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隐公七年
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
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秋,公伐邾。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前一篇:被围攻,看郑国如何突破孤立无援的包围圈
公元前716年,周桓王四年,鲁隐公七年。
叔姬归于纪
现在妇女能顶半边天,而古代的女子实在可怜,姐姐出嫁,妹妹要陪嫁的,女子的命运就这样一出生就注定了。隐公二年,伯姬归于纪,隐公七年,叔姬归于纪。归,女子出嫁到夫国,用“归”。
叔姬 伯姬和叔姬是姐妹,七年前,姐姐嫁到了纪国,七年后,妹妹叔姬也跟从陪嫁到了纪国,其实姐姐出嫁的当天妹妹就要陪嫁过去的,因为当时叔姬的年龄还小,所以又等了五年,方才嫁过去。《春秋》之所以记录叔姬婚嫁,是因为叔姬贤惠。在公元前682年,即34年后,纪国已经被齐灭亡多年,叔姬归于当时唯一被齐国允许祭祀纪国宗庙的酅地,其行为忠贞,名声较好,所以记录在史书上以传播其德行。
滕侯卒
滕国是周朝姬姓宗亲国家,周文王儿子叔绣的分封地,在今天山东滕州市。如果你去过滕州,要知道这里2000多年以前也是一个国家。
这一年,滕国的君主滕侯去世了,按道理,应当记录其名称,如“齐侯小白卒”(齐侯齐桓公小白去世了)。这里没有记录滕侯的名字,是因为滕国没有跟鲁国结盟。诸侯结盟,盟约上要记录名字,以告神灵,死后也要在讣告上记录名字,好向盟国通报本国国君去世的消息,同时通报继承人是谁,从而继续友好,安定民众,这是礼仪中通行的做法。
公伐邾
秋天的时候,鲁隐公攻打了邾国,因为宋国和鲁国是盟约友好国家,邾国和郑国一起攻打宋国,所以作为盟国,鲁国要去攻打邾国,故《春秋》记录“公伐邾”。
盟国友好要按条约该出兵的时候就要出兵帮忙,结盟不好之处其实也在于此,两个国家本来没有仇恨,但是因为盟国的关系反而动了兵戈,据研究,第一次大战就是因此而互相打了起来。陈国派人和郑国缔结和平条约,郑国已经悄然地解除了和周围国家的仇恨,化解了国际危机,而鲁国却攻打了邾国,错在别国,却引火烧身,伤害在鲁国,这就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鲁国过于固执造成的。
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夏天,鲁国在中丘这个地方建筑城。中丘,今天山东的临沂。
齐僖公派他的弟弟年来鲁国访问。用弟弟来突出齐国使者高贵的身份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冬天的时候,周天子派凡伯来访问鲁国,古时出差有风险,这次是有来无回的旅行,少数民族戎把凡伯劫持了。少数民族劫持大国使者,无非是报复心中的怨恨。
凡伯不礼遇少数民族 当初戎去周天子觐见的时候,凡伯没有以贵宾之礼款待戎人,不予礼遇,戎人怀恨在心,这次趁凡伯出差的机会把他劫持了。可以看到,礼节,其实是对人的尊重,再小的个体,都有被尊重的需求。社会身份不同,财富大小不同,职位分工不同,但是在人格和尊严上是相同的,正是对每个人对尊重需求上的体认,是区分人与人内在精神上的境界的不同。精神境界高的会尊重每一个人,精神境界低下的会因为对别人身份的识别上而采取不同的尊重态度。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你对我不尊重,我可能就心生恨意,得罪了君子可能就是不再交往了,得罪了小人就可能招来祸患,凡伯作为国家大臣对外族的不尊重,从工作的角度来看是失职的,失去周朝的大国礼仪风范,对于自身也招惹了杀身之祸。
劫持凡伯 这里《春秋》用了“伐”,少数民族没有开化,处于野蛮的阶段,劫持了周朝的大臣,就好比是向国家宣战了,只有国家与国家之间才能用“伐”。当时少数民族戎人所在地楚丘其实在卫国的境内,用伐,相当于谴责了卫国不能营救凡伯。
一个平凡的女子因为其德行忠贞而进入史册被记住,一个王朝的大臣却因为不尊重别人而被报复被掳,这都是有内在含义的,礼仪和外在行为都是内在德行的外化,什么样的内在德性和素养,就能表现出外在的行为,这外在的行为恰恰是在不经意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叔姬在年老无依还不回鲁国,而去纪国,这是她对祖国宗庙的忠贞。凡伯对大国诸侯也许很重面子礼仪,但对少数族裔的时候就把内心这种藐视心态表现出来了,这是功利心的物化,追逐的是外表,而非实实在在的内心深处的对国家的忠贞。
所以一个人的一辈子的命运或许跟周围不断的变化的环境有关系,但怎么处理跟周围环境人和事的关系才是考验个人的智慧和德行,环境是客观的,不可把握的。智慧和德行才是自己可以追求和把握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微言大义,细细品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参考阅读:
动用国家资源去钓鱼,是领导,他却没有领导的样子
州吁弑兄,如果你爱孩子,就教他遵行道义,做事懂规矩
不到黄泉不再相见,这对母子还是相见了
什么是春秋?春秋战国是一个时期还是两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