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电视剧《欢乐颂》,让“樊胜美”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她在上海辛苦打拼,挣的钱被父母“吞噬”,拿去填补家里那个不争气的哥哥。
这两天,杭州女孩洛洛“生前被父母吸血,死后为弟弟买房”的不幸遭遇,让很多人看得伤心又气愤。
一个辛苦打拼的女孩,一对贪心的父母,和一个需要照顾的弟弟。这种原生家庭结构,和樊胜美几乎一模一样。
这也催生了一个网络热词:“啃女族”,指的就是那些专门盘剥女儿的父母。他们把女儿看成长期提款机,无限索取,满足自己,或其他男性家庭成员。
很多80后、90后是独生子女,可能感受不深。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每每社交媒体上出现洛洛事件这样的“啃女”话题,都会有大量网友敏感、关注、愤慨。强烈的情绪背后,是很多人的切肤之痛。因为在一些地区,类似现象曾经发生过,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更早一些的人们,都知道一个广泛流传的玩笑:“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这话表面上是称赞女儿,似乎对女性更有利,但它道出了一个浅显而残酷的现实:女儿是一些父母眼中的挣钱工具。
“啃女”的父母,会强调自己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但他们总会更爱儿子一些。这种举动背后的逻辑,是女儿总会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有些农村流传“女儿也是传后人”这样的口号,其实反而说明在传宗接代的观念下,女孩处于不利的位置。
“啃女”的前提,是“儿女双全”的家庭结构。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不是主流的中国家庭结构。但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以后有儿有女的家庭会增多。在这个时候,重提反对重男轻女、倡导男女平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知道,绝大多数被“啃”的女孩,都是默然生存于公共视线之外的“看不见的角落”。他们出现在网络和新闻上,往往就是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之时。是时候不再让她们以这样让人遗憾的方式出现了。
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鼓励女性为家庭做出牺牲,并以此为美德,这是造成“樊胜美”们痛苦的根源。她们更看重原生家庭的感受,希望家庭和睦,比兄弟更有“孝心”。在传统社会,未成年女性多呆在家,“牺牲”主要体现在承担家务劳动上。
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女性外出务工,“打工女孩”成为引人瞩目的群体。按照法律,人在18岁之后就拥有对自己收入的支配权,这才让“啃女”问题浮出水面。
“啃女”成为热词,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无论如何,“啃”都是负面词汇,把父母和“啃”联系起来,说明年轻女性已经觉醒。
前些年,网上出现“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就有很多女性对父母的吐槽。认识到“父母可能吃相难看”,这让人不快,还有可能招致舆论压力,但它是女性追求独立的第一步。《奇葩说》最近也有一起节目讨论“独立女性”,包括此次的洛洛事件,说明女性追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成为主流。
对一个“被啃”女孩来说,首要在于追求“经济独立”。这包括“不依靠父母和男性,自己养活自己”,但更隐秘也更重要的是,独立支配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挣的钱自己花,敢于拒绝包括父母在内的家人的不合理要求。
这意味着要把自己从原生家庭中“解放”出来。
比起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更为重要。对父母的依恋,是女孩子普遍的情感,这常常演变成某种让步和妥协,包括被“孝”的观念所束缚。她们需要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再选择原谅父母和爱父母,或者与父母保持让自己舒适的距离,这样才能避免樊胜美困局。
这不是自私,而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平等基础上的爱,是扫除原生家庭阴影的阳光。一些父母该明白,得到一个平等、独立的女儿付出的爱,远比“孝”和“服从”幸福得多。
来源:澎湃新闻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576万获赞 139.3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