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博
六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以及六个棋子作为道具,故称为六博,又称陆博。这种活动春秋战国开始流行,《楚辞·招魂》“菎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已有记载,在西汉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成为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东汉以后,六博棋开始衰落,玩法逐渐失传。
汉代彩绘木六博俑 甘肃博物馆
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许博昌,安陵人也,善陆博,塞婴好之,常与居处。”其间。许博昌创编了一套六博棋的棋术口诀,使得“三辅儿童皆诵之”。后来,“又作《六博经》一篇,今传世之”。这里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民间对博戏的喜好,以至连京师周围的小孩子都能顺口而歌六博诀。而《六博经》的出现,则是汉代六博游戏发展的又一显证。
汉代还出现了一些专以博戏为业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博徒”。如《后汉书.许升娄传》就称“(吴许)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盐铁论.授时》亦言当时“博戏驰逐之徒,皆富人子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以致出现了因“好玩博弈”而达到“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的地步。
南北朝的《颜氏家训·杂艺》记载:“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茕,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茕十二棋,数术浅短,不足可玩。”
汉代以后,六博开始衰落,至三国时期已受到世人的厌弃,隋唐以后便逐渐失传。
六博创制流传年代久远,棋具和棋局结构复杂,走棋方式变化多样。由于年代久远,具体详尽的玩法早已失传,但从文献和出土的文物中,还能略知一二。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千余枚竹简上记载了“六博棋”的行棋口诀
△博具
一套完整的博具由博箸(后来演变为茕)、博局和棋子组成。另外还有博筹,用于记录对博者的输赢情况。
湖南省博物馆藏马王堆3号墓出土西汉彩绘漆木“六博棋具”
游戏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用投箸(骰子)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以杀掉特定棋子或获得更多的棋子为胜。
博局也就是棋盘,一般是木制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盘面涂有黑漆或白漆,上面绘制有套在一起的两个方框,框的周边有“T ”、“L”、“ V”或“ I”形的棋路,名为“曲道”,共有十二条,四角处有四个圆点或飞鸟的图案,中间是一个方框叫“水”。
博局示意图
1993年,尹湾6号墓出土刻有「博局纹图」的汉墓简牍,为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此博局纹图为占卜所用,棋盤标有干支占位,直行为占卜事项,横列是占卜术语,两方对应得出占卜结果。其上之占卜术语「方、廉、揭、道、张、曲、诎、长、高」9字,和许博昌术语「方、畔、揭、道、张、究、屈、玄、高」9字相通,但棋子运行与干支顺序无直接关系。方:中央方框内,共一处,又称为水。 畔:又称廉,被T分开的中央方框线外侧,共八处。 揭:T中与中央方框垂直的线上,共四处。 道:T中与中央方框平行的线上,共四处。 张:L中平行边界的线上,共四处。 究:又称曲,L中垂直边界的线上,共四处。 屈:又称诎,中央方框与四角曲道的斜线上,共四处。有些则是画四个圆点。 玄:又称长,四角方框中与L凹处背对的线上,共四处。 高:四角方框中与L凹处正对的线上,共四处。
博箸是一只细长中空的竹管,外面髹漆,里面填着金属粉或铜丝,竹管只有半边,横截面是新月形,为的是丢下去后能分出正反面。在游戏中的用途类似骰子,玩的时候,游戏者需要把六根箸丢到旁边另一副小棋盘“投秤”上面,它们会因正反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数目,加起来就是棋子沿曲道走的步数。但不过目前还不清楚具体怎么走法。
中山国出土的六博棋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东汉时期,对六博的形制进行了革新,出现了与箸作用一样的茕
汉错金银镶嵌铜茕,河北博物院藏
棋子多以象牙、玉石或金属制成,一些贵族阶层使用的棋子上还雕刻有龙、虎、鸟、兽等纹饰,相当讲究。棋子一般为12颗,分为两组。有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六白六黑;有的用不同形状加以区分,一边为方形,另一边为长方形;有的还以每组一大五小的棋子组成,大棋为“枭”,小棋为“散”,且大小棋颜色不同,作用也有区别。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六博棋青玉、水晶棋子
△玩法
六博的行棋方法主要包括大博和小博两种
西汉及其以前的博法为大博,此法以杀“枭”为胜,也就是对博的双方各在己方棋盘的曲道上排列好六枚棋子,其中一枚代表“枭”,另五枚称作“散”,以“枭”为大。用“箸”六个。对博时,双方先轮流掷著,再根据掷得的“箸”的数量多少行棋。数越大,走的棋步越多。六博行棋时,双方要互相逼迫,“枭”一得便即可吃掉对方的“散”。同时,“枭”在己方“散”的配合下,调兵遣将,争取时机杀掉对方的“枭”。对博的胜负以杀“枭”来决定,即《韩非子》中所言“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这一点和象棋中以杀将夺帅为胜相类似。
东汉六博陶俑 河南博物院
东汉时期出现了二茕(与箸的作用一样)的小博,这种博法是一方执白棋六枚,一方执黑棋六枚,此外双方还各有一枚圆形棋子,称作“鱼”,将它们分别布于棋盘十二曲格道上,两头当中名为“水”,“鱼”便置于“水”中。行棋的多少是根据掷茕的数字而决定,哪一枚棋子先进到规定的位置,即可竖起,称为“骄棋”。随后这枚“骄棋”便可入于“水”中,吃掉对方的“鱼”,称为“牵鱼”。每牵一次鱼,获博筹二根,如能首先牵到三次鱼,得六根博筹,即算获胜。
1993年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出土
六博最初是一种带有比赛性质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赌博手段。汉代还出现了一些专以博戏为业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博徒”。如《后汉书.许升娄传》就称“(吴许)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盐铁论.授时》亦言当时“博戏驰逐之徒,皆富人子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以致出现了因“好玩博弈”而达到“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的地步。
东汉的仙人六博拓片
随着六博赌博化趋势的加强,在博法上原先六筹得胜的计算容量,已远远满足不了博徒心理的需要。人们的注意力及胜负判断已主要集中在掷箸(即掷采)这一步骤上,侥幸心理与求财动机如影随形。
汉代以后,“博”与“赌”渐渐结为一体,形象已经十分恶劣,常受抨击。到了东汉,班固等文士力倡围棋,唱衰六博,加上六博的输赢主要靠骰子,确实不如围棋有魅力,便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
晋代以后,六博已基本淡出人们视野。但六博棋并没有消失,而是逐渐演变出了如象棋、国际象棋、将棋一类的有兵种盘局棋戏。
举报/反馈

桃花夭夭yao

6604获赞 1002粉丝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汉服/国学/配音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