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上海图书馆期刊阅览室 杨国生摄/光明图片
【记者调查】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北京某高校教师李然(化名)花了小半天埋首定制祝福信息。信息的去向,都是领域内知名专家或论文评审人:“踏上学术道路的那一刻起,同行评议就无处不在,不知什么时候成果就到人家手里了。不搞好关系怎么行?”
岁末年初,不少单位拉开了职称评审的大幕,各高校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科研成果盘点。而不管是评职称、发论文,还是选拔人才、评估学科……如今,众多评价都绕不开四个字——“同行评议”。当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达成共识,这项评价机制更是被寄予了“学术守门人”的厚望。
但记者调研发现,不少学生、学者却对同行评议制度的进一步推行持不同意见,有人忧虑在现有学术生态下,同行评议会演变为学术权威的“一言堂”,还有人担心“清理了‘唯论文’,迎来了‘唯关系’”。
学者担忧:绕不开的同行评议,躲不过的人情利益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学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应约评审一个基金项目,“本子还没拿到手,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要评谁,对方高校领导说情的电话就打来了。”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英剑为记者梳理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同行评议发挥效用的五个方面:“一是国家级别的相关人才选拔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评审,做出是否达到相关人才称号的学术水平的结论。二是各个高校引进人才时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三是校内评职称时,会把申请晋升职称者的材料发到校内外专家手中,请他们写出评审意见,做出是否达到晋升职称学术水平的判断。四是相关出版机构、学术刊物会将要出版的著作、要发表的论文交由相关专家做出是否值得出版、能否达到发表水平等结论。五是学位论文的同行专家评议,要求相关专家做出是否准予答辩或是否应该授予学位的结论。”
采访中,学者们并不否认在此前一段时间高校内外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背景下,学术同行评议制度是相对客观、科学和公正的科研评价技术和手段,但他们却对现行的同行评议制度颇有质疑,认为在国内现有学术生态下,同行评议可能会演变为学术权威、长官意志的“一言堂”,以及各种帮派的“人情关系网”。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学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应约评审一个基金项目,“本子还没拿到手,都不知道要评谁,对方高校领导的说情电话就打来了。”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于歆杰则坦言,他在投稿中也遇到过评委的暗示:“比如会有意见说‘你的研究还有几篇论文值得关注’,暗示投稿人进行引用,实际上是可引可不引的东西。”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也倍感其中的掣肘所在:“在中国,同行评议的四个公正性障碍是:学术关系网,这主要指专家之间的学派归属、传承关系、合作关系等;利益冲突,这主要指评审专家与评审对象之间可能有的利益关联与利益输送关系;群体博弈,这主要指多个学科由于共同的评估利益而采取的一致性博弈行为;专家选取的权威性,这是指因为一刀切地避免利益冲突,而产生的二流评一流的现象。”
难题待解:谁来评议、如何评议、谁来监督
“在参加其他高校的博士论文答辩中,我看到过匿名评审专家的意见非常简单模糊,简单到只有两三句话,但结论却是‘博士论文达不到水平,反对答辩’。”
除了公正性质疑外,记者调查了解到,“谁来评议、如何评议、谁来评议‘同行评议’”等三大难题成为学界对同行评议制度普遍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对现行制度的质疑还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性难以保证。同行评议的科学性要建立在庞大、专业的专家库基础上,但记者了解到,当前很多高校并未有此专家储备,很多同行评议只是“在几个相熟专家中打转”。在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看来,这涉及交叉学科时问题更大,他提出在学科交叉的同行评议时要注意评议专家的选择、要给予答辩和充分讨论的机会、对评议结果要设立申诉机制、事先对评委进行培训。
二是促进性未能体现。多年学术生涯中,于歆杰遇到过很好的同行评议专家,但有时候也能明显看出专家并未认真审看其送审论文,“提出的问题很不专业”,让作者不知“从何改起”,只好放弃。更严重的现象则集中在学位论文评审中。郭英剑在参加其他高校的博士论文答辩中,就看到过匿名评审专家的意见非常简单模糊:“简单到只有两三句话,但结论却是‘博士论文达不到水平,反对答辩’。大家对这种不负责任的同行评议很不满,但也很无奈。”
三是追责制度尚未构建。不少学者反映,当前最常见的同行评议形式是组成项目评审委员会或者评审组,属于一次性、松散的组织形式,如果评价结果产生错误,实际上无人担责。此外,对于同行评议结果的商榷制度等也并未完善。
四是有效性飘忽不定。“目前的情况是,有时同行评议结果具有决定性,比如在学位论文评审、刊物文章发表中,‘意见定生死’;而在有些评审中,比如教师职称评审中,同行评议又似乎只是一个过场。”郭英剑说。
改革建议:提高同行评议制度的科学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可靠性
“同行评议制度评审的是‘人’,评审者眼中要有‘人’,不能只看到‘成果’。要通过成果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学术努力、发展潜力,一个人之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记者梳理发现,在多份教育改革文件中,如何完善同行评议,并未给出具体路径。好的同行评议制度究竟什么样?提高同行评议制度的科学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可靠性,成为学界期待。
“必须很好地回答:同行评议包括哪些学术;同行评议的组织机构怎么组成、怎么运行;同行评议由哪一级机构来审批,权限是什么;很多评审是行政性的评审,学术同行的评议是否有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认为,不解决这些问题,同行评议制度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于歆杰建议,足够庞大、专业的专家库建设是首要保障:“比如清华电机系有一个一百多人、覆盖国际上电气工程领域顶级专家的专家库名单。受评人可以提出一些与其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建议名单,系里在从库里选取专家进行同行评议的时候会适度考虑受评人的建议。同时,我们还辅以内部选择机制,如果一位专家总是说好话,提不出中肯建议,我们会考虑将其从专家库中过滤掉。”
郭英剑认为,好的同行评议应该分层评审,并做好权重分配:“如果以最受人关注、与高校教师利益最为密切的职称评审为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评审,二是学院一级学术委员会的评审,三是学校学科组的评审,四是学校学术委员会或大评委的评审。这四级评审制度不能过分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或者任何一级,每个层级要有权重、有平衡,既要重视第一层级的专家意见,让其在后来的三级评审中继续发挥作用,同时,也要防止这第一层级权力过大,致使一个或者少数专家的意见或许就此否定乃至封杀了一个人的学术成果。同行评议制度要有相互制约的机制。”
在对刚性制度的追求之余,郭英剑还强调不要忽视同行评议不同于数论文机械、冰冷的一面:“同行评议制度评审的是‘人’,评审者眼中要有‘人’,不能只看到‘成果’。要通过成果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学术努力、发展潜力,一个人之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本报记者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