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正在福建省福州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
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城一角坐落着三坊七巷。坊巷长深,家风久远,由三坊七巷走出或在此坊巷住过一大批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影响的风云人物,严复正是其中的一位。
严复故居大门
他,译介了西学名著《天演论》
如果不是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严复很可能“学而优则仕”,成为晚清小吏,而不是名满天下的“天演先生”。
1866年8月,身为名医的严复父亲严振先,在救治霍乱病人时受感染,不幸身亡。这一年,严复12岁。
家道陷入困顿,传统致仕之途戛然而止。不得已,当年底,严复投考刚创立的福州船政学堂,因为这里不用交学费,且保障饭食、每月补贴银元四两,毕业后还可安排工作。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次年1月入读船政学堂后学堂,学习驾驶。
严复故居正厅
1877年,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的一员,严复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879年夏,严复回国,先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次年,到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总教习。此后20年间,严复皆在此任教,并升至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
甲午之耻,让“学贯中西、才兼文理”的严复激愤反思。他在天津《直报》上陆续刊发《论世变之亟》等呼喊变革的政论,1897年又和夏曾佑等人创办《国闻报》鼓与呼。
这,成就了严复“思想先驱”的地位,也改变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演变的走向。
严复译介八大西学名著,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天演论》。
赫胥黎原著名为《进化论与伦理学》,1893年初版,严复1896年夏即开始翻译。正如鲁迅在《热风》中所说,严复“是一个19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
赫胥黎原著全书6个部分,严复只译了第一、二部分,将书名定为《天演论》。他加了许多按语,提出自己的见解。译文近6万字,其中按语就有1.7万字。
赫胥黎原著要旨是: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因为有天良,善于感受同情,足可超越竞争。所以,进化论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
然而,严复在按语中说,人跟禽兽最初没有分别,个人组成社会是为了安全利益,进化过程把能够、善于组织社会的群体挑选出来,懂同情的群体,更有机会组织好社会,得以留存,反之则被淘汰。所以,适者生存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为什么首倡“信、达、雅”翻译标准的严复,自己却偏离了这一标准?答案是:他要在列强环伺之中,为中国“自强保种”找到理论和精神指引。
他,让国人有了“猛回头”的思想震撼
严复故居天井
以《天演论》为代表的严复译著,让国人有了“猛回头”的思想震撼。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几乎无不受到严复作品的影响。著名作家曹聚仁说,他读过近代以来500余种回忆录,发现这些人“很少不受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曾对严复说:“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毛泽东青年时代即熟读严复译著,后来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胡适深受严复天演思想的影响,以致把名和字都改了,名“适”、字“适之”,皆取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时,很多人以《天演论》中的词语为自己或弟子取名字。
严复是从福州走出去的思想文化巨子。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纪念故人,百年故居承载历史记忆。传承精神,人物研究关照古今之变。早在担任福州市和福建省领导期间,习近平同志就积极推动严复研究。1993年至2001年,福州先后5次召开严复学术研讨会,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全程关注。过问会议筹备情况、出席大会发表讲话、会见专家学者和严复后裔、为论文集撰写序言……他在主编的《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中作序,写道:“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
2004年是严复诞辰一百五十周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向第六次严复学术研讨会发去贺信:“纪念严复缅怀先哲历史功绩,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全面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意义。”温情与守望,力透纸背。
人物名片
严复(1853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1866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1877年到1879年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此后辗转津京沪等地。1912年就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晚年返回福州休养,1921年病逝于三坊七巷郎官巷。
郎官巷里的严复故居
严复故居位于郎官巷20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故居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是严复晚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为主座与西侧的花厅。进门楼内为天井,两侧有披榭。主座为四柱三开间木构式建筑,正厅两旁为东、西厢房。前檐的廊轩西侧有门通向花厅,花厅有假山园池,其后有一座二层楼阁,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
来源: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州市博物馆、《国宝档案》、《我有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