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土豆编辑:夹箍儿侠图片:网络\图书截图
夹箍儿言:一百多年前,一场涉及3000万人的移民潮大戏在历史长河中轰轰烈烈地涌动上演。它持续时间之长,群族规模之大,迁移路途之惨烈都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曾有诗形容其惨状:“卖儿卖妇路仓皇,千里音书失故乡。”没错,这次移民潮就是众所周知的“闯关东”。
据说,3000万的闯关东大军80%以上是山东人。其数目超过2500万。这些闯关东的山东人来自省內各地区,假如按照每个市等比例推算,山东烟台地区闯关东的也有好几百万了(当然这么算并不准确,但数目也是绝对可观的)。而对于一个开埠最早,商业较发达,环境适宜的海滨城市烟台来说,人们为何还要闯关东呢?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不解之谜,本文就来追寻一下烟台人的闯关东历史。
01 为什么要“闯关东”?
闯关东的“关”指的是大名鼎鼎的山海关。
话说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了一道从东北到京师的军事要塞,这个要塞便是山海关。
而作为“京师之保障”的天下第一关,一旦被打开,明朝便完全失去了抵御能力,兵强马壮的清军随之一路横扫,夺走了大明江山。从此,生活在关外的满人贵族大批大批迁移到北京定居。
东北本来就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大批满人入关,肥沃的黑土地更是无人耕种。因此,满清政府在顺治八年下令鼓励各地农民出关垦地:
清廷谕令,“民人愿出关垦地者,令山海关造册报部,分地居住。”
到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继续加大力度鼓励移民东北开垦:
“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武授干总;……招民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日给粮一斗,每地一垧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并“免交三年钱粮”。
但是清廷是矛盾的,因为他们认为东北是“龙兴之地”,是龙脉所在,他们害怕大量移民开垦过甚破坏了风水。另外这里的人参、貂皮、鹿茸等都是贡品,一旦被流民挖去,就没办法给朝廷进贡。所以到了乾隆年间,政府就索性下令禁止移民,怕不保险,还设置了禁区,绝对不让汉民进入。
可是,到了清朝中后期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受灾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就不得不往东北走。尽管清政府已经禁止流民过山海关到东北,可是为了生存,大家依然豁出命去“闯”关,为的是寻得一线生机。
闯关的路上前途未卜,移民或一夜暴富接上家人到东北安家,或上山当了胡子(土匪),亡命天涯,再或者在路上就已经客死他乡,从此与家人断了联系……一个“闯”字,道尽了那段历史的艰辛与残酷。
因此,即便到了清末朝廷再一次开放了移民(民国时期有一段时间也开放移民),但是“闯关东”已经成为了几代人的固有叫法,延续至今,可见其在移民百姓潜意识里的影响。
02、烟台人为何也要“闯关东”?
烟台的老辈人总是说,烟台是风水宝地,自然馈赠丰富。可是为何烟台人也要闯关东呢?我们从历史资料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也就是烟台人不得不离开的几大理由:
1. 人多地少,吃不饱
先说山东这地儿,这个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强盛的齐鲁大地一直保持着两个传统:坚持生儿子,坚持种地。其人口因此越来越多,人均耕地越来越少。据资料显示:
乾隆36年,也就是1771年,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人,山东省平均人口密度则高达129.2人,而东北呢,仅为0.7人。可想而知烟台在当时的情况不会与整个山东境地相差太大。即便是大自然再馈赠丰富,一平方公里拥挤着上百人,让他们吃饱饭也很难,烟台也不例外。加上当时整个山东省自然灾害频发,干旱、水灾等等连绵不断。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则历史资料可验证:
《申报》光绪二年(1876)八月二十四日报道:
兹据牛庄来信云:山东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纷至踏来,日难数计。前有一日,山东海泊进辽河者竟有三十号之多,每船皆有难民二百余人,是一日之牛庄者已有八千余名,其余至它码头者尚属日日源源不绝。
有的人可能会说,沿海地区有海物,我们可以下海打捞。可是那时候能够拥有船只的人不多,浅海捡到的那些蛤,螃蟹,海蛎子还真的不能填饱肚子,远远不足以满足大面积人口的需求。
2. 战争不熄,朝不保夕
在近代史上,山东是兵家必争之地。如发生在山东半岛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在这些战争中,受苦最多的就是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因为他们不能随意搬迁,家里有地,有牲畜,不能像商人一样说走就走。
太平军来了,烧杀抢夺一波走了;捻军来了,再杀一波抢一波走了;义和团来了,说是杀洋鬼子,最后杀自己最多。近代史上整个山东的农民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屋垣倾塌,无家可归者,更比比乎”。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舍不得土地老百姓也会想办法走的。
有一个烟台蓬莱谭姓族人闯关东落户在辽宁本溪,其家族族谱《谭氏族谱.序》中记载:
“盖闻夫国则有史,家则有谱。吾之先祖,始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之民。兹因灾荒,流寇侵扰,联招岁欠,十室九空,天人交迫,不得已而合(舍)故居,斯投瀛洲抵辽东故址居,创造启土筑室”。
这简短几句道尽生存之绝望。可见当时烟台地区虽然已经开埠,也没能完全扭转战争之祸乱。
3. 接受了教育,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1858年,帝国列强强制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其中开辟登州为通商口岸,后来在1862年又开辟烟台为通商口岸,允许西方传教士来传教,允许他们建立教堂、开办学校、医院,印刷图书等等。一时间烟台这个小城有了17个国家领事馆,洋行林立,尤其是各种国际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都遍地开花。
不少学校开设了英语课、宗教课、计算课、会计等等,还有一些专门教授大家技术的技工学校。这些学校绝大多数都是教会学校,也就是说它们是提供百姓免费上学的。如此生活在烟台地区的人,只要有点条件的都送去读书了,甚至女孩子也有了专门的女校。
接受了教育的烟台人,在一百多年前不再重男轻女了,甚至很多烟台女性在当时已经放了足,走出了家门,学了手艺,养家糊口,她们制作的手工制品远销海内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在宗教思想的影响下,接受教育的人们有一个核心的理念植入内心,就是注重个人的价值和精神需求。西方思想的传入让烟台甚至周边地区的人安土重迁,三纲五常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撞击,受到冲击最大的当然是年轻人,所以他们都纷纷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从某个角度来讲,烟台地区接受教育的人们闯关东和其它人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是主动在思想上追求自由幸福之地的。
这次移民潮,自然也让烟台人与东北人结下很深的姻缘,比如烟台蓬莱有个草甸村,东北也有个草甸村。两个村的联系在于一百多年来闯关东历史让两个村子之间都有血缘联系。从烟台出发的村民成群结队追寻幸福之地,到了东北苦寒之地,思念家乡,他们在那里建立了同样的村子。
03 海上"闯关东"是什么东东?
闯关东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山西,大多都是经过山海关往东北走。路线无关乎两条:陆路和海路。
陆路是从山海关、喜峰口等长城各个关口进入东北。海路大多都是从山东半岛各港口等甚至福建沿海到达东北。
1895年,开通了天津到山海关的铁路,所以一些人闯关东走陆路不再是靠着双脚,也开始乘坐铁路。另外,那时候火车票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这大概也是不少人选择水路的原因之一。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1918年从山东、河北闯关东的人数约有35万人,从烟台出发的有10万人,其余的从龙口、青岛等地出发。
因为烟台与大连隔海相望,一晚上即可抵达,而船票相对于火车票便宜很多。
烟台人去闯关东绝大多数都是从烟台港出发的,其实胶东半岛的大多人闯关东也都是从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港口坐轮船到达东北,有的从黄县龙口港出发到东北。
当时海路到东北主要有四条:青岛——大连,烟台——营口、天津——营口、烟台——海参崴四条。
我们再来看烟台栖霞刘氏一族的族谱,看他们是如何闯关东的:
辽宁海城《刘氏宗谱.序》记载:“吾刘氏本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也,庄名山后,俗称为大户刘家,盖以其族姓繁衍云。值胜(明)朝隆庆之世,山东诸邦,烽烟相望,吾一世祖忠公携家避乱,乘筏匿岛,居无几,遂漂泊乎洪涛巨浪中,经旬日而入于辽东,至盖川西十里海山寨家居焉。”
由此可见,烟台栖霞这家人是坐着竹筏漂泊几天到了辽东,可见当时偷渡去的人也不在少数。
04 到了关东的烟台人如何谋生呢?
从晚清到民国,山东省闯关东的人数达到2500万人。山东中西部地区的人主要迁移到黑龙江、吉林从事工矿业和森林采伐。比如淘金、垦荒和挖人参。
挖人参又叫做“放山”。传说闯关东第一个放山的便是烟台莱阳人孙良。
不过,绝大多数烟台人闯关东都是在辽宁省,最集中的便是大连。因为上文我们提到从烟台到大连比较便捷,另外当时大连是繁华大都市,工商业发达,各种工厂、矿山、商业贸易很多,有很多地方招工。据山东莱阳的数据统计,他们80%的闯关东者都留在了大连(老烟台人都知道,烟台话和大连话很像)。
烟台人到了关东从事的职业和其它省市也不同。因为烟台及周边的很多人都接受过教育,他们在教会学校学习过文字、语言、会计等比较实用的科目,所以烟台人在大连主要从事经商,有的去工厂当技术员,甚至有些女性去学校当教师。
这些闯关东的烟台人在东北稳定了,就会邮寄钱财到老家。据学者张利民的《“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一文提到:
在烟台,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年从东北移民寄来汇款就达 4000 万元,在龙口 1940年左右有银钱业 25 家,资本共计 109 万元,其主要业务就是汇兑,九一八事变前每年的汇兑达 500万元,以后减至250万元。
这些从东北邮寄而来的钱财不仅仅是全家人的依靠,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烟台地区的几个港口,由于从烟台、龙口出发的船只日益增多,这里航运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如龙口粉丝、莱阳梨、花生、海产品等大量运送东北。当然东北的大豆、大米和木材也会运送来山东,两地贸易值迅速增加,互动频繁,形成了独特的“山东-东北经济圈”。
近代史上除了闯关东这次大移民,还有走西口、下南洋。每一次大移民潮的发生都有着悲痛的历史根源。绝大多数老百姓因为生存,不得不离开亲人远走他乡。而烟台人的闯关东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追求个人幸福的远征。他们的身远在海的对岸,心却念着家里的人,将创造的财富邮回家乡,又将家乡的物产带到东北。与此同时,文化、思维、知识、人情乃至血脉也在两地互通中延续发展着。
时至今日,走在胶东的大街小巷,烟台话也好,东北腔也罢,早已汇集成了一个大家庭——烟台。这大概也是“闯关东”馈赠给后人的一个不可估量的遗产吧。
(本文结束)(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看烟台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看烟台本土原创、听来自『烟台夹箍儿』的声音。
欢迎关注
本文重要的数据资料参考:
李金梅:《1912-1949年胶东半岛移民东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