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1902年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认为我们的自我观念是在和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是他人对我们看法的反映。
就像我们生活中只能借由镜子看到自己的长相,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是通过他人的看法形成的,别人就像是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从他们的言语和反应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是什么样的,或是影响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这个理论也被称为“镜中我”效应。
这个观点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相反,指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自我观”,是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形成的。
比如,“我”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块钱,然后通过他人的种种评价和反应,想象他们对我的认识。
一个正在捐款的人评论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那么我接收到这种观点,对这种评价感到开心,并因此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那么以后也会继续以这种标准要求自己。
而有一个人对“我”的评价是“一个假装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伪善之人”,那么“我”会首先审视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参与慈善并不是伪善之后,会对这种评价产生厌恶,不快甚至愤怒的心情,在这种情绪中“我”也会进一步认识到“我”并不是一个伪善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人的评价会让我们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产生疑问,在不同的评价中,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心理,进而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镜中我”有时可能不是“真的我”。就比如小说中常出现的,一个臭名昭著,无恶不作的大坏人,来到另外一个谁也不认识他的地方,因为在偶然间做了一件好事,而被周围的人称赞并尊为“圣人”。时间久了,他也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是一个好人,并且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而成为了真的好人。
这就是“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故事虽然俗套,但是蕴含的心理学依据非常充分。在现实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场景:
比如在地铁上,一个男人占了两个座位躺着睡觉。一个妈妈带着小孩儿进了地铁,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男人,男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依旧躺着睡觉。妈妈于是用安慰的口吻对孩子说:“这位叔叔肯定是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的。”
过了几分钟,男人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将位置让给了带着孩子的妈妈。原本不理不睬的男人心里想的是:“我就不让座位,你能拿我怎么样”,对自己的认知就是有些无赖的,但是在妈妈的话语中,他被形容为一个“只是累了需要休息的通情达理的人”,因而他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一点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受到社会的反馈的影响,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知晓这一点,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就应该学会以正确的心态看待生活中别人对我们的负面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对于别人,指出不足或是希望别人(比如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就自己的希望方向去评价他,比如你希望他诚实,那就在他守诺时给予及时的鼓励,多用正面的评价去引导。
《墨菲定律》一书中还有很多关于生活中的现象和心理的有趣效应,可以购买阅读,让生活更轻松。
举报/反馈

天生我财官方号

246万获赞 6.8万粉丝
湖北卫视天生我财官方号
湖北广播电视台旗下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