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训》
不得不说,我非常庆幸能够看到《认知觉醒》这本成长工具书,尤其是认真翻阅、整理后,深觉醍醐灌顶,甚至直感脱胎换骨,为此,我将这篇图书分享的题目起为:脱胎换骨之术,成长解惑之书。
截止写这篇文章前,我基于阅读《认知觉醒》过程中潦草记录下的感悟、笔记的基础上完成了又一次的整理,在文章的结尾,我会将本人整理的笔记进行分享,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可就在全部整理完成后,解决了我个人的成长困惑,却产生了一个新的困扰,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和大家分享这本书,或者说如何能在最少的文字下让大家从中窥探到这本书的全貌,甚至汲取到能够解惑的养分。
因为这本书涉及到的知识点太多,基本覆盖着我们日常学习、成长、生活多方面的困惑,所以,很难用几个点,简单的话语来阐述清楚相应的观点,毕竟观点、问题摊开的太多,自然每个点很难深入,而每一个困惑其实也都能独立成为一篇文章。
为此,考虑多时后决定取个巧,以我为何看这本书,又切实解决了我哪方面的困扰,来为大家抛砖引玉,最初让我下定决心仔细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在于那时我已处于一些困扰中很长时间——如何更好的学习,为何总是静不下来心,精力体力为何浪费的那么快,为何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又如何才能更好的看完一本书……
这些困扰,不仅影响着我的情绪,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我每一天成长的速度,而之所以选择这本解惑的书,仅因为在书的扉页列出来的四类问题:
想变好,却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想勤奋,却总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想努力,却总是比拼毅力,苦苦支撑?想精进,却总是弯路不断,迷茫无助?看到这四类问题的那一瞬间,这本书就打动了我,因为这些问题恰恰是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我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此,很庆幸我赌对了,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
想变好,却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碌碌无为的过完此生,很多人之所以后来选择随波逐流,接受了世间一切不公,那是因为没有寻找到出路,或者可以说寻找到的出路行不通,甚至在多次努力过后,还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而实际上,这一切的一切无非源于我们缺乏耐心。
我相信,对于这一点不会有人质疑,耐心的重要性但凡是曾想过改变的人,都知道它的意义,但问题是对于很多想要变好,想要摆脱当前困境的人来说,自己缺乏耐心已是事实,如何提升耐心,或是缺乏这一重要特质还能如何成长,无法解决,因此,只能选择放弃。
而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周岭率先为我们解惑的就是这类问题。
为何我们想要变好时,总会被身边其他事物所诱惑,我们知道成长是一件痛苦的事,可是明明下定了决心,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或是在进行的过程中总会因为一些负面情绪干扰,从而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刷视频,玩游戏,看新闻。
当然,这就是属于缺乏耐心的范畴,但是这种状态并不可耻,你也不用为自己的这一缺点而质疑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存在这个特质,因为这就是人类的天性。
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或是了解过脑、神经科学的人会知道,我们所谓的大脑并不是一个,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三个:
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本能脑形成于约3.6亿年前,那时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本能脑主管本能,一切都只为了生存。
情绪脑形成于约2亿年前,那时是哺乳动物的时代,情绪脑主管情绪,可以让动物在恶劣环境中具有趋利避害的能力,情绪脑孕育出了感情,但那时因为自然竞争十分严峻,情绪脑所主管的情绪主要基于享乐,这样才可以在严峻的环境中缓解压力,以应对接下来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理智脑形成于距今250万年前,是大脑前额区域进化出的“新皮层”,这个皮层到7万~20万年前才真正成型,理智脑是人类所特有的,主管认知,也因此人类逐渐在自然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由此,不难发现,最后成型的理智脑虽然高级但相对于本能脑与情绪脑来说,力量太过薄弱,不仅是因为成型时间晚,还因为本能脑与情绪脑控制着大脑近八成的神经元细胞,掌握着我们的生理系统与潜意识,因此,我们在极度紧张时,大脑会一片空白,就是因为在那一刻本能脑与情绪脑的力量完全压制了理智脑。
那这与我们没有耐心的天性有什么关系?
关系非常大,我们首先要明白学习、思考、锻炼这类成长的行为基本都是属于高耗能的行为,而在我们祖先的眼中,那时以生存为主,任何高耗能的行为都被视为对生存的威胁,因为这类行为会影响他们面对接下来危险时的状态,而不需要高耗能的行为,尤其是休闲娱乐行为更受本能脑与情绪脑的喜爱,因此,受历史与基因遗传的影响,这种特性依然保持了下来。
这种特性就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当然也可以更准确的说成:避难趋易,急于求成。正是这种天性的存在,让大脑成为了一切问题的起源。我们做不成事,并不是因为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因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默认的天性太过强大,而这也是我们经常处于焦虑情绪内的原因。
因为所有的焦虑基本都具有两个特点: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结果。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联系自己的过往经历品一品,在你突然间想脱离困境,想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时,那些做出的改变和计划大多都具有这两个特点,在《认知觉醒》中周岭将这类焦虑的产生归纳为五种形式,这更方便于大家去对照:
完成焦虑,日程规划安排的太满,很难从容的完成;定位焦虑,错误的对比对象,以行业顶级人士,或是前行者为对比对象,想瞬间站到和他们同样的位置上;选择焦虑,在选择中总是留给自己太多的选项,分不清重要的与想要的;环境焦虑,外在环境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家庭等不想做又必须做的事,由此影响自己的计划、安排;难度焦虑,真正能改变自身的东西,其核心的困难是无法逃避的,而我们则在困难周围打转,畏惧困难又迫切改变,这种无用功令我们产生焦虑。这一系列的焦虑就是我们成长、改变的最大阻碍,而焦虑的对立面就是耐心,但耐心并不是单纯的意志力、道德品质等,而是需要对抗天性,社会上的精英无一不能很好的克制天性,所以,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能力更强。
那我们如何更好的克服天性,拥有耐心呢?
我们很多时候缺少耐心,是因为我们始终用天性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而不是用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换一个科学、理性的视角,耐心就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而对于这个理性的视角,《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就提供了四条关于此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称为“耐心的倍增器”:
复利曲线;舒适区边缘;成长权重对比;学习平台期。在这四条规律中,复利曲线讲述了价值、知识积累的重要规律,投入一件事前期的进展很慢,当积累到拐点时才会飞速的成长。
舒适区边缘则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拉伸区是最适合我们进步的区域,而待在舒适区看似花费了精力与时间,但毫无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因为无聊而走神,而困难区虽然看似能够快速让我们成长,但实际上却因为天性的特点让我们畏惧困难而逃避。
成长权重对比则告知了我们,对于学习成长来说重要的不是多,而是少,尤其是那个能让我们发生改变的东西(这一点在下面再着重分享)。
至于学习平台期则告诉我们学习的进展与学习的时间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一条成波浪形上升的曲线。
当我们知道上述这些规律后,在很大程度上就能让我们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坚持,因为我们更了解自己处于什么位置。
想勤奋,却总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情况:
“明明很想去学习,结果转身就拿起了手机;明明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就像身后有个影子,它能影响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回头看去一片模糊。”
这是《认知觉醒》中周岭所提出来的一个事关大多数人的现象级问题,而这种状态也就是我本人曾经的状态。
我想也有很多人如同我一样,并不惧怕困难,因为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可问题是明明想努力,想勤奋,可心中就是存在一股莫名的力量与自己相对抗,在二者厮杀过后,即便我们战胜了心中那股力量,可是随后也很难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我一直在寻找这股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是什么,更期待获取消灭其的办法,曾经一再认为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惰性太强,直到看完《认知觉醒》这本书后才逐渐察觉这股力量产生的端倪,并捕获到这股力量的真实模样。
这股力量确实属于惰性的范畴,但没必要因此质疑自己,更不用觉得羞耻,事实上就像上一段提到的,这仍旧是人的天性使然。
准确来说这股力量就是【模糊】,而这个模糊,正是我们人生的困惑之源。
为何我们在模糊面前总感觉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很难看清模糊,所有针对其的“攻击”都只相当于打在一团空气上。
那么模糊如何产生的?
这源于进化的结果,人与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因为我们不仅有潜意识(本能),我们还具有意识,而在上一段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一个信息,本能(潜意识)操控着我们的生理系统,而意识就解脱了出来,可是即便如此,意识的力量远低于潜意识的力量,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但潜意识却很容易左右我们的意识,由此一来意识分层就出现了模糊。
由此来说,如果我们想更好的对抗潜意识,就需要提高自己意识的力量,最好能让意识主导潜意识,也就是让理智脑在大脑中占据主导的地位,那么提升的方式就在于提高我们的思考、思维能力,可问题是提高这些能力的方式就需要学习,而天性又是阻碍学习的,我们无法获得知识就无法与其对抗,而无法与其对抗就无法学习知识,由此一来陷入了怪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先想办法消除模糊。
消除模糊的办法并不难,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行动力,那么就需要我们给自己的行动制定足够清晰的指令与目标,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因此一旦我们下达的指令或目标模糊,在天性的驱使下,我们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事情。
比如,我们决定今天要学习,那么一定要给自己学习的内容、时间设置一个明确且合理的范围,明确是内容明确而合理,可以参考上一段提到的舒适区边缘。否则,一切只知道个大概,这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
在书中,作者周岭提到了一个与行动力有强关联的词——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想勤奋,但却容易心生惰性,不仅是天性太强,更源于我们对“勤奋”的方向、目标、行动并没有完全性的细化。只有我们率先树立明确的目标,最大限度清除了行动前的模糊,我们即可以避免过多的与潜意识进行消耗,也能更好提升自己的行动力。
同时,在书中关于行动力的提升还提到两个关键点:
增强回路;拆解目标。增强回路,源于《系统之美》一书中作者德内拉·梅多斯提出的概念,在时间的起点(每天的开始,或是准备进行某项工作,或者学习之前),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这样有助于让注意力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而这就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反之,就很可能形成负向的增强回路,此时再想改变,所需要消耗的自制力将成倍地增加。
而拆解目标,则是众多行动达人的必备本领,将一个庞大的目标拆解为多个小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实施,也有利于将一个目标转变为更具体、更清晰的行动。
想努力,却总是比拼毅力,苦苦支撑?
除了上述问题,在看这本书时我还有另一个困惑,无论如何安抚自己,无论如何与自己进行沟通,在学习时,总是觉得非常痛苦,那些说良好的学习模式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这种状态我极少能感受到,因此就陷入了用毅力对抗痛苦的无限折磨中,原以为随着坚持,毅力会逐渐提升,学习中的痛苦感会逐渐消失,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明显感觉自己所谓的坚持越来越力不从心。
直到看完《认知觉醒》这本书后才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是源于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习的方法不对: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的;不懂得深度学习的方法;不知道主动休息的秘密。先来看“舒适区边缘”,相信在这里再次看到这个概念并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这就是在第一段提到的一个概念。很多人在学习中无论是因为“眼高手低”,还是因为天性使然,总是希望可以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在这种情绪下,我们制定的目标或是前行的方向往往是违背“循序渐进”原则的,我们多数情况下,总会制定一个一步到位的计划,或是学习的内容远超当前可以接受的范围。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想法不对,因为我也有这个想法,随着年过三十,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的紧张、重要,若能倒退10多年自然可以缓慢成长,可是当前的现状逼迫着我们不得不飞跃,哪怕为此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也是可以的,虽然想法可以理解,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很难落于实地,在违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自以为凭借毅力可以冲出,却不曾想到在比拼毅力的过程中,我们承受着痛苦,且收获并不大。
这不仅源于那些不在学习“拉伸区”的知识很难真正被我们接受(下一段具体讲),更在于天性会成为我们学习的阻碍,同样,如果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我们可以轻松掌握的,又会在天性的干扰下,因为当下的无聊转向更娱乐、更舒适的事物上,因此,我们不仅无法真正沉浸于学习中,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心对抗内心的抗拒,由此无法感受到学习的喜悦,还会“事倍功半”。
至于深度学习,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其重要性,完全的专注不仅有利于我们克服学习的痛苦,同时在学习中还会处于“事半功倍”的状态,而这也就是现如今一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心流”状态。在这一段开头我讲到偶尔我也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感就是因为无意中我进入了心流状态,我相信其他人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深度沉浸于学习中,感受不到时间飞快的流逝,更感受不到痛苦,只有攻克一个个难关,领悟知识在心中沉淀的喜悦。
那么这种状态如何才能达成呢?
首先要做到身心合一,也就是不要做A想B,这依旧要用到“舒适区边缘”理论,因为导致我们分心走神的主要原因无非两个:当下太无聊或是当下太痛苦,太无聊说明我们学习的内容处于我们舒适区内,即便付出大量的努力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只能得到情感的满足,而当下太痛苦说明我们学习的内容处于困难区中,虽然这部分知识能让我们发生改变,但未必真的适合我们,我们也很难沉浸进去,最好的方式就是难易适中,对此周岭在书中提到了一种“熔断学习法”,是用潜意识(本能)去快速寻找适合我们学习范围的方法,因字数有限在此不过多阐述,有想法的可以自行学习。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范围后,未必就能完全沉浸于学习之中,因为在如今的社会,能让我们分心走神的事物太多,要想做到专注,要想身心合一,还需要我们把所有发散出去的感受全部收回留在当前做的事情上,看似这不容易,但周岭在《认知觉醒》中却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一招制胜——感觉回归行动,感受身体发生的变化: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最好的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
其次要想达到专注学习,沉浸学习的状态,还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越具体,越明确越有利于我们学习,比如我平时爱背国学,以背《大学》为例,我的目标就不应该是背半个小时或是背哪一章,而应该是背到没有“缺字少字”且能完全正确的默写下来为主。
再次,要想专注、沉浸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专注,这种专注需要的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断的关注点,这种关注点是获取到的反馈,也是从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或是与现有知识的关联。
最后,一定要及时获取到反馈,无论是带着反馈去学习,还是学习过后有反馈,这样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成果,也能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的方向。
不知道主动休息的秘密,也是大多数人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个误区,包括我自己在内,在未读这本书前,我始终认为学习就要全力以赴,任何过程中的休息都是为自己的惰性找合理的借口,所以即便已经累了,已经开始频繁分心了,但是自己还是暗自告诉自己坚持,在这种状态下,早已忽略了效率,只知道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然而即便真的坚持下去了,胜利可能离我们依旧遥遥无期。
为何我们学习到一定程度会频繁的走神分心,我当时思考后认为是自己的精力不足,看完《认知觉醒》后发现当初我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精力是意志力的代名词,精力充沛时我们面对困难一往无前,也更容易抵御诱惑、吸引,可一旦精力不足时,我们就难以专注的攻克困难,很容易导致分心,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当临睡前觉得无法面对的困难,在清晨起床后总是有面对它的能力的原因,因为:
“克服困难和抵御诱惑都需要消耗意志力。”
也因此,一个自控的高手,或是一个学霸,一个精英,他们不是一个只知道奋力冲刺的人,而是一个明白主动休息的人,他们不会过度的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会停下来主动休息,使精力快速提升以更有效率的投入学习或是完成任务。
不要认为主动休息很简单,当你迫切想要改变自己时,主动休息远比埋头坚持困难的多,这就是需要你真正的看清其中的利与弊。
想精进,却总是弯路不断,迷茫无助?
说实话真正看完《认知觉醒》这本成长工具书后,我才意识到之前的学习是多么的不正确,甚至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做无用功,然后用勤奋、努力所附带的痛苦来满足自己成长、改变的欲望。
因为无论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无论承受了多少的痛苦,可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改变却并没有多少。
为什么,原来我们对知识与认知,或是对学习的本质并没有明确的、清晰的认知,也因此才导致我们在自我提升、学习时不见成效,且迷茫无助。
先来说认知与知识的差别吧,很多人觉得学习知识就可以让人发生改变,这句话没错,但发生的改变却未必是我们想要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发生的改变未必能助力我们改变当前的困境,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无数的人,“明白很多道理与知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一生”的原因,因为他们存在认知与知识的混淆。
在《认知觉醒》中周岭对知识下了两个打破我们固有观念的定义:
一是,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
二是,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为何有这个定义,如同周岭所说的,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识和道理”了,而是“判断与选择”,人的一生由无数的选择构成,最能让我们发生改变的是从今往后每一个选择的正确性,这才是能实实在令我们发生改变的东西。
那么什么才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呢?
对于知识的筛选,需要借助到潜意识,那些让我们有感触的东西往往就是对我们最有用的东西,为何这么说,因为每个人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那些能给我们带来触动的东西,触动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已经拥有的认知与储备,这是可以完善我们体系,纠正我们错误,让我们发生实实在在改变的东西,而且这种方法也契合着“舒适区边缘”的理论。
那么是不是找到了触动我们的知识,然后拼命的将其记下来或是抄下来就完成了学习,不,这是错误的,也因此有一些人一年翻阅了很多书可等年底再次回顾的时候会发现似乎书中的内容仍旧只停留在纸上,心中并没有留下多少的痕迹,如此这般,我们又怎能期待自己发生改变呢?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方式并不对。
在《大学》中,朱熹后补充的格物致知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这其中阐明的就是学习的本质,学习没有快速的办法,都是用已经知道的知识去接触、接受、理解新的知识,始终研究自己知道的知识务必难有成长,而一味研究新的知识,没与我们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那也无法转变成我们的知识。
因此,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关联,也就像周岭所说的,无关联,不学习。
如何关联,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当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明确的阐述出学到的知识时,那么就是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关联新的知识。
当然,仅仅这样仍旧不够,我们还需要反馈,而最好的反馈方式就是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教授给别人,也因此,才会有那句话写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当然不愿意写作的人也可以将这种输出转变为写日记,转变为与家人分享,但无论方法为何,如果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阐述,不能让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之中,它毫无价值,也不会被我们真正的留下来。
试想,我们曾经在学生时代背下的古文、诗词,现如今有多少还铭记于心,无非是与实际相关经常用到的才有一定的印象吧,这就是不关联,不实践的结果。
同时,在学习中我还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总认为不将书中的知识全部写下来,或是全部的记住,就不算读完了一本书,可是如今想来这样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为了自己读完一本书的情绪满足?因为这么做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实际性的改变,或是原本不需要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就可以完成这种改变。
在书中对这个问题也给出了答案,阅读,不需要全部的记下来,因为即便这样做有益,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实现,为此在阅读中要特殊留意给我们带来感触的点,针对于那个点进行深思、关联、拓展才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改变,这就是少即是多,多即是少的理论。
关于《认知觉醒》的部分读书笔记 以上的内容是我读完《认知觉醒》后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打乱顺序进行的分享,字数很多,但并非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也并非这本书全部的亮点,譬如“元认知”、“情绪力”、“冥想”等等很多内容都没有涉及,如果你迫切想要成长,或是你在成长中遇到了同我类似的困扰,亦或者你家的孩子正处于学习之中,那么我想你应该放下当前手里所有书,先来看一看这本书。
卿心君悦,一个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