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通过实地探访我党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遗址遗迹,回顾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奋斗的历程。
今天,我们走进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关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这座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孙中山在开学演讲中提出"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作为办校宗旨。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军校后迁往南京,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图片来源: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官网)
1938年,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进行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1988年1月,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
1990年,对外开放;
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年12月,黄埔军校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2020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获批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国内惟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黄埔军校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的纪念馆。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革命遗址、文物资料的收藏保护、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有关部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等。
现存的黄埔军校历史遗迹有20多处,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主要遗迹有:1996年重建的校本部、孙总理纪念室、中山公园、孙总理纪念碑、俱乐部、游泳池、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教思亭、济深公园、北伐纪念碑等。
一所英雄辈出的学校
黄埔军校是一所英雄辈出的军校,从这里走出的将帅不计其数,曾是近代中国军事家的摇篮。
有关数据显示,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先后招生6期,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
1928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的影响力很大,不论是东征北伐还是十年内战,不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很多黄埔军校走出去的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所军校的学制非常短,仅半年,却能培养出极具能力的军事家,有“将军摇篮”的美称。解放军中有5名元帅、3名大将、8名上将都出自这里,可谓是“一代黄埔人,半部近代史”。
据历史记载,黄埔军校在25年中培育了32万名优秀军事人才,其中有很多著名将领,如陈赓、徐向前等。此外,培育出的少校以上级别的军官不少于280人,这些军官在军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让黄埔军校美名远扬,也使黄埔军校不断发展壮大。
黄埔军校旧址有哪些景点?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的"陆军军官学校"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介石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
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建筑面积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其中陈列有伴随聂荣臻数十年的皮箱、自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唯一的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名将郑洞国的私章等珍贵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赠物品。
学生俱乐部是欧式红色建筑,礼堂讲台中央和两侧分别悬挂孙中山像、总理遗训、中华民国国旗、国民党党旗和林则徐焚鸦片、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犯天津、沙基惨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画,礼堂悬挂廖仲恺、朱执信、史坚如等名人像。黄埔军校当年的"清党"便是在俱乐部举行。
东征烈士墓园坐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是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因讨伐陈炯明等叛军而阵亡将士修建的,安葬有国共两党516位烈士遗体,面积5万多平方米,1926年6月落成。
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是一座凯旋门式建筑,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之称。纪念坊后由墓道、墓冢、纪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构成长数百米的中轴线,墓冢东侧有蔡光举烈士墓,西侧有17位出身军校的将校墓。
墓园于1984年修缮,1991年新建了"东征史迹陈列室"。北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平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岗石碑,为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建立。由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但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大部分共产党员阵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记。
Tip:游客须在参观前7天内(含参观当天)通过“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票务预约”进行实名制预约。
素材来源: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官网
举报/反馈

人民日报社人民旅游

851获赞 415粉丝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权威旅游信息发布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