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晔旻
毫无疑问,16世纪的西班牙人绝不是乐善好施的慈善主义者,他们之所以对华商表示欢迎有着非常现实的原因。西班牙人占领面积广大的吕宋岛后很快失望地发现,当地物产贫乏,非但既不出金银又不产香料,甚至“贫瘠到一个人也要靠施舍过日子”。一位在17世纪40年代到马尼拉贸易的英国代理商坦陈:“如果没有华人把他们国家的粮食带到这里来,这些西班牙人就会挨饿。”除了赖以为生的食物以外,中国商人带来的其他商品也令西班牙人无法拒绝。中国商品如瓷器、茶叶、棉布,素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中国丝货,更是令欧洲人赞叹不绝,“从中国运来的各种丝货,以白色最受欢迎,其白如雪,欧洲没有一种产品能比得上中国的丝货。”
为了将华商载运到马尼拉的货物转运到自己的拉美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这种“大帆船”用菲律宾群岛盛产的上好硬木建成。若非如此,要想实现跨越太平洋的贸易恐怕根本是不可能的——这条航线的两端是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Acapulco,在墨西哥)。每年或隔年都有一二艘大帆船(每艘约300吨)往返两地之间。
插画《马尼拉大帆船》
所谓“马尼拉大帆船”通常在每年7月从马尼拉启航,乘着南中国海的东南季风扬帆,驶过北回归线后,在北纬38度和40度的地方乘西风航行。接着,船只沿着吕宋岛南部航行,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继续沿北纬30度朝东航行,直至遇到高纬度的东北风。从马尼拉到阿卡普尔科航行很艰巨,往往需要5、6个月的时间。相比之下,返回菲律宾的航行则较顺利。帆船逗留到2月或3月,先向西南方航行到北纬12度左右,再沿着同一纬度顺着洋流向西航行到圣贝纳迪诺海峡(航行途中有时候会在关岛停留以补充给养),然后从此进入菲律宾水域,最后到达马尼拉。全程耗时不到三个月。在世界航海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条贸易航线能持续到如此之久(直到1815年),没有任何一种正规航行曾经历过如此艰难险阻:一次航行损失1/3的船员已是吉星高照,有些时候,帆船几乎成了“幽灵之舟”。
一般来说,从马尼拉出航的货物通常需要准备二三个月,其数量很大,且花色品种众多,但仍以中国丝织品为大宗,少则三四百箱,多者1000多箱。由于这个原因,“马尼拉大帆船”也被形象地称为“丝绸之船”。“就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作为大帆船贸易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0万获赞 196.5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