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戴上一顶学者的帽子就神圣化了,说不得,也碰不得。”本月21日晚,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回应某些法国媒体和学者的不负责言论,表示“他有挑衅中国使馆的自由,我们也有回击他的自由。”“如果真有‘战狼’的话,那是因为‘疯狗’太多太凶”。有理有力、义正辞严,让中国网友们直呼“痛快”。
缘起
回顾这起事件,由头是,此前有消息称,法国议员、参议院“台湾交流和研究小组”主席李察要组织“国会访台团”。2月18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致信李察,要求他取消正在组织的“国会访台团”。然而,某些法国媒体却跳将起来,大肆渲染该信件用词“尖酸刻薄”,个别所谓法国学者,如邦达兹之流,还妄称中国“干涉”法国民主制度。对此,3月16日我国大使馆直接甩出信件全文,其中的措辞有理有据,语气平和坚定。到了3月17日,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不干预,称:“议员想见谁,就可以见谁。”
一时间,一众“小丑”们愈发兴奋。邦达兹不仅在推特为之叫好,还阴阳怪气地@中国大使馆称“给你和你的妖魔们一个大大的吻”。随后,我国大使馆于19日发了一条两个单词的推文——“petite frappe”,字面意思为“无力的回击”,法国俚语中有“小流氓、小混混”之意。岂料,这一下击碎了某些人的玻璃心。法国媒体和一些议员据此大做文章,攻击中国大使馆和卢沙野大使“话风粗野”“战狼外交”,侮辱了法国学者、不尊重“言论自由”等等。
真相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一个中国原则也是中法关系的政治基础,是法兰西共和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庄严政治承诺。作为法国官方机构的公职人员,某些参议员违诺在先,冒犯在后。中国大使馆提出抗议,守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正当且合理。对于关涉本国的错误事实和偏颇观点,及时做出有力回应,表明态度,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何来不尊重学者“言论自由”之说?
再者,“妖魔们”和“小流氓”,语气孰轻孰重?结合这位邦达兹的累累劣迹,更能看个明白。这位“法国学者”一直同台湾当局关系暧昧,同美国某些反华组织暗通款曲。在一些公开的媒体访谈、研究报告和社交媒体上,经常拿中国的事情“碰瓷”,还死乞白赖地纠缠中国使馆。据中国大使馆透露,一年前拉黑他,就是因为不想搭理他。说白了,他们这次揪着“小流氓”的称呼不放,不过是又一次“先射箭再立靶”的故技重施而已。那些“民主”“人权”“自由”的说辞,也都是老掉牙的套路。
算计
拿着陈旧的剧本,演着相似的闹剧,这些“反华”分子的种种行为拙劣而低级。这些人中大多数顶着“知识精英”“政治精英”的名头,并非全然无知,却为何如此歇斯底里?原因至少有二。
一则,深陷“西方中心论”难以自拔。一些人心怀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总觉得西方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文明的,任何与之不同的制度、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眼看这些年中国发展蒸蒸日上,一个“异类”走出了不同的道路,创造了不同的成功,极大颠覆了他们的传统认知,难免五味杂陈,“酸葡萄心理”泛滥,动辄恶意解读。
二则,捞取政治资本的算计。近些年,中国已成为世界舆论场的焦点,任何相关议题总能收割一大波关注。这样那样的魑魅魍魉岂可放过,故作惊人之语,或是标榜“清醒”“独立”,自抬身价,或是蓄意“甩锅”,转嫁责任。就像这次,法国流氓学者招致中国使馆回怼,有专业人士便分析,“(他)一定会乐疯的”,因为这将大大提高此人在本国舆论场的存在感。
误判
“对外来的攻击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驻法大使馆发表的文章明示,对待朋友,我们满腔热情;对待恶人,我们也有斗争之道。以本次事件为例,围绕法国议员访台,我们致信抗议表达诉求;面对辱华“学者”,我们坚决回怼,几度交锋。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面对质疑和猜忌,我们愿意敞开胸怀,把根本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同时,我们也有决心和意志,对恶意聒噪之声说一句——“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田闻之
编辑 汤华臻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