制,有赖于两种过程的交互作用,一个自动程度较高,被称为“监控过程”,指在意识中搜寻要避开的事物。一旦搜寻到了该事物,该系统的控制部分便会起作用,称为“操作过程”,这就是通过找到别的事情来思考从而转移注意力的意识努力尝试。
当人们因为疲倦或心不在焉时,监控过程会不断地找出不受欢迎的想法,而由于控制系统无法加以约束,不受欢迎的想法便会不断地侵入意识内,当人们尽最大努力想要回避某事时,如果他们很疲劳或三心二意,那么这些想法极有可能不经检测就流露出来,而且思考抑制可能会消耗大量的情感和体力。因此,通过写下或与他人谈论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要好过尝试压抑有关这些问题的想法。
在心理上改变过去,反事实推理: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
当我们经历了被称为“功败垂成”的负性事件的时候,就很有可能进行反事实推理,它对我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改变越轻易发生,对结果的情绪反应就越强,对于那些曾经历过丧偶或丧子的人,他们想象悲剧有可能被逆转的次数越多,忧虑程度就越深。反事实推理并不总是有意识的,自发的。即使当我们不想沉溺于过去,转而想想其他事的时候,也很关闭这种思维倾向。
如果反复沉思导致了反事实推理,也就是说人们反复地集中注意力于他们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这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反复沉思被发现是抑郁的诱因之一。因此,长时间反复沉思一个糟糕的考试分数以至于你不能思考其他任何事情,这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如果反事实思考能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那它会非常有用,比如这种想法,“要是我的学习再稍微努力一下,那我就可以通过考试了”,从它给予人们一种重要的对命运的控制感以及激励他们为下一次考试更努力地学习这一意义上来说,也会是有益处的。
在所有的错误当中,我认为,最严重的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个典型的普通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名好的思考者呢?
人类拥有惊人的认知能力并且由此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智力财富,同时人类也容易犯下严重的心理错误。
如果失去了对有关社会世界的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并对我们周围的环境迅速做出假设的能力,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非常困难,同样,能够转换到控制模式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能够更有条不紊地,仔细地对自己和社会世界做出思考,人类是拥有惊人认知能力的复杂精细的社会思考者。
适度的怀疑被称为智者的灯塔!
第一等聪明人的特征是,同时持有正反两方面的看法。
改善人类思维的方法。
方法之一是让人们对于他们的推理能力稍微谦虚一点,通常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比应该有的信心是稍微膨胀了些。
过度自信障碍,即人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往往过度自信。事实上,人们的判断通常不像他们自己所认为的那么正确。直接指出过度自信这一问题,让人们思考一下他们犯错误的概率。当要求人们思考与他们自己观点相反的论点时,人们认识到还有其他的与自己不同的方式可以用于解释世界,因此他们在判断中所犯的错误就减少了许多。
方法之二是直接交给人们一些如何进行正确推理的基本的统计和方法论原则,并期望他们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研究显示,人们的推理过程可以经由大学统计课程、研究设计的训练甚至只是一节短短的课程得到改善。
思考题:
1列出几个自动化思维对于人类有益以及有害的例子。如果你能设计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你会对其自动和控制性思维的运作方式做何改变调整呢?
2老师为什么会产生对孩子们在学业上的表现的错误预期呢?这种预期是如何导致自证预言的呢?
3想像一个高中生正在做申请哪所大学的决定,给出几个例子来说明在形成对不同院校的印象以及决定申请那所学校时,学生日如何运用可用性,代表性以及锚定和调整法则的。
4假设你应邀制定一项计划来帮助大学生改善思维,并克服许多本章所讲的问题,你会怎样做?
举报/反馈

心理讲师禅修行者

2547获赞 352粉丝
宣传心理学、亲子教养、非正式心理咨询领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