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议题
60年前,美国生物学家伦纳德·海弗里克提出的“海弗里克极限”——人类寿命极限124到144岁,一度成为科学的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以及大脑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海弗里克极限”能否取得突破,成为越来越多科学爱好者追逐的目标。
2020年12月26日,数百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科技爱好者相聚在“人类永生计划大会2020”的在线会议上。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生命科学、医药企业、计算机领域,彼此分享各自领域的技术进展。共同的主题,就是如何利用各种科技手段,突破“海弗里克极限”。据悉,永生计划大会始于2016年美国的圣地亚哥,聚焦了尖端的生物与数字科学技术。(昨日羊城晚报)
科学进步需要一些“异类”想法
未开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永生”显然有悖我们现有的科学常识。在这样的常识下追求“永生”,是否痴心妄想?笔者认为,推动未来社会进步,不妨允许一些略显“异类”的想法。
人类对自身的探索依然处于进行时,创新在不停颠覆着原来的真理。从提出“海弗里克极限”到端粒的相关研究,我们对抗衰老有了更多科学的认识;从人工肺到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我们对身体的“修修补补”有了更多成功的尝试……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技术,几乎都隐藏着人类社会对“长生”的期待。
诚然,在追求“永生”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提出过一系列“异类”的方案,如用基因编辑技术删除衰老基因实现青春永驻、冷冻人体以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死而复生、将思想数字化上传云端实现永生等。这让人们担心,疯狂的技术会对现有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关系造成冲击,需要对此做出必要的限制。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在以科学技术大规模应用为典型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常常以未曾预料的方式汹涌而来。但需要指出的是,科技本身并无道德对错,有伦理意义的只是对科技的具体应用。
在当前基因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由于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及对社会影响的复杂性、累积性,人们许多关于伦理问题的预判,也带有某种推测性。因此,要真正解决技术的负面后果以及相关的伦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尽早确立技术后果的可接受边界及其规范性条件,而不是限制甚至阻碍科技本身的发展。
生命不只有长度,更有广度
孙梓青
恐惧死亡大概是人的天性。早在2000多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便寻方四海,追求长生不老,最后死在了巡游的路上。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了,如果能够保持这个趋势,不断延长生命的长度,那至少存在无限逼近永生的可能。
然而,生命不止是有长度,还有广度。诗人臧克家曾经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有限的生命中,有人活出了生命的精彩,活出了生命的价值。虽然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他们已经离去,但是他们的名字却深深镌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之上。
想想那些闪耀在人类历史中的人物,又何须人机互联,数字化永生?又何必将意识和思维上传至计算机端口保存?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将会在语言和文字的代代传承之中,被实实在在的“人”所铭记。这样的“永生”才是真正的“不朽”!
相反,更多的人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人生。生命的延长和永恒对于他们而言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增加。他们既无法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甚至亦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质量。得过且过,浑浑噩噩,那么这样人生的无限延长恐怕无论对于社会还是自己,都不是一件幸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生和死从来就不仅仅是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是涉及人类的终极关怀。“永生”不但是科学问题,更是伦理问题和哲学问题。在科技飞速发展,人类愈加自信之时,我们或许更应该停下来思考,生命的延长为了什么?生命的永恒意义何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提出“向死而生”。如果我们终将面临死亡的终点,那么不如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作为本文的结尾:“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活出生命的广度,这才是生命应有的价值。
当心“永生”出大量“精神病”
健强
未来人类永生的方式是脑机接口,把人的大脑信息上传到云端?人类即将来到“赛博格时代”,即半机械人,又名半机器人、电子人?
按照我的理解,可以称之为另类的“精神永生”“思维永生” ,先不说能否完美实现,即使真能实现,对所谓的“永生的精神人”来说,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这样“永生”。
一个简单而明显的理由是:由肉身人所养成的思想、理想、感受、情绪、习惯、欲望,等等,要困在一副冷冰冰没有任何肌肤感受的“躯壳”里,有多矛盾多纠结多抑郁就会有多矛盾多纠结多抑郁,一定会“永生”出大量“精神病”来。这样的“永生”没有大意义,还会对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混乱,不值得鼓励。
当然,不能完全否定此类研究,它会有附生的积极作用,例如养生、治愈绝症等方面可能会得到意外收获。不过,如果把目标定在“非肉身永生”,则只能说是走入歧途了。
编辑: 正龙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9万获赞 175.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