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更多国家、更多人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中国与非洲各国始终携手同行,在一带一路建设、经贸往来、医疗救助、农业合作等各领域始终坚持真实亲诚理念,秉承正确义利观,不断谱写新时代中非友好关系的新篇章。值此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非洲总站推出新媒体年终特别报道《“非”同一般的2020》,通过一系列鲜活感人的故事,梳理中非合作的艰辛历程,记录中非友谊的历久弥坚,展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宏伟蓝图。
自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大流行”后,非洲因其薄弱的卫生系统和匮乏的医疗资源,被普遍认为将成为全球疫情的重灾区。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曾于5月7日预测并警告称,一旦非洲国家防疫失败,疫情在第一年可能就会导致非洲高达19万人死亡、4400万人感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于4月15日表示,这场疫情像气候危机一样,非洲大陆可能最终遭受最大的冲击。
7个多月后,根据非洲疾控中心的统计,非洲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67万,康复人数超过224万,死亡6.3万余人。无论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均远低于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治愈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体抗疫表现也好于很多欧美国家。
非洲这“疫”年为何没有出现科学家们预测的骇人情况?非洲各国政府和民众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积极抗疫?一起来回顾“非”同一般的2020。
疫情初期非洲各国重视防控 预警早措施严
从当地时间2月14日,埃及报告非洲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5月13日,莱索托宣布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历时3个月,疫情席卷非洲全部54个国家。在全球疫情“震中”从东亚转移到欧洲期间,非洲国家已经在关注和学习其他地区的抗疫模式,吸取了欧洲“轻视”病毒的教训,在疫情未暴发前已开始普及相关科学信息,切断疫情热点国家的航线,制定有效预防计划。
多数非洲国家在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同一天,由政府首脑或卫生部长第一时间发表电视讲话,传达疫情消息,公布分阶段防控措施;一些国家甚至于发现首例病例的同一天或次日宣布关闭国境,限制外国公民入境,强制本国公民回国后隔离。比如,毛里求斯于3月18日宣布首次确诊3例新冠肺炎病例,3月19日起就禁止所有外国公民入境或转机,3月22日起禁止包括毛里求斯公民及居民在内的所有旅客入境或转机,3月24日起开始施行全面宵禁。
△2020年4月,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玛雅国际机场的旅客安检
在疫情初期,非洲国家9成以上的确诊病例为欧美国家输入,且集中在各国的首都。为减缓病毒在本地传播,各国陆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宵禁和局部地区封锁,采取了禁止公共集会,取消所有体育文化和宗教活动,关闭学校、海滩、商场、酒吧、影院等容易出现聚集的场所。各种封锁令、禁足令的及时推出,加上与其他地区相比原本就较低的人员流动率,延缓了新冠病毒在非洲本土传播的速度。
△2020年5月,旅游天堂毛里求斯的海滩空无一人
△2020年5月,封锁令下的南非开普敦,仅流浪汉漫步空荡荡的街道
积极运用以往流行病应对经验
非洲许多国家从与各种流行病的多年斗争中吸取了宝贵经验和教训,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除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外,多国借鉴抗击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期间所积累的经验,重视社区宣传、发展检测能力、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医务人员培训、公共场所消毒等工作。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政府升级了抗击埃博拉时期的卫生监控设备,用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筛查、追踪和监控。莫桑比克为社区卫生工作者制定了疫情工作指南,在基层抓防控工作。
△布基纳法索民间机构制作的海报用于宣传防疫知识
在索马里,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共同组织数百次新冠肺炎宣讲活动,给各地方医院和诊所分发手套、漂白粉等防疫物资,给贫困人口分发肥皂和口罩。今年2月时,非洲大陆仅有设在南非和塞内加尔的两个实验室能够检测新冠病毒,而目前已有千余个实验室可以检测。
△2020年4月,曾于2014年参加埃博拉感染者追踪的利比里亚工作人员迅速投入新冠病毒感染者和密接者的追踪工作
△2020年3月,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工作人员给公共交通工具消毒
△2020年4月,尼日利亚拉各斯,基层工作人员在封城期间给民众分发食物和防疫物资
△肯尼亚基层卫生工作者在贫民窟进行防疫知识的宣讲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5月25日非洲日到来之时称,非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并对各国和非盟做出的防控努力表示赞赏。
人口结构全球最年轻 无症状感染者居多
非洲60%以上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是全球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大陆。13亿多的非洲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17%,但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还不到全球病例总数的3.3%,死亡病例同样不到全球总数的3.6%。
世卫组织指出,非洲的确诊病例中约有88%是60岁及以下的人口。科学家分析,除了人口结构年轻外,非洲人或因接触了其他冠状病毒而具有“交叉免疫力”,导致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居多,此外,相对较低的人员流动率和较多的户外生活方式可能也帮助降低了病毒的扩散。
不政治化疫情 制定法规管控虚假消息
在疫情初期,非洲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四起,非洲各国政府和权威组织及时发声,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坚决反对污名化、疫情政治化和种族歧视。包括赞比亚、肯尼亚在内的多个国家制定法规,敦促媒体提供准确信息,管控社交媒体上的虚假煽动性消息。肯尼亚政府将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恶意编造和散播与疫情相关谣言的行为定性为犯罪,违法者可处以约34万元人民币罚款或处以两年徒刑,或者两者兼施。
△肯尼亚《旗帜报》5月7日刊登漫画,讽刺美国政府像2002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一样,无中生有地编造理由指责中国实验室炮制新冠病毒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莫提曾表示,在卫生紧急情况下,错误信息会导致死亡,并使疾病继续传播。非洲力排虚假消息、讲科学、不甩锅的应对方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同时也帮助了非洲国家集中资源专心抗疫。
非洲民众支持配合 民间智慧花样抗疫
由于多年来深受疟疾、肺结核、伤寒、艾滋病和埃博拉等传染病和流行病的伤害,非洲民众对于流行病及其应对方式的认识和接受度要高于其他地区。与欧美国家频繁出现反口罩、反隔离的抗议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非洲民众支持并配合政府的防疫规范,一些民众还秉持乐观的态度,发挥各自的智慧和才华积极参与抗疫。
△非洲多国街头及贫民窟出现的涂鸦,提醒民众做好防护,团结抗疫
△肯尼亚马赛部落民众也紧跟防疫政策戴上口罩
△非洲护士跳“碰脚”舞,不仅鼓舞士气,也提醒民众疫情期间要改变日常社交礼仪,不要握手也不要拥抱贴面问候
非洲国家普遍要求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但低收入人口无力频繁购买外科手术口罩更换,于是非洲的民间高手就地取材,将五颜六色的本土花布做成口罩,不仅具备遮罩口鼻的基本功能、物美价廉个性十足,又能重复清洗,渐渐成为非洲民众使用最广泛的口罩。不少人也因制作、售卖布口罩养活了家人。
△非洲各国街头出现的个性化花布口罩,价格可低至约3元人民币
△肯尼亚妇女缝制布口罩
△非洲抗疫的特色产物布口罩也成为了2020年的时尚
疫情期间,非洲民间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来自肯尼亚偏远农村的9岁小男孩瓦姆科塔用木材和金属废料制作了一套不用手接触的洗手装置。这套装置能避免使用者交叉感染,同时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方便,瓦姆科塔因此获得了肯尼亚总统勋章和奖学金。
△肯尼亚9岁男孩发明不接触洗手装置
在马里首都巴马科的集市,当地年轻人用无人机携带扩音器向公众普及抗疫常识,随时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和戴口罩。
△马里年轻人用无人机喊话民众注意防护
南非、尼日利亚、加纳等多国的个人或企业研发出手机应用程序,既能提供实时疫情信息,又能帮助卫生部门追踪感染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为解决医院重症监护病床严重不足的问题,肯尼亚年轻人按照网络照片,自制了合格的病床,还收到了正规医院的订单。
△肯尼亚年轻人自制重症监护病床
推动百余项卫生技术创新帮助抗疫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全球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新开发了约1000种卫生相关技术,其中非洲国家推动了120多项卫生技术创新,占比12.8%。这些技术分别应用于疫情监测、追踪密切接触者病例、社区管理、医学诊疗、疫情防控等各领域。非洲国家创新的卫生相关技术中,有57.8%和信息通讯技术相关,25%基于3D打印,10.9%为机器人科技。其中,创新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南非(占比13%)、肯尼亚(10%)、尼日利亚(8%)和卢旺达(6%)。
△埃及工程师发明Cira02智能机器人,可为新冠病毒测试进行取样,完成测量体温等工作。帮助医护人员节省防护用品,同时降低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2020年8月,南非自主生产呼吸机,也是非洲国家首次自主生产呼吸机。目前制造出的1万余台已分配到各地医疗机构,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解决了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问题。
△加纳利用无人机收集、运送新冠病毒检测样本或医疗物资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莫提表示,这些技术创新有着因地制宜的非洲特色,展现了非洲年轻人的创造力,令人深受鼓舞。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中非抗疫合作成典范
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曾在非盟会议上表示,疫情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相互依靠。这里的“我们”不仅指非洲国家,也意指全人类。非洲作为长年应对不同流行病的“老手”,深知团结一心抗疫的力量和重要性。
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非洲50多个国家、社会各界第一时间为中国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许多国家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捐款捐物。人口仅100多万的赤道几内亚,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2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加纳政府紧急向湖北武汉捐赠的1万只N95口罩。埃及派卫生部长哈莱作为特使访华并向中国提供10吨医疗物资的支持。
△毛里求斯华人自制微电影《大爱无疆》,毛里求斯各界人士为中国战“疫”加油
在疫情蔓延到非洲后,在非盟、非洲疾控中心和世卫组织的指导下,非洲各国紧密联系,共同制定公共卫生应对战略,并加强与其他国际合作伙伴的协调,更集中、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共同抗疫。2020年6月,非盟启动了抗疫医疗物资网络采购平台,这项创新使非洲国家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更快地采购急需的医疗物资,解决物资短缺和供应安全问题。
国际社会也以各种形式持续援助非洲的抗疫工作。中国自然没有忘记非洲早前的温暖支持,在自身面临抗疫压力情况下,率先驰援,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向非盟和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紧缺抗疫物资,为非方在华采购抗疫物资提供便利。
3月以来,中国防疫专家同非洲40多个国家召开技术交流会,就疫情防控策略、临床诊疗、检测方法、抗疫科研进展、方舱医院使用、边境检疫和疫情风险评估等主题,与非方数百名卫生领域官员、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中国向非洲15国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分享抗疫经验培训医护人员;46支中国援非医疗队积极参与当地抗疫。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中国还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率先惠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2020年3月,中国援助抗疫物资运抵埃塞俄比亚
△2020年9月,中国驻圣普医疗队帮助当地医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驻加纳医疗队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成长
合作带来希望,中非友好互信在团结抗疫中更加牢固。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表示,中非既是朋友,更是战友,彼此命运紧密相连,特别感谢中方为非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紧急援助。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雪中送炭,为非洲国家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重要物资和设备,帮助非洲挽救生命。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再次看到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团结合作富有成效。
与某些国家的一些政客借疫情煽动对立、捞取政治利益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与非洲倡导多边主义,号召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团结抗疫树立了标杆。
与病毒共存 后疫情时代危中有机
尽管2020年非洲的抗疫表现明显好于外界预期,并未出现大面积人道主义危机、公共医疗资源挤兑和枯竭的情况,但面对恢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多数国家无法持续严格的防疫措施。在时下的第二波疫情中,南非出现了更具传染性的变种新冠病毒,尼日利亚则发现疑似新变种,因此有效且可负担的新冠疫苗将是非洲国家未来走出疫情的最佳机会之一。
就新冠疫苗接种的接受度而言,非洲目前的平均接受度达到79%,但多数国家面临冷链、供应链基础设施不足,高收入国家在疫苗订购中抢占先机的挑战。非洲疾控中心主任肯格松称,非洲最早或需等到2021年第二季度才能开始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
非洲54个国家和中国均加入了“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已承诺在国产新冠疫苗投入使用之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
目前,非洲各国已逐步适应带“疫”复工重振经济,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部分国家经济有所反弹。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称,2021年非洲经济增速有望恢复至2.1%,敦促非洲国家加大政策改革力度,促进经济复苏。
在今年6月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中国宣布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备受期待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也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有分析认为,加速非洲自贸区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都可为非洲经济恢复带来促进作用。
监制丨赵震
策划丨马培敏 白洁
记者丨顾雪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