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理论:“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
一、“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涵义
“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是建立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之上的。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
二、Y理论的基本内容
麦克雷戈总结和概括了马斯洛等人的“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提出了一种与X理论相对立的理论——Y理论。这种理论认为: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的话,人们工作起来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
2、控制和处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工作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3、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乐于接受任务,而且会主动地寻求责任。
4、人群中存在着广泛的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问题的创造性。
5、在现代工业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人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三、“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与Y理论影响下的管理活动的特点
1 、“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把注意的重点从人的身上转移到工作环境上,但它重视环境因素不是把重点放在计划、组织、指导、监督、控制上面,而是要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够充分地自我实现。
2、奖励方式的改变。麦克雷戈则认为,对人的奖励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在奖励,加工资、提升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类是内在奖励。内在奖励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后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只有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3、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从“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出发,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只是一个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为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或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4、管理制度的改变。从“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来看,管理制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总的来说,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能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四、对“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
由于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人的工作日益专业化,特别是传送带工艺的普遍运用,把工人束缚在狭窄的工作范围之内。工人只是重复简单的单调动作,看不到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组织任务的联系,因而,工作的“士气很低”,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有解决管理中弊端的针对性,因而很快对当时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以及在它影响下产生的一些管理措施,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例如:它提倡在可能的条件下为职工和技术人员创造适当的工作条件,以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中所包含的企业领导人要相信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涵义,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当然,“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性理论,它也有自身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既不是天生懒惰的,也不是天生勤奋的,人不一定都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干作为最大的满足。人是很复杂的,他(她)是否追求“自我实现”,是否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干作为最大满足,并不取决于马斯洛等所谓的人的自我实现的自然发展过程,而取决于此人后天所接受的全部社会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