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二次安田讲堂防御战52周年,虽然时光飞逝,一去不返,但我们仍能从这一段历史中感受到那段岁月的火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青年同志们对这段历史了解较少,现在,我们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以向大家普及那段风云历史。
——谨以此篇,向革命先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1、 日共分裂、旧左翼衰落开始与新左翼的诞生
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左翼运动与当时其他国际左翼运动的源流较为相近,同样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影响,日本共产党在此背景下于1922年成立,不过当时日本左翼运动在军国主义膨胀的时代几乎没有话语权,日本共产党在成立之后便在1924年、1935年遭遇了两次解散,还在1928年因三一五事件,被当时的日本政府明令取缔,在此之后,日本左翼力量要么投身于国际运动,要么成为了当时日本政治的陪衬之物,在二战结束之前始终没有取得日本国内的合法地位。
在二战结束后,局势对于日本共产党来说出现了明显的改观,日共开始作为独立的政党力量进入到战后日本政坛,但随着冷战的到来,日本共产党的所处的位置又开始变得较为尴尬。由于日本共产党是一支20世纪上半期成立的共产主义政党组织,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在政治主张上其实还是有着很强烈的武装革命情怀,使得其在战后的政治环境当中也曾一度极端化,与远东地区的共产主义国家有着一定的往来,对于国际运动与本国政治两者之间的选择,日本共产党在短期内并没有清晰的立场认识,正因如此,战后日本共产党虽然一度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议会席位,但仍因遭遇抵触而作为不大,1951年再次试图转回武装革命路线,甚至已经成立了一些武装暴动的准备组织(该转向与该党领导人德田球一所代表的日共所感派有直接关系),因此在1952年失去了议会席位。日共开始分裂是从六大(1955.7.)以后开始的。此时日本共产党明确提出要走会议路线,于1956年再度恢复合法性,与革命道路之间开始脱钩。
图为战后早期左翼运动,依然能看到有人戴着旧日本军帽
1956年3月,苏共二十大,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会议上猛烈地批判斯大林的错误,从而导致在各国共产党内形成了批判斯大林的风气,同年十月匈牙利民众
掀起了批判领导人谄媚苏联,照搬苏联道路的运动,却被苏联武装干涉。苏军的干预导致匈牙利走自身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运动彻底失败,也让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明白:错的不是斯大林一个人,而是斯大林主义!
战后的日本社会内部矛盾极为复杂,加上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式起到的影响,共产革命理论在当时日本社会当中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左翼政治空间也开始逐渐扩大,作为左翼运动代表的日本共产党在投身议会后,已然无法占据整个左翼政治空间,加上日本共产党在50年代政策摇摆不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共产党的权威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1957年1月,日本的托洛茨基主义者在批驳了日共的议会斗争修正主义路线后,自己建党,成立革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革命の共產主義者同盟 Japan Revolutionary Communist League JRCL ),即第四国际日本支部,领导人为西京司、太田泷、黑田宽一和本多延嘉。
1958年,岛成郎、香山健一被日共除名。两人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共產主義者同盟 Japan Communist League JCL)即崩得系(德语Bund,联合、同盟意,自称马克思主义原教旨主义,其实有很强托洛茨基主义倾向。为了强调自己的原教旨性,特地用德语的“Bund”作爱称)。从此开启了日本共产党四分五裂的时代,从此日共滑向了修正的深渊,而新的、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左翼组织诞生了。
与日共同属旧左翼的还有日本社会党(日本社会黨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于1906年成立,与其他社会党一样奉行“民主社会主义”,主张议会斗争与经济斗争,主要依靠总评(日本労働組合総評議会,労働組合即“工会”,总评相当于“日本总工会” )与外围青年组织反帝学评(反帝國主義學生評議会)。社会党从成立之日起,左右两派在理论、政策以及人事问题上一直存在矛盾。1951年10月,又围绕《旧金山对日和约》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问题,两派意见尖锐对立。社会党遂分裂为左右两个社会党。经过1952年和1953年两次众议院选举,左右两个社会党的议席都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在新的形势下,两社会党于1955年10月13日恢复统一。然而党内仍然存在众多派系,并不断围绕路线、方针、政策发生论战,酿成新的分化。
2、 斗争的开始
1. 第一次砂川斗争
1955年,日本政府为帮助美军扩建立川基地,强制征用东京都砂川町民有土地,激起居民和各地人民反对。新左翼学生组织参与到了帮助该地区农民抵制的活动之中,该区域矛盾因此与当时的左翼运动联系在了一起。日本共产党虽然也曾介入该事件当中,一开始日共在砂川驻有工作队,可是在日共宣布放弃武装斗争时连驻砂川的工作队也撤走了,也因此被当地抗议者视为是“背叛者”。在砂川人看来,这是一种不可容忍的叛卖行为,所以后来砂川斗争真正开始以后,砂川人坚决拒绝日共的参与。9月起发生多起警察同农民、工人和学生的流血冲突。最后政府被迫停止测量和征用该地,斗争取得胜利。
1957年7月,日本政府借口禁止进行测量的工人和学生进入美军立川基地为理由,根据保护美军的《刑事特别法》第2条对7人进行起诉。1959年3月,东京地方裁判所认为《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驻日美军违背日本宪法,因而保护美军的《刑事特别法》无效,宣布全体被告无罪。但同年12月,最高裁判所接受检察当局上告,认为裁判所并不具有对条约是否违宪的审查权,否定东京地方裁判所的判决。其间美军被迫打消扩建的念头,反对征用砂川土地的斗争也就此结束。
2. 第一次安保斗争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麦克阿瑟领导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GHQ)接管日本政府,日本进入美军的“占领”时期。1951年,48个国家在美国签署《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宣告日本与签字国之间战争状态结束。原本GHQ应当在条约生效后撤出日本,但由于苏联等几国或拒绝在此条约上签字、或没有出席会议,而朝鲜战争又已经爆发,在业已拉开的冷战大幕下,日本的战略地位对于美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日本政府则希望全力发展经济,不如索性将国家防卫托付过美国,于是两国在旧金山签署合约的同时,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同盟关系正式形成。1951年4月,和约生效,日本恢复主权,而美军占领军则根据安保条约转为驻日美军,继续驻军日本。
1951年,日美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旧安保)。当时正是朝鲜战争时期,一方面出于战争需要,另一方面作为将来长期的对抗中国和苏联的基地,美国强烈希望日本尽快恢复正常国力。因此签定这份安保条约,将日本的防卫交与美国,使日本尽可能地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
然而安保条约的签署使得日本实际成为美国的附属,在冷战的背景下,日本人开始担心本国被再次卷入战争的可能。“那是面对超级强权对立下(美国与苏联),日本艺术家与知识分子一个情绪高涨的时期,因为这些强权应该替原子弹战争所带来的近距离破坏威胁,直接地负起责任。” 另一方面,“战后日本,乘着高度经济乘着的浪潮在生活上急速地‘美国化’,并且透过大众流行文化渗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每一个日常角落。” 许多知识分子则对这种状况深恶痛绝,认为“欧美也要为其利用西方生产模式,所制造出来破坏日本自然环境的科技,负担起全责,因为这些技术扰乱日本人民与自然之间传统的‘神圣界限’,并且散播异化、去人性、失去自我认同的社会气氛。” 同时,驻日美军的犯罪事件、美军基地周围的冲突事件又不断发生。就这样,在50年代的日本,战争的威胁、文化上民族本位思想的兴盛、不断发生的社会事件,合力使得日本知识界凝聚起了一股强烈的反美情绪,以大学校园为中心在全国蔓延。
这种情绪在1959、1960年之间找到了绝佳的突破口。根据1950年安保条约签署时的规定,条约将在十年后进行换约,时任日本首相岸信介(安倍晋三外祖父)需要赴美签署条约,而此人亦有意使条约以后每隔十年自动换约,亦即使安保条约永久化。为阻止条约签署,日本的大学生以“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联合”(全学联)为领导在各地掀起学运,开始了著名的“安保斗争”,包括1959年末的“绝食风暴”,1960年1月阻止岸信介飞往美国的神田机场静坐等。1960年5月岸信介内阁强行通过条约,使得安保斗争急剧高涨,接连发生了650万人抗议,包围羽田机场美国总统秘书,7000名学生冲进国会议事厅等一系列事件,。
1959年3月,日本134个社会团体召开大会,自发组成“阻止修改《日美安保条约》国民会议”。到1960年3月,参加国民会议的组织已达到1633个。4月26日,国民会议展开第十五次统一行动,举行请愿、集会和示威。国会收到请愿书17万封,参加请愿的人数达到330万人,成为日本历史上“空前的大请愿”。5月9日,国民会议又进行了第十六次统一行动,提出解散国会和对岸信介内阁得不信任案。斗争逐渐进入高潮。由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预定6月19日访日,而条约要在国会通过30天后才能自动生效,所以日本国会最迟要在5月20日前通过该条约。岸信介政府和自民党5月19日深夜决定强行通过该条约,使安保斗争急剧高涨。5月26日,“空前的国会示威”。6月5日,650万人的抗议活动。6月10日,包围羽田机场美总统秘书。
6月15日,580万群众参加抗议条约签字和美国总统访日活动,有大约10万人的示威群众在日本国会大楼和美国大使馆前集会,其中有大约2万名激进的学生破坏了国会南门,约7000名学生冲进了国会,与3000名防暴警察发生冲突。
在这次冲突中,东京大学女学生桦美智子死亡,随后学生被警察驱逐出来。矛盾进一步激化。6月16日,岸信介政府请求艾森豪威尔延期访日,直至取消。条约自动生效当晚,33万示威群众包围国会,阻止条约生效。岸信介内阁在安保斗争中完全丧失了人心,日美两国交换条约的政府批文后,岸信介宣布辞职。声势浩大的日本安保斗争虽然没能阻止条约的生效,但却促使岸信介内阁下台,艾森豪威尔总统终止访日。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震动了美国政府,促使其认真研究日本国内形势,重新探讨美日关系,及时将对日政策做出重要调整,缓和紧张局势。” 但是无论如何,岸信介内阁要为桦美智子的死负责任。(虽然后来下台、被刺)
图为冲进国会的学生与警察冲突
“反战”,是日本安保斗争最原始的出发点。而在新安保条约被国会强行通过后,许多日本国民认为,日本的民主主义受到了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安保斗争中。所以这次斗争,实际上可以形容为日本人民为保卫日本的和平与民主主义,而与右派政府与美帝国主义进行的斗争。
沉痛悼念桦美智子同志
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桦美智子己成为全世界闻名的日本民族英雄”。
安保斗争是战后以来左翼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几乎全体人民都参加到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虽然第一次安保斗争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挫伤了日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团结了人民的力量,为下一次革命风暴集聚力量。
举报/反馈

布尔什维的星星之火

1596获赞 135粉丝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