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长大?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那么叛逆,难以管教?
为什么人到中年就会被生活压垮?
为什么老年人会变得脾气古怪?
刚出生的你甚至意识不到你的存在,为什么长大后却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心理特点与规律的科学。相信大家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后,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思考和见解,能够找到“人为什么而活”这一问题的答案。
毕生发展观
人这一辈子是不断发展的,哪怕你即将寿终正寝,你信吗?
或许不少人对“发展”的理解仅限于生理的发展,例如身高的增高、体重的增长,亦或是学业或者事业上的发展。实际上,“发展”比你想象中复杂得多,它包括但不限于脑容量的增长、记忆容量的增长、思维水平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那时候这门学科还不是教育心理学,而是儿童心理学。普莱尔(Pryor)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创作的《儿童心理》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但是,他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学龄前的儿童,还远没有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那样广泛。
1904年,霍尔(Hall)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性、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本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父母们现在所了解到的诸多知识,例如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早恋行为以及各种性征的出现都离不开这些先驱者的贡献。除此之外,霍尔还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人心理的心理学家。
或许在人们看来,老年人没什么值得研究的,用老人们自嘲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那么这样的老人还有所谓“发展”吗?
很多年前,心理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浅显易懂的理论告诉我们,老年人也在发展。
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一说。
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生来就具有的能力,如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流体智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在十八岁左右开始下降,例如知觉速度、记忆力、听力等。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中年人都在发生某种退化,他们记忆力下降,听力减退,反应也没有以前那么迅速。如果有人喜欢运动,便可以发现那些足球和篮球运动员的黄金期十分短暂,只要一到达30岁左右,表现便大不如前。
其实,他们并非这时才开始退化,只是因为晶体智力的提高掩盖了流体智力的下降而已。不仅如此,其他很多知名运动员都是成名较早,这与流体智力的发展规律密不可分。
接下来我们讨论晶体智力(Crystalloid intelligence),顾名思义,“晶体”源于“流体”,是“流体”凝固之后所形成的固体。其真实含义也是如此,晶体智力以流体智力为基础,是在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流体智力达到顶峰后便开始下降,但晶体智力却不断提高,“姜还是老的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所以,千万不要看不起老年人,正如他们所说:你吃的饭还没我见过的世面多。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便也就明白了“毕生发展观”的含义。是的,人这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发展,只是你凭肉眼看不出来罢了,对儿童心理特征和规律的研究终究只是片面的,要想探究发展的本质,必须把年龄范围扩大到人的一生。
心理学家们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明白了这一点,由此,儿童心理学才渐渐演变为发展心理学,对学前期的探究才逐渐演变为对个体生命全程的探索。
发展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或许有人会问,发展心理学有什么用呢?它能帮我赚钱吗?能帮我解决情感问题吗?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不能。但若你能持之以恒地、勇敢地思考与实践,去充分了解这门学科,你的人际关系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例如,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等,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永远是你事业成功的强大保障。当然,发展心理学的优势绝不限于此,只看你有多大探究的欲望。
提及发展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我们可以按照年龄阶段逐一介绍。
首先,我们来谈谈胎儿期的心理卫生——胎教,希望能对准爸准妈们有一定的启发。
什么是胎教?相信人们对这个词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胎教就是通过控制孕妇身体的内外部环境,使用某些手段,给母亲身体内的胎儿施加积极的刺激,以促进胎儿神经细胞的繁殖,从而实现胎儿的发展。
可以说,如果你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你就必须重视胎教,以及怀孕期间母亲的状况。音乐胎教是很多宝妈都会采用的胎教形式,音乐能够使孕妇情绪愉悦、舒缓,其独特的空气波也会影响胎儿的智力以及音乐天赋的形成。
在众多乐器中,大提琴以其宽广的音域受到胎儿的普遍欢迎,胎儿的情绪也会随着共鸣而逐渐平稳,摇篮曲、睡前曲的作用也是如此,都能够让胎儿感到轻松、愉悦。
值得注意的是,胎儿喜欢的是舒缓柔和的音乐,准爸妈们必须让胎儿和孕妇远离噪声,否则胎儿将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是智力低下、发育畸形。所以,必须慎重挑选用于胎教的音乐,不可凭自己的喜好随意操作。
随着第一声啼哭响彻手术室,胎儿出生了,由此进入了婴儿期。那么婴儿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对婴儿心理特点的介绍,希望各位父母能够对自己的教养方式思考斟酌一番。
托马斯和切斯关于婴儿气质的理论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他们认为婴儿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性。
容易型困难型迟缓性顾名思义,容易型婴儿是非常容易照看的,他们的生理机能有规律,情绪稳定、愉快,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事物,喜欢探索,爱玩,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因此这类婴儿是最受人们喜爱的。
此外,调查表明,这类婴儿占所有婴儿接近一半的比例,在三种气质类型中居于首位。在一些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们不可避免地会更加偏爱某个孩子,除了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外,婴儿的气质类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试想,一个孩子乖巧可爱,对你的抚摸、逗弄反应积极,而另一个孩子冷漠、爱哭,对你爱理不理,在夜里频繁地啼哭,严重干扰你的睡眠,那么你会不会更加偏爱第一个孩子呢?
答案不言而喻,有时候父母嘴上说得好,会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却根本做不到。后者便是困难型婴儿,他们的生理机能没有规律,不能按时睡觉,夜里总是突然醒来哭泣。
他们拒绝与陌生人的接触,逃避新事物,当他们进入新环境后会感到恐惧,例如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等等,这一类婴儿的数量是最少的。
不得不说,亲子关系从婴儿出生开始便逐渐形成,如果婴儿比较讨喜,那么通常就能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为以后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奠定基础。反之,则会对亲密关系的形成造成阻碍。
婴儿的气质特点给各位父母们提了一个醒:作为父母,必须接受自己孩子的气质,这是先天的,没有办法改变的,并且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婴儿爱哭爱闹,或者给你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请保持耐心。
气质并不能决定他以后的发展,但你对婴儿的态度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们的亲子关系以及婴儿的性格。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便肩负起了神圣的使命,而他的人生会如何,全看你如何选择。
到了3岁,个体便进入了幼儿期,也可以称为学前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是为进入学校学习奠定基础。心理学界对于幼儿的研究集中于幼儿的思维,其基本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据主导地位”。
什么是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呢?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用过的“小棒”吗?还记得妈妈为了教我们算术所用过的苹果吗?所谓的具体形象性,可以理解为:以实物等具体的形象为基础而进行的思维。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无法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你可以利用身边的一切物品教他们理解某个概念,但却不能直接用嘴巴传授知识。比起“言传”,他们更喜欢“身教”。
有些父母不理解幼儿思维的特点,一味地用言语去教育孩子,当孩子犯错之后,也习惯于口头批评或者以惩罚来恐吓孩子,这明显是行不通的,既影响亲子关系,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所以笔者建议:父母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做表率,成为孩子的朋友,用自己的行动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抛弃传统的批评教育,只有这样,你的观念才能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举个例子,你想要孩子学习拼音字母,可你却天天玩手机,你想要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可你却只知道躺在被窝睡懒觉。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模仿你,变得跟你一样,所以请记住:想让他们做什么,你就得先做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进入小学读书。对于小学儿童的父母来说,孩子的学习或许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尚且处于发展中,这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很多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便承诺孩子,只要孩子考得好,就奖励他们“30秒超市抢购”。这是典型的以外部奖励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做法。
但不得不说,仅凭外部动机来激发学习动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
一方面,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及时的反馈,奖励他们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家长也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培养内部动机,例如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求知欲,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寓教于乐,在玩耍中培养他们学习的欲望。
当然,这并不容易,但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充满智慧的父母,如何教育你的孩子,全凭你自己。
人这一生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你为人父母,那么发展心理学是你应该要有所了解的。只有当你学习了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对于“人为什么而活”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窃以为,人这一生不可能完全自由,无论你多么有钱,你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无论你怎样发展,始终都会以生理规律为基础,还会受到社会历史的限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客观规律的限制下,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实现自己最大的可能性,我想,这种“可能性”,应该就是我们身为人而一生去追求的东西。
- The End -作者 | 李十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