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 本系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氏,后迁居河南巩县,大唐咸亨元年(670年)庚午科进士。进士及第之后,杜审言先后做过隰城县尉、洛阳县丞这类芝麻官儿。
杜审言是个极有性格的人。应该承认,他很有才,眼眶子也很高,自我感觉好到了极点,很少能有让他瞧得上的人。比如他经常对人这样说,“同我的文章相比,就是屈原、宋玉,也要甘拜下风。要是论书法,王羲之只能做我的学生。”在常人看来,杜审言乃典型的狂人一个。不仅如此,杜审言还是个地道的毒舌,说话尖酸刻薄,毫不顾及别人脸面。这样的人混迹于官场,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
有一年,政府要进行官员遴选考评工作,杜审言被选拔担任了类似考核评委这类的角色。在为一个名叫苏味道的官员撰写了考核评语之后,杜审言对其他评委说,“这个苏味道死定了。”大家闻言大惊,赶忙问他何出此言。杜审言气定神闲地说,“他看了我给他写的评语之后,肯定会羞愧得找根绳子吊死。”比较有趣的是,杜审言与苏味道、李峤、崔融,在当时被人们并称为“文章四友”。对于这种类比,想必杜审言自己是一定不会认可的。
很快,杜审言就为自己狂傲自大的性格付出了代价。因为得罪人太多,他被上司找茬修理了一下子,受到了降级使用的处理,由副县级干部降成了科级干部(吉州司户参军)。就是这样,杜审言依然不加收敛,一以贯之地把得罪人进行到底。
到吉州工作不久,杜审言又把上司周季重、同事郭若讷给得罪了。在官场上,得罪小人的后果很严重。很不幸,周、郭二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小人。这两个心黑手辣的家伙,就合谋以足够杀头的罪名诬陷杜审言,使其被捕入狱。因为口舌之争,就要把人置于死地。官场险恶,可见一斑。
杜审言有个儿子,名叫杜并,当时只有十二三岁。小小年纪的杜并,却极有血性。为了替父报仇,他在衣服袖子里藏了一把刀子,潜入周季重家中,把喝酒喝得晕晕乎乎的周季重一刀子给扎死了。国人常说报应,而这就是报应。你把人家往死里整,人家来寻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杜并杀了周季重之后,自己也被回过神来的保镖们砍死了。
这件血案,震惊了朝野。当时正是武则天主政时期,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她下令将杜审言带到京城,亲自询问案情缘由。武则天是个明白人,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后,她指示将杜审言无罪开释。因为欣赏杜审言的才学文章,武则天没有计较他的性格,安排他做了京官。在京城,杜审言先后担任过著作郎、修文馆直学士等职务。唐代著作郎品级为从五品上,是主管图书典籍事务的秘书省中层官员。修文馆直学士就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没啥实权,级别大体相当于正处级(六品)。关于唐代的官职,笔者将根据不同情况,在本书各个篇目中分别予以必要介绍。
人性是复杂的。杜审言如此清高自傲,不知为何却跟武则天养的小白脸张易之走得很近。亲近逢迎佞臣,这不符合杜审言一贯的行事风格。张易之倒台之后,杜审言也受到了牵连,被赶出京城,流放峰州。过了没几年,他又被重招进京,先是出任国子监主簿,最后病逝于修文馆直学士任上,享年六十三岁。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遭受了这么多的劫难,杜审言恃才傲物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在杜审言病危之际,宋之问、武平一干人等前去探望。杜审言对他们说,“我这一辈子做人做到这个份上,是没啥可遗憾的了。我要是活着,才学名声就老是压着你们出不了头。现在我快死了,对你们来讲是件好事。但让我难以瞑目的是,到现在我还没发现在文章诗赋方面谁能接我的班!”
杜审言是个颇有成就的诗人,系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其五律诗格律严谨,朴实自然,水准很高。可以说,杜审言为唐诗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不过,在诗歌创作方面,杜审言有个孙子比他更牛。他的这个孙子,便是名贯古今的诗圣杜甫。如果知道自己的孙子这么牛,杜审言临终前大约就不会有不能瞑目之感慨了。
壹点号谷荻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159万获赞 231.6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