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大虹桥”跃升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吸睛热词。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党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
“大虹桥”区域由“一核两带”构成,建设主体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大虹桥”将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并且,“不只是上海的虹桥,更要成为长三角的虹桥、全国的虹桥、世界的虹桥”。
这一被寄予厚望的高能级战略载体,正成为长三角各大城市的“超级风口”。此种背景下,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长三角八座万亿城市之一的合肥,如何发挥优势、借势登高?“大虹桥”又将为合肥带来哪些机遇?
“万亿合肥”迎来“超级风口”
“虹桥”,是进出上海的第一站,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会场坐落在这里,自带改革意识与开放基因。
“十四五”开局之际,“大虹桥”横空出世,在致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方案》中明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沪苏浙皖共建的“长三角的虹桥”,是“面向世界的虹桥”。要通过“大虹桥”的强力驱动,促进长三角协同开放、协同改革、协同创新,全面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的功能布局,把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区域划入大虹桥区域,背靠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内部、长三角与全国、全球的要素流通都将在这里发挥关键作用。
尽管合肥并不在“一核两带”中,但被正式纳入“大虹桥”蓝图,并在方案中被“直接点名”:支持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长三角企业提供便利金融服务;规划研究合马连接江苏南沿江城际等铁路,加快打造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轨道交通圈……
中国经济版图中,长三角城市群的8座万亿GDP之城“群星闪耀”,身为其中之一,合肥厚积薄发的成就备受瞩目:15年左右的时间,GDP从千亿攀升至万亿,跻身全国城市20强;和北京、上海、深圳同为国家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建成国家大科学装置排名全国第一……
但犹如硬币的两面,长三角城市群强者如林,各大城市都在计划通过“大虹桥”直接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提升城市能级。激烈的竞争之下,从长三角“旁听生”转为“正式生”的合肥,要做的努力和奋斗的空间也将是全方位的,需要围绕新机遇更好地谋篇布局。
“‘大虹桥’,需要我们用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长三角各方都可以在融入参与、共建共享中获得机会。”在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宏看来,对于合肥来说,要积极回应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新部署,非常需要在优势区位设立对外开放窗口和管道,实现“借船出海”。
回应“大虹桥”展现合肥优势
虹桥国际开发枢纽一头连着国际市场,一头连着长三角三省一市腹地。定位升级、开放升级、功能升级的“大虹桥”,将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一个关键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枢纽链接”。
枢纽的意义,在于链接与带动,链接的是全球资源,带动的是整体发展。长三角各城市将根据自身优势,共用这一平台,更好地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连接,形成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的格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跃上新能级。
“沉默的长跑”,让合肥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世界格局加速调整和重塑的当下,对于合肥来说,回应“大虹桥”,积极融入“我们的长三角”,更需要梳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明确要求“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如今的合肥,正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科技成果耀世,已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达11个,是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产业地标崛起,“芯屏汽合、集终生智”风生水起,去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其中科创板7家、居省会城市第一;
八方英才荟聚,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在肥服务“两院”院士累计达135人;
……
资源要素的充分涌流,在于交通要道的畅通和开放格局的形成:合肥高铁织线成网、互联互通,已建成高铁里程和密度均居长三角第一,合肥至上海最短时间已缩至2小时内。不仅如此,合肥拥有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试点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贸易示范区等4个国家级开放品牌,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中欧班列已突破500列、其中长三角货物占到85%,成为长三角出口的重要通道。
这些优势的叠加,无疑会为合肥积极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增添更多利好。
争先进入“大虹桥”赛道
“大虹桥”之下,群雄逐鹿。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如何谋篇布局、积极对接?成为考验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智慧和胆识的一道必答题。
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是对外开放的枢纽,将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一全新的开放形态在全国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苏州计划举全市之力,积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发展新局面;嘉兴则规划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建设,积极贡献长板优势,全力建设好浙江片区。
对接“大虹桥”,合肥时不我待,正在积极行动——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继续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推进沿江高铁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前期工作,协力打造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轨道交通圈,加快建设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发挥中欧班列的作用,推动水路联运服务发展……
依托“大虹桥”,合肥将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更好服务高能级贸易往来,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长三角战略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加强与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联动,发挥好现有的合肥、黄山等分中心作用,进一步辐射全省,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开放推动力的展会品牌……
按照《方案》中“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长三角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部署要求,合肥将以此为抓手,深度参与长三角金融合作,支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在合肥延伸产业链,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更加有效地便捷流动。
奔向虹桥,链接全球。“大虹桥”建设,打的是协同战、整体战,合肥在全面对接融入中借势登高,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全力以赴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深度融合,推动量子、质子、离子、中子、光子等科创成果“五子登科”,加快迈向全球科创新枢纽;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对接长三角兄弟城市规则,努力当好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在抢抓‘大虹桥’历史机遇的过程中,合肥正加快融入‘虹桥赛道’。”宋宏认为,要利用虹桥枢纽给出的空间,提升国际贸易投资水平,组建在虹桥枢纽的功能性平台,嵌入虹桥枢纽的整体功能体系建设,借势建立在虹桥枢纽的高水平开放窗口。
举报/反馈

央广网

5086万获赞 454.8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央广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