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过得好不好,全看自己。
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守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有所忌,才能行至高远。
人生四忌,越早规避越好。
1
忌狂妄。
老话讲: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风俗通》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官吏的马,肥壮健硕,旁人见到,都拍手称赞说:“这是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驹。”
官吏自鸣得意,也当自己的坐骑是千里马,于是不断御马前行。
最终,连人带马栽倒在了尘土里。
过分狂妄,只会抹煞自己更好的可能。
郑渊洁参加过一场作家笔会,会上作家们聊起自己读过的书,有人提到一位俄罗斯小众作家,就问郑渊洁:“你看过他的作品吗?”
郑渊洁摇头表示没有,那人大惊:“你竟然连他的书都没看过,那你怎么写作的?”
无论是谁听见这样的言语,都会如鲠在喉。
但偏偏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在学习中,有人故作姿态地拿着他解出来的难题来跟你探讨。
在工作中,有人自恃能力高、经验丰富,自以为是地指手画脚。
曾国藩说:“好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一味夸耀自己,浅薄且庸俗。
《庄子·徐无鬼》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吴王乘船登上猴山,众猴子看见吴王,纷纷惊慌逃窜,但是有一只猴子仗着敏捷灵巧在吴王面前卖弄,吴王射箭不中后,又让随从追上去,最后猴子被射死。
吴王跟身边的好友颜不疑说:“这猴子在我面前炫耀,以致于被诛杀,你要引以为戒啊,对待他人切不可傲慢无礼。”
颜不疑记在了心里,后来用三年的时间磨掉自己的傲气,待人接物谦逊平和,在国内人人称颂。
像这只猴子一样,有一技之长,就喜欢卖弄;
有荣誉加身,就用鼻孔看人,太把自己的才华和声望当回事,时时挂于嘴,表于情,只会让人厌烦。
无论自己如何优秀,无论面对谁,都不要恃才矜己。
懂得有才智而不炫耀,有声望而不张扬,有地位而不居高,这才能真正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2
忌嫉妒。
古人云:“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
嫉妒是一把刀,不是插进别人心里,就是插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天性善妒,见不得别人好,有时甚至恩将仇报。
雍正年间有个白泰官,被誉为“江南八侠”之一,他成名之后因故离家多年,一直四海为家。
有一年,他回到家乡,因时隔已久,故不识道路,便问起了旁边练功的小孩,小孩爽朗告之。
他回神一看,不觉惊出一身冷汗,只见小孩掌风所到之处,火光四溅。
白泰官心想:“小小年纪功力如此惊人,长大以后肯定超越我。”
于是,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他,他一掌将小孩打死。
小孩在断气前只说了一句话,白泰官只觉五雷轰顶,懊悔无及。
他说:“我爹爹白泰官一定会找你报仇!”
任何人都能变得狠毒,只要他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就像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却恨不得变成“噬人的兽”。
这是人性中最阴暗、最愚蠢的一面。
在东野圭吾的《恶意》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
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能不够,我恨我自己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
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有人做出了更加形象的比喻:一棵树嫉妒另一棵树,恨不得变成一把斧头。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嫉妒,往往来自于对身边人的仰望。
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自己有一段时间,过得春风得意,但是朋友见到她却总是闷闷不乐,一次促膝长谈,两人敞开心扉,陈果问:“我过得好,你好像并不那么开心。”
朋友回答:“我希望你过得好,但我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的人过上比自己还好的日子。
孙膑和庞涓均拜鬼谷子为师,共同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结拜为兄弟。
恰逢魏国广招天下贤士,庞涓耐不住深山艰苦寂寞,下山谋求富贵。孙膑则觉得自己尚未精通,留下继续学习。
庞涓来到魏国后,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做了将军,身居高位,他格外珍视富贵荣华,很快忘记深山中的孙膑。
偶然的机会,墨子向魏王举荐孙膑,庞涓表面欢迎,背地里却嫉贤妒能,日夜担忧孙膑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孙膑来到魏国后,庞涓三番五次在魏王面前陷害孙膑,引得魏王大怒,欲杀之,但庞涓贪图孙膑的《孙子兵法》,假意求情,最终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再也不能带兵打仗。
正直宽厚的孙膑,在背写赠给庞涓的兵法时,偶然得知庞涓的奸计,最终装疯卖傻,被救回齐国。
回国后的孙膑,出任军师,与大将田忌并肩作战,“围魏救赵”中,一举歼灭庞涓的全部兵马,“围魏救韩”中,乱箭齐发,逼得庞涓无路可走,最终自刎于马陵。
师承鬼谷子,两人都出类拔萃,本该兄友弟恭,“英雄惜英雄”,可最终却落得自相残杀,善始未善终。
鬼谷子曾预言,庞涓“花开十二朵”,即只能富贵荣华12年。
包藏祸心的人,命里自有定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3
忌懒惰。
《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天道支持人的勤劳奋进。
一个人只有肯努力,才能获得上天的垂青,实现人生的价值。
早年的曾国藩并不聪明,科举考试接连失利。
在一次乡试中,甚至被湖南学政当众羞辱,他屡试不第,考了足足七次才成为秀才,可谓命途多舛。
曾国藩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本身就承担着巨大的家族压力,心中况味可想而知。
智力不如别人,就只能一点点努力,进步一点是一点,他时刻检省自己,书本不舍,日课不辍,坚持了几十年。
曾国藩对自己儿子说:“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困境之中,勤奋刻苦,一步步走,慢慢熬过去,自然可以不断精进。
不仅对自己如此,曾国藩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是这样。
所有的曾氏子孙必须自己洒扫庭院,从小杜绝他们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才有收获,努力才有回报。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这就是现在的你:三分钟热度没有毅力,做事情推三阻四懒惰大于决心,鼓励自己的话说了太多却说说就过,计划定得很完美却总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到后天,什么也没做;激起了奋斗意识准备好好学习,却还没有坚持几天就放弃了,而且你还知道这样下去只会害了自己,可是你就是这样。”
这是许多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你既不甘心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又无法克制自己的惰性,做不到全力以赴去努力。于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你蹉跎了岁月,荒废了光阴。
最终,你会发现原来美好的明天和未来,并没有如期而至。但懊悔和遗憾,却伴随了你终生。
给自己找借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它轻松地帮你掩盖了你的不努力、不自律、不上进。克服困难,却需要定力、耐力和意志力,因为它需要你不断地跟自己的惰性相对抗,不断地去挑战和完善自己。
在写作的路上,有个最深的体会,那就是无论你是才华横溢,还是满腹经纶,一旦你变懒了,加持在你身上的好运和好命,就会被消耗殆尽。
认识一个作者,她是中文系毕业,有相当好的底子。刚认识她的时候,她几乎每天都会更新至少一篇原创文章,并且立意新颖,内容都较优质。可后来读者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高,她却渐渐地松懈了。文章从一周只更新一次,再到每月只更新一次,再到好几个月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后来她轻描淡写地告诉别人,自己原本不适合写文章,然后选择退出。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但我依旧为她感到惋惜:如果她能坚持写下去,肯定会很有前途。
其实,对于如此优秀的作者,都会因为懒惰而被淘汰。那么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除了更加勤奋,真的别无选择。
有很多时候,毁掉一个人的,从来不是没有过硬的能力、没有太强的实力,而是因为懒惰。
在人生当中,无论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成什么样的事,几乎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但只要你选择踏踏实实地去努力,保持勤奋,就会有所成。
4
忌贪婪。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逐利是人的本性,本无可厚非。然而,若太过贪婪必作茧自缚。
人活着,太贪婪的人容易迷失自我。
看看那些曾经犯了错的高官,他们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他们还缺什么呢?
在我们看来,他们应该没有什么好不满足的。
可是我们要明白,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想要的更多。
欲望迷住了他们的眼睛,更迷住了他们的心。
这些人,都被欲望束缚着,你说他们又怎么会快乐呢?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苦太过贪婪?
若掉入贪婪得陷阱,让自己无法自拔,那就得不偿失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宋仁宗年间,深泽某村,一家母子两人,母亲年迈多病,儿子唤作王妄,三十多岁,没讨上老婆,靠卖柴草维生。
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王妄动了怜悯之心,给他冲洗涂药,一会功夫,蛇便苏醒了,冲着王妄点头,以此表达感激之情,于是王妄便把它带回了家。
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蛇伤逐渐痊愈,蛇也长大了,而且总是像要跟他们说话似的,母子俩单调寂寞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妄照样砍柴,母亲照样守家,小蛇整天在家陪伴。
忽一天,小蛇觉得闷,爬到院子里晒太阳。小蛇被被太阳一照后变得又粗又长,这情形被老娘看见惊叫一声昏死过去,等王妄回来,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着急地说:“我今天失理了,把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娘喝下去就会好。”
王妄说:“不行,那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花斑蛇几番催促,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
母亲喝下汤后,很快苏醒过来,母子俩又感激又纳闷。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篓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
话说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宫里的生活日复一日,觉得厌烦,想要一颗夜明珠玩玩,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
这事传到王妄耳朵里,回家对蛇一说,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事了。实话告诉你,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王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
大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
王妄挖了大蛇的一只眼睛出来,竟真的变成了稀世的夜明珠,于是把宝珠献给皇帝。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皇帝也非常高兴,封王妄为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
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许诺第二个献宝的人可以当丞相。
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于是,王妄再次找大蛇商量。
碍于情面,大蛇又把剩下的一只眼睛化作宝珠给了王妄,于是王妄如愿当上了丞相。
无巧不成书,当朝正值妙龄的公主也得了怪病,宫中的御医都没招,传说需要四两千年大蟒蛇的肝才能活命。急中难求,皇上就下诏,在全国张贴皇榜,告曰谁若能办到此事治好公主的病就招为驸马,并封王。
此时身为丞相的王妄已经被利益蒙住了双眼,直接找到大蛇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说了一遍,双眼已盲的大蛇听说后哀怨的含泪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我把我的肝给你,我也就失去了生命?”
“可是我救过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继续哀求:“你理应报答我的。”
大蛇听说后,叹气道:“那好吧,一会我张开嘴巴,你从我嘴巴里爬到我肚子里自己来取吧!”
当王妄拿着屠刀进入大蛇嘴里之后,大蛇却突然闭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却再也没有出来......
当朝失去了丞相,人们分分寻找,却又不见踪影,最后家人判断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劝世典故也就此流传开来。
后来不知何时,人们以讹传讹,把丞相的“相”误作大象的“象”,于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传至今了。
贪婪,不仅不会让你感受到更多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还会是一种灾难,得不偿失。
人这一生,就是审视自我,修正自我的过程,愿这四个忌讳,你我都能早知道,早规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读行人生

91.6万获赞 15万粉丝
品人生百味,剖生活百态,分享人生智慧。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