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太后凯瑟琳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讲述了法国瓦卢瓦王朝时期的王后凯瑟琳的前半生,仅从她前半生的表现来看,凯瑟琳完全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贤后。然而在丈夫亨利二世死后,凯瑟琳却表现出了对权力的掌控欲以及高超的政治手腕,将各路豪杰玩弄于股掌之中。凯瑟琳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为此,她并不关心法国的命运,她的权术或许保障了自己的权势,却恶化了法国的国内局势。
在亨利二世还活着的时候,凯瑟琳王后并不受宠,她在宫廷内外也处处表现得尽量谦卑,不惹人注意,甚至对亨利二世的情妇黛安也表现得非常客气。然而,1559年,亨利二世刚去世,凯瑟琳立刻就以宫廷女主人的身份下令驱逐黛安,并剥夺了亨利二世送给黛安的全部财物。不久之前还巴结黛安的达官贵人们立刻将她抛弃,尤其是吉斯公爵,他迫切希望拉拢凯瑟琳,从而获得在宫中的地位。于是,吉斯公爵和他的兄弟洛林主教支持凯瑟琳驱逐黛安的措施,并且拥立凯瑟琳担任摄政。
亨利二世 当时继位的是凯瑟琳和亨利二世的长子弗朗索瓦,这个孩子只有15岁,而且体弱多病,根本无法独立执掌大权,而担任摄政的凯瑟琳一直以来都被认为非常软弱无能,当时的人们都相信吉斯兄弟才是真正在幕后掌权的人。当时的大贵族中,和皇室最亲近的要数纳瓦拉国王安托瓦内·德·波旁,这位老兄的祖先来自瓦卢瓦王朝,他的妻子胡安娜则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外孙女,可以说,他是和王室血统最近,并且权势最大的贵族之一,而且他和弟弟孔代亲王都倾向于新教。为了掌握大权,安托瓦内兄弟决定发动政变,推翻吉斯家族,顺便控制看起来软弱无力的凯瑟琳太后。
吉斯公爵及其党羽 由于走漏了风声,安托瓦内试图劫持王室成员的计划失败,大批参与者被处决。吉斯兄弟本打算利用这个机会铲除安托瓦内兄弟,在掌握了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他们逮捕了安托瓦内和孔代亲王兄弟二人。不过,凯瑟琳却并不打算让吉斯兄弟一家独大。1560年12月,凯瑟琳的长子,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二世病逝,但是凯瑟琳并没有把时间浪费在哀悼上,她立刻找到被囚禁的安托瓦内,要求他支持自己担任摄政。安托瓦内性命尚且堪忧,只有答应。第二天,凯瑟琳就把吉斯兄弟和安托瓦内兄弟叫来,她告诉吉斯兄弟,安托瓦内和孔代亲王已经被无罪释放了,而吉斯兄弟谋害安托瓦内的罪行也被饶恕了。吉斯兄弟铲除安托瓦内兄弟的计划泡汤,还因此欠了凯瑟琳人情。就这样,凯瑟琳轻易地就排除了这两支竞争对手,将大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
凯瑟琳太后出巡 1561年5月,凯瑟琳的次子,年仅11岁的查理九世继位。显然,太后凯瑟琳将继续把持大权。不久前被排斥出权力中心的吉斯兄弟和安托瓦内兄弟,都计划着卷土重来。此时的吉斯兄弟成了天主教徒们的首领,而安托瓦内兄弟则是新教徒的领袖。鉴于天主教势力明显大于新教,凯瑟琳决定联合新教来制衡天主教。为此,她希望女儿玛格丽特能够嫁给安托瓦内的儿子,从而和新教势力结盟。
查理九世与母亲凯瑟琳 王室成员如果和新教结盟,吉斯兄弟的权势必然会受到影响,于是,吉斯公爵也决定策划一次政变,劫持凯瑟琳的第三子亨利王子。不过,消息走漏,这让凯瑟琳坚信吉斯兄弟和天主教势力是最大的威胁。1562年1月,在凯瑟琳的策划下,天主教和新教徒代表一起召开了宗教会议,大会通过了《宽容法案》,允许新教徒在法国国内的宗教活动。当时新教徒只占法国总人口的3%不到,这种明显偏向新教徒的态度引发了天主教徒的强烈不满。几个月后,吉斯公爵率军屠杀了瓦西城内的500多名新教徒,法国宗教战争因此爆发。
法国贵族庄园城堡 在全国一片混乱之下,吉斯公爵率军进入巴黎,并且乘势软禁了凯瑟琳和查理九世。此时,全国性的混战已经爆发,在吉斯公爵的率领下,天主教军队不断获胜,安托瓦内也在一次战斗中战死,孔代亲王也屡次战败。凯瑟琳此时的地位非常危险,如果吉斯公爵最终获得胜利,她一定会遭到罢黜。
然而,天意救了凯瑟琳!
1563年,吉斯公爵在围攻奥尔良时,被一名新教贵族刺杀而死。
凯瑟琳最大的两个对头,新教的安托瓦内和天主教的吉斯公爵,都死了,毫无障碍的凯瑟琳顺理成章地恢复了权力。
吉斯公爵兄弟 此后几年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暂时相安无事,这对凯瑟琳来说是最好的状态:最好就是两边势均力敌,她才能在平衡中维持权力。为此,凯瑟琳试图让女儿玛格丽特嫁到西班牙,从而获得西班牙的支持。此前,为了获得新教徒的支持,凯瑟琳已经把玛格丽特许配给纳瓦拉国王安托瓦内的儿子亨利了,而在安托瓦内死后,纳瓦拉王国的亨利就成了凯瑟琳的绊脚石。凯瑟琳的行为是典型的投机,但是法国新教徒却认为,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是狂热的天主教徒,凯瑟琳这是想借助西班牙来镇压法国新教徒。一时之间,教派对立再度严峻起来。
此时最害怕的还是纳瓦拉王国的太后胡安娜三世,她担心自己和儿子早晚会遭到凯瑟琳的毒手,便在1567年带着儿子逃回了纳瓦拉王国。凯瑟琳将此视为宣战行为,便将洛林主教等大批极端天主教徒召集起来,甚至连老对头吉斯公爵的儿子亨利也被重新启用,凯瑟琳自己的第三子亨利王子也亲自上战场作战,于是,法国战场上同时出现了三位名叫亨利的将领:吉斯公爵亨利,王子亨利和纳瓦拉国王亨利。1568年,纳瓦拉国王亨利的叔叔孔代亲王战死,新教徒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凯瑟琳的第三子亨利王子(后成为法国国王亨利三世) 天主教联军的胜利再度让凯瑟琳感到威胁,本质上,凯瑟琳是希望和平的,但她的目的是让天主教和新教势均力敌,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最可怕的是,有谣言说吉斯公爵亨利正在追求凯瑟琳的女儿玛格丽特,这让凯瑟琳坚信吉斯公爵亨利是在觊觎王位。1570年6月,天主教军队在一次战斗中受挫,凯瑟琳趁机下令停战,和新教徒和谈。吉斯公爵亨利被剥夺了军权,然后又在王室的压力下迅速结婚。现在,凯瑟琳再度向新教徒抛出了橄榄枝,希望玛格丽特还是能嫁给纳瓦拉国王亨利。不过,凯瑟琳所希望的只是保障自己的权力而已,为了维护她的权力,无数人将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纳瓦拉国王亨利,后成为法国国王亨利四 凯瑟琳不愧是权谋高手,凭借着高超的手腕,她收拾了一个又一个政敌,确立了自己在法国政坛上的独霸地位。然而,她关心的只有自己的权力,在新教和天主教矛盾急剧激化的情况下,她在其中长袖善舞,时而支持一派打击另一派,时而调停冲突。凯瑟琳确实不希望双方大打出手,但她也不希望任何一方获得绝对的优势,于是,战争迟迟无法得出结果,法国人也因此承受了30多年的内乱。当然,凯瑟琳并不是唯一要为此负责的人,那些以宗教之名大肆屠杀的人同样难辞其咎,但是凯瑟琳作为法国最有权势的人,却始终采取自私和投机的政策,最终导致战争的持续和恶化。至于法国人将要付出何等惨重的代价,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当中继续讲述。
南希·戈德斯通:《玛戈王后与波旁王朝的崛起》,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