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色,脸色,此处指和颜悦色。
奉养父母容易,但真诚心、恭敬心的发现、发动难,而恭敬心的自然涌流则是难上之难。如果有人能让恭敬心象泉水一样涌流,此人已经离成圣成贤不远。《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与四海,无所不通”。
青少年时期,人的面相是父母给的,中年之后,面相是自己修的,长大成人后,一定要对自己的面相、形象负责。面相是人的微观环境,佛法上称为“正报”,漂亮程度反映了人的福报大小。更反映了心性的优劣,仔细观察,不难法现:刚烈之人,长相粗糙,宽厚的人柔和美丽,粗暴的人一脸凶相,自私尖刻之人一脸刻薄之相。
《礼记祭义》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孟子进而提出悦亲之道:“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人子事亲,当以诚心尽孝,自可悦亲。
佛家更加肯定的指出“一切法由心想生”、“相由心生”。不但面相由心生, 人体形象、周围的环境、万事万物都是由人们的心感应发生的。
《中庸》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的颜色是装不出来的。但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必须从行动中历练,对着镜子练习笑脸,恐怕短时难以奏效。
为父母倒一倒杯热茶、端一次碗、夹一次菜,是训练婉容的真正开始。能牵着母亲的手在院子散步也许是孝的极致,因为每一个童年的人生都有一段母亲牵手慢步的天伦之乐。手与手的相牵,是心与心的联接。几十年以后,当父母老去,牵一下那双曾无数次在童年牵过我们的双手,相牵的刹那,就是良心光辉的闪现。说起来简单,但对太多的人说是终生仰望的高山。
人世间最冷的莫过于人的心;世上最难看的莫过于人的脸!尤其在父母面前,不要流露出难看的脸色。明吕坤《呻吟语》载:孝子侍亲难看的脸色有八种:一、沉静。在父母面前默不作声,父母问话也不作答;更不主动问候,如同活死人一般;换位思考,父母会是什么心情?二、庄肃。好像领导视察,一脸严肃。三、枯淡。面无表情,父母问一句就答一句,像个机器人。没有情感的注入。四、豪雄态。在父母面前张扬,哪怕你是人王,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五、劳卷态。在父母面前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样子;六、疾病态。痛苦呻吟,一瘸一拐,这样会让父母无助难过;七、愁苦。把工作上的苦水向父母倾倒,让父母担心。八、怨怒态。抱怨父母的各种过失。父母有缺点可以善意提醒,改不了也就只能随他去了。
人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因为修心太难。孔子发出“色难”的感叹后,两千年来,攻克无数难关的人们,面对年迈老去的父母依然难之又难!想改变我们的面孔就要先修我我们的心!
举报/反馈

平等如幻111

2723获赞 91粉丝
儒释道文化学习分享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