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同增 通讯员 冀虹飞 刘吉磊
1月20日,记者从河南师范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建军培育的皂荚新品种“皂福1号”,已正式取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此证书的皂荚新品种。
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网官方网站显示,在“皂福1号”之前,有9个皂荚新品种获得新品种权,“皂福2号”与“皂福1号”师出“同门”,“豫皂1号”“豫皂2号”由我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培育成功,“中泰3号”等4个新品种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培育,“天丁1号”“河东一号”分别由山东、山西企业培育——此次“皂福1号”的加入,让我省皂荚新品种在全国植物新品种权“家族”的10个成员中,占据4个席位。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拥有植物新品种权。
“简单地说,植物新品种权就是植物育种者权力,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一样,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李建军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代表国家层面对该品种的认可,也是对该新品种良性发展的一种保护手段。
“皂荚树具有极高的经济、药用、木材、生态价值,种植皂荚树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据李建军介绍,皂荚是长寿树种,寿命可达上千年,10~20年龄即可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延续50~100年。一株皂荚树最高可年产皂荚500余公斤,按目前15元/公斤的行情,年产值可达7000余元,相当于每年能“结出”2头100公斤的“大肥猪”!
我省有着种植皂荚的悠久历史,《本草图经》《本草蒙筌》都有记载“所在各处有生,怀(今焦作沁阳)孟(今焦作孟州)州者独胜”。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皂荚产业,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成立了皂荚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共同开展皂荚良种多目标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4项,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2项,列入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成果11项。在该项目的推动下,贵州、河南、河北等省推广应用皂荚良种面积13.8万亩,新增利润9.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5万余个——去年10月,该项目荣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省目前在林业科研方面取得的最高荣誉。
“今年下半年,我省还有3个皂荚新品种,有望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作为皂荚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李建军说,层出不穷的皂荚良种,让我省站在了皂荚产业的制高点,越长越大的“皂荚树”将结出更多的“大肥猪”,在兴业富民、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编辑: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