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父母抱怨孩子跟自己不亲,因此担心他们日后会变成不孝顺的那个人。想必父母都知道,感情是相互的,若是亲子间的亲密程度不够,也侧面说明亲子间的相处存在问题。试问一下,这些父母是否真的做到了尽职尽责呢?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真的做到了用心的陪伴吗?
故事案例:
彤彤从小跟奶奶长大,七岁上学的时候,才回到妈妈身边。很长一段时间,彤彤都不开心,她觉得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不自在。可能是上了小学,妈妈平时对彤彤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孩子跟妈妈的相处很别扭。以至于后来,不管妈妈对彤彤怎么示好,都无法建立亲密的关系。
很多次,彤彤妈都会找人抱怨,觉得孩子被奶奶“教坏”了。可是她忘了,在彤彤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她选择了工作赚钱。真正陪伴孩子长大的,反而是奶奶,所以彤彤潜意识里觉得,只有奶奶才是对她最亲和最好的那个人。
故事分析: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在坚守自己的“处世原则”。孩子跟谁亲近,背后都是有原因的,相信与之亲近的那个人,一定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因为跟这个人生活在一起,孩子内心会莫名的很有安全感,不会担心被“抛弃”。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善良和“无知”的,他们也需要父母给予高质量的陪伴。而且性格和习惯的养成,也是在陪伴中,一点点灌输给孩子的。虽然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节省了很多时间,但是于孩子而言,他们就是被“抛弃”的那个。内心的自卑和不安会特别强烈,自然跟父母的感情也不会太深。
其实想要跟孩子处好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他的生长历程。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孩子就有自己的依恋期,只要家长可以牢牢抓住这个时间,相信一定会成为孩子最依赖的人。
探秘孩子的依恋期,这三个时间段不要错过
1、出生后的前两个月
初为人母,可能会有很多不适应,再加上身体正处于较为关键的恢复期。很多宝妈选择了让他人照顾,于是错过了最重要的两个月。虽然现阶段孩子的年龄很小,但是他们的依恋却并不少,甚至对于感情的需求会更加强烈。懵懂的他们,刚刚降落人间,还有很多的不适应,需要妈妈去保护。
2、七个月前的时光
半岁前的日子,孩子的身体会有飞跃性的发展,同时也具备了自己简单的思考能力。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喜欢哭闹,因为他知道哭声可以吸引家人的眼光,然后得到暖心的照顾。当然,这个阶段孩子也具备了识人的能力,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很好的区分眼前的人是否熟悉。只是孩子的很多“小心思”,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已。
3、一岁前
过了七个月之后,很多孩子的认生表现特别明显,这个时候也是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阶段。当然这样的表现,也说明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在不断的发育,因此具备了基本的“客体”概念。一旦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离开,他内心就会不自觉的焦虑,总觉得会被亲人丢下。
这三个时间对孩子来说颇为重要,也是亲子建立情感的关键时期。本来孩子跟母亲就是世界上最亲的人,两者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所以妈妈只要给孩子更好的陪伴,相信他会回馈给妈妈更好的情感。对了,陪伴跟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更重要的是质量。
很多妈妈错误的以为,只要长期陪在孩子身边就好。但其实,这样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若是呆在孩子时间玩手机,这样的陪伴怎么会有意义呢?妈妈记得,要给孩子更好的反馈,以及拥抱。小时候,很多孩子的安全感都很缺乏,他们总是患得患失。要是妈妈每天都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相信孩子会觉得更加幸福。
三岁前的时光是亲子间最珍贵的日子,这个时候不合适分床睡,反而要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所有日子。睡前的时光,陪孩子阅读或者游戏,或者聊聊天,都是建立依恋的好方法。
总结
与其去抱怨孩子,倒不如寻找方法走进他们的世界。亲子间的感情很微妙,只要父母足够的用心,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举报/反馈

老张育儿记

10.6万获赞 11万粉丝
营养师妈妈|育儿科普|亲子日常
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