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肾脏日。对大多数人来说,肾脏是个默默无闻的器官,平时很少能感到它有疼痛、不适等“脾气”。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2月9日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肾脏疾病已上升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10.8%,按照中国总人口数量估计,中国患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有1亿以上。肾病的发生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肾病的发生,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肾脏病有‘沉默杀手’之称,一些肾脏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进行识别,加上很多人对肾脏病的重视程度不够,体检中忽视尿常规的检验,或者对肾功能相关检验指标的早期异常不重视,导致很多患者贻误治疗时机,发现异常时已是疾病终末期,给人病来如山倒的感觉。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危害肾脏的最明显的一个危险因素;
2.糖尿病患者,糖友中有近50%的患者一定会进展到糖尿病肾病阶段,有一部分甚至会肾脏衰竭;
3.血管病变病人,包括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等;
4.肥胖患者,体重特别超标的人通常会合并代谢综合征,导致肾脏病变;
5.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这个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
6.生活习惯不良的人,比如,长期熬夜、喜欢喝碳酸饮料、喜欢吃重口味食物等,都会增加肾脏病变的风险;
7.有家族史,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也是高危人群,比如有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疾病的后代肾脏病变几率高,一定要早筛查早诊断。
膜性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约占肾病综合征的50%以上。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联合免疫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膜性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专家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针对膜性肾病从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进行学术演讲和讨论,互相探讨,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诊治膜性肾病及其合并症的新方法,造福患者。
多位专家呼吁,应把肾脏病防治纳入国家重大慢病项目防治工作,尽快制定总体防治策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对肾脏病风险重点人群的日常管理,并将尿检和肾功能作为定期体检的重要一项,加强公众认知教育,鼓励科研攻关和新药、医疗器械研发,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肾脏疾病至关重要,公众应保持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适度饮水,同时戒烟。此外,药物性肾损害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公众应避免滥用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盲目服用不明成分的非正规保健品,避免肾脏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联合举办了以“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宣传、义诊、多学科多中心联合会诊和学术交流活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内容包括科普讲座(肾脏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中医养生)、免费义诊、中西医多学科多中心联合会诊、学术交流等,旨在提高人们的肾脏健康意识,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积极面对肾病,减轻肾病的症状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该会诊中心将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和提高“5种会诊”的数量和质量,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和学术交流,加强省市分中心和地市县合作医院的建设,加强互联网+医疗的建设,利用会诊中心这个平台开展线上远程会诊、健康咨询,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完善和提升会诊中心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效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让每个人都关注并重视肾脏健康,让每个肾脏病患者都积极面对疾病,重现精彩人生。(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