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土味”视频已经偏离了社会公序良俗,成为不折不扣的文化垃圾。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万宏蕾编辑顾佳贇
“土味视频心中存,来生还做社会人” “满腔热血为谁拼,只为我师土家军”……“土家军”指的就是一系列正在“席卷”社交平台的“土味”流量视频。
前不久,某网贷平台一则借贷广告引发舆论极大争议。广告中,一个农民模样的乘客在飞机上因亲人晕机,向空乘紧急求助,得到的答复是可以1290元的价格升舱。农民犹豫之际,后排一西装男子豪气地拿过手机,一顿操作给前者开通了网贷。
拜金女、仇富笑贫、城乡差距等多个社会爆点,统统包罗进短短几分钟视频里,极大地挑动了网友情绪。
从快手、抖音到微博、B站,不追求故事逻辑、不在意画面审美的“土味”短视频层出不穷,却能短时间内吸引流量。这些内容辣眼的网络垃圾,为何会形成刷屏之势?
“土味”到底什么味?
土是天然质朴的,而“土味”却往往是审丑的集合。由网络营销的所谓爆点,无外乎情色、暴力、攀比、虚荣等要素,当恶俗和恶意营销相结合,“土味”奇葩视频就诞生了。
借贷平台的网络广告“土味”尤重。某个热播视频中,主角之一依然是“拜金女”,搭配一个身材矮小衣着褴褛的农村老汉男主角,营造出一种“只要有钱,即使是借来的,你也可以像广告中一样,赢得美女芳心,成为征服生活的强者”。
医美行业也是恶俗土味营销的重灾区,生硬直白、拿恶俗甚至色情当有趣的医美广告经常在不经意间弹出,内容露骨,言语挑逗。
还有一类“土味”视频,包括但不限于做菜秘方、中医养生、相声小品、成年旧闻、瞎编谣言等。“土味”营销下,任何荒诞的、脱离实际的内容都可能成为被流量“追捧”的对象。
剧情设置上,此类视频无一例外地把“主角”设定为一个符合刻板印象的弱势人物:外形务必邋遢,内心务必局促,并用极致浮夸的拉踩方式夸大焦虑,设计冲突“带节奏”,意图刺激起观众的消费欲望。
视频制作上,“土味”视频大多叙事粗糙、剪辑粗陋,非专业的表演、夸张的动作、雷人的台词,只求更猎奇、更搞笑、更粗俗,以贴合所谓“社会人”的畸形审丑爱好。
视频主人公往往有一套特殊的话语体系。例如,土味红人“Giao哥”的视频中一般会在说唱完后尖叫两声,这种特别的发音没有具体意义,其作用只在于彰显其“土味”特征;而快手上火起来的两名老年女性之间的对话,其一用方言讲各种大道理,其二就负责应和“dei!dei!dei!”类似的简单、特殊的发音和句式,吸引着网友广泛传播。
更有一些土味视频试图以“擦边球”的方式挑战社会道德伦理底线:比如在视频中用说唱形式详细描述吸毒等违法行为。一些负面内容被大量传播。
可以说,大量“土味”视频已经偏离了社会公序良俗,成为不折不扣的文化垃圾。
“老铁经济”的变现逻辑
面对泛滥的“土味”视频,网友们不禁发出疑问:这些粗制滥造的广告是如何过审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一个问题:恶俗视频广告到底拍给谁看?
根据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杨萍分析,“土味”视频文化群体是主要生活在中小城镇、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的“80后”“90后”“00后”群体。
根据易观千帆发布的《中国短视频行业年度盘点分析2018》,短平快的“土味”文化受众中,35岁以下用户占70.9%,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经济上不宽裕,文化上“沉默”。
杨萍认为,土味视频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理需求。一方面,他们渴求光鲜体面的生活,希望实现阶层的上升,另一方面又因现实的挫败感对精英文化产生“故意远之”的敌意,转而投入“自我解嘲”“黑色幽默”“更接地气” 的文化氛围之中,在“土味”视频中的获得满足。
如果说,这些视频尤其是视频广告的目标受众正是上述人群,那么广告投放者的“老铁经济”又是怎样变现的?
发源于短视频平台的“老铁经济”,凭借庞大的“土味”视频内容,一端连接海量的三四线城市、小城镇消费者,另一端则是强社交黏性下形成的“种草”到“拔草”的商业道路。
“土味”广告的首要任务是为观众制造记忆点,而“恶俗”往往可以迅速刺激情绪,利用极端情绪,广告借机提升记忆度。
发布平台方面,在以往传统媒体为主的时代,发布广告有严格审核流程,涉嫌虚假宣传诱导、色情、违反公众良知的内容很难过审。然而网络平台对于广告发布与接收内容的审核流程大大简化、弱化,让恶俗广告营销随意登堂入室。
在上述逻辑下,由于对提升记忆的刺激性强,不少品牌方宁愿承担挨骂风险,也要“冒死”去博得“老铁”的关注。广告不怕奇葩,只要够醒目,能被反复骂上热搜最好,争议就是流量,流量就是变现的前提。
谁的责任?
恶俗视频泛滥成灾,为其恶劣影响“买单”的却是整个社会。
国内的广告监管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来自政府的行政执法监管机制、行业内的自我约束、平台监督和社会监督。
实际上,由于广告数量庞大(尤其是互联网广告)、广告传播渠道丰富,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管难度巨大。而广告行业内部自律章程缺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还谈不上有效的“行业自律”。
回归到广告法,除了对医药、保健品、食品等特定类型的产品具有严格的规定以外,广告法的“内容准则”给监管留下了不小的模糊地带。例如,广告法规定“不能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但并未对“歧视”的具体表现做出定义。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面对当下恶俗视频广告刷屏之势,作为营销广告的呈现主体,平台方最应该切实履行监管审核责任,必须切实守好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在金钱的诱惑、流量的压力之下,让“擦边球”恶俗内容得以顺利过审。其次,广告投放方也应有相应审核流程,如果审核不力或故意投放恶俗广告,监管方必须给予惩戒。最后,广告制作代理公司应熟知相关广告管理法规的禁止性规定,避免不当宣传带来的舆情危机与负面影响。
当下,全国上下正在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恶俗的“土味”营销与此背道而驰,无疑属于被治理的范畴之中。政府监管部门对这类恶俗现象的处罚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各方要心存敬畏,不要为了流量而“不顾吃相”。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84万获赞 222.6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