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历史上中国版图规模最大的一个朝代,佛教也借助蒙古铁骑的四处出击,乘机大大扩张了势力范围,这其中,尤以忽必烈首创帝师制度,并让帝师统领天下宗教事务,让来自于藏传佛教的帝师拥有了极大的权力。
帝师制度是元代佛教的一大特色,在元朝之前的朝代,并没有帝师的称号,仅在西夏佛教文献中有过帝师的称号,但其职责不详。元朝灭亡,帝师制度也随即终止。
元代的第一位帝师,是忽必烈的帝师八思巴,说起这位八思巴,在藏传佛教中可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
八思巴(1235年—1280年),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在藏语中是“圣童”的意思,由于他7岁时就能熟读佛经,藏民们感到奇异,纷纷称其为“八思巴”。
1251年11月,萨迦派首领萨班在凉州幻化寺圆寂,年仅16岁的八思巴成为萨迦派新的教主。
1253年夏,当时还是总领漠南汉地事务的忽必烈受其兄长蒙哥大汗的指派,集结重兵于六盘山,准备经吐蕃南下进攻大理国。
18岁的八思巴以教主的身份第一次见到了忽必烈,忽必烈对八思巴佩服有加,请求八思巴为自己传授《喜金刚》大灌顶(藏传佛教重要仪轨之一),并拜八思巴为上师,从此,八思巴开始跟随忽必烈。
自从东汉年间佛教进入中原以来,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也随即诞生,为了对抗这种来自异域的文化,西晋年间,道教根据东汉以来流传的“老子化胡”传说,作《老子化胡经》,说的是老子西出阳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借此宣扬道是老师、佛是徒弟。
对于道教的这种说法,佛教奋起反击,佛、道两教争辩遂起,绵延时间竟达千年之久。
1258年,忽必烈召集佛道两教高士,在开平府(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大安阁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佛、道两教的大辩论,佛、道两教各派十七人参加辩论,辩论会上,主要辩论的就是《老子化胡经》的真伪。
23岁的八思巴作为佛教的首席代表,与众道士进行了一番精彩的辩论,最终迫使“道者辞屈”,尚书姚枢作为总裁判宣布:“道者负矣!”
八思巴不仅判定《老子化胡经》等经书为伪经,还迫使这十七位道士服输并削发为僧,一些道观也改为佛寺,大量的伪经也被全部焚毁,宋代以来道教的优势地位大大减弱。
八思巴那丰富的佛学知识和敏捷的才思给忽必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60年,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的交战取得胜利后,返回燕京(今北京),正式称帝,建立元朝,同时封年仅25岁的八思巴为“帝师”,授玉印,让八思巴统管蒙藏地区的佛教事务,八思巴由此拥有了全国佛教领袖的地位。
1264年,忽必烈又设立了全国宗教管理机构——总制院,年仅29岁的八思巴以帝师的身份兼领总制院事。
八思巴之后,元朝还任命了十一位帝师,他们都出自藏传佛教萨迦派。
在元朝之前,藏传佛教内部存在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宁玛派、格鲁派等多种教派,各教派之间互相攻击,并无公认的佛教领袖。
由于萨迦派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支持,公元十三、四世纪,萨迦派一跃而居各教派之上,成为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统治者。
元朝政府任命的帝师既是全国最高的宗教领袖,又是西藏地区的军政首领,统管一切事务,可见帝师制度已经完全超出了宗教范围,成为中原王朝治理西藏的有效政治手段。
帝师制度也成为中原的中央政府与远在西陲的西藏联结的桥梁,促进了蒙、藏、汉民族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
元朝历代帝王也都有帝师,帝师成了元朝统治者精神上的支柱,每位帝王都要先从帝师受戒,然后才能即位,而帝师也要把佛祖的“护佑”加持给皇室,以给其赐福免灾。
元代帝王崇佛的活动主要是造佛寺、印佛经、修功德,还经常赐给寺院田产,数目多的非常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元朝政府总共赐给寺院田产三千二百多万亩。
需要说明的是,元朝政府虽然把藏传佛教立为国教,但同时对中原的汉化佛教也不排斥,汉化佛教在元代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与佛教在元朝得到大发展相比,道教在经过隋唐、两宋时期的兴盛发展后,在此时显得较为沉沦,已经无法再与佛教一争高下了。
举报/反馈

史家之韵

7.5万获赞 3万粉丝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