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王文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何在?重心在哪?如何推进?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
视频编辑:王毅卉
卢进勇指出,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启航之际,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经济在寻求转型,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的长期战略选择,也是朝着新的五年目标稳步迈进的有力保障。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当下的发展阶段、特点和优势,始终把战略基点放在国内,首先把国内的经济调整好、组织好、发展好,释放强大的内需市场潜力;同时,重视外循环的作用,坚持全球化方向,在对外开放、多边合作中实现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卢进勇说。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经验。在卢进勇看来,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同时寻求与国际市场更好地衔接,实现相互促进,才能有更大发展。“双循环概念的提出,为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新时期的建设找到了前进路径和建设依据。”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这是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变化作出的长期战略选择,并非权宜之计。”卢进勇说,市场规模大,人口众多,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特别是内需市场潜力巨大,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2020年,作为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经合组织日前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8%,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3。
同时要看到,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之中,不能脱离世界独自发展。建设好双循环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定位。
卢进勇以三个“相互”阐明二者关系,即相互定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具体来看,相互定位,要求准确理解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相互补充,则强调两个循环不能失衡,不能偏废;相互促进,就是在国内大循环运转畅通基础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推动外循环更好发展,反向作用于内循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卢进勇建议,从国内大循环入手,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系统工程,尤其在降成本、补短板等环节推出更多举措,优化供给质量,畅通供给渠道。同时启动需求侧结构改革。“需求侧结构改革主要涉及投资和消费,改革的主要目的不仅聚焦需求‘量’的扩张,还要解决需求‘质’的提升、消费环境的优化以及这两个领域存在的一些结构性失衡问题。”
同时,要在更高水平开放中进一步畅通外循环。卢进勇指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这是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国一直在自贸试验区等平台进行开放制度的先行先试,其中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先进国际投资规则已经从自贸试验区推广至全国。未来,随着国内制度逐步完善,自贸区提升战略推进,外循环也将打开新的局面。
卢进勇表示,国内国际双循环逐步顺畅,新发展格局日臻完善,将推动中国经济更加稳健地迈向高质量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