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俗话说“秋风起,食腊味”,似乎每当秋冬时节来临,就能闻到腊肉的香味了。腊肉深受民众欢迎,今人吃腊肉,古人亦然。中国人制作腊味的历史非常悠久。不过最早时,腊肉并非因时令而得名,而是因制作方式得名。
在古代,“腊”本读作“xi”,是一种肉类加工方法,即将鲜肉以盐或酱腌渍后再行风干,是为“腊肉”。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提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这里的“腊”便是风干的意思。而“臘(la)”表达的意思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寒冬腊月,农历腊月里准备的肉叫作“臘肉”。因此,在古代,“腊肉”与“臘肉”难免有些不一样。
关于腊肉的起源,如今已无法考证,传说4600年前的涿鹿之战后,蚩尤败回南方,逃至湖南一带,其军队便携带着用盐腌制熏干的腊肉在大山里游走。从此,腊肉的做法便在西南一带流传下来。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过在缺乏保鲜技术的古代,制作风干、熏干的腊肉能延长肉类存储时间,而且便于携带,所以“腊”也成为了人们处理肉类食品时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加工方式。
先秦经典《易经》里提到:“晞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说的便是将肉放在阳光下晒去水分后放入火中烘烤,就叫作腊肉。《易经》成书于西周初期,可见保守估计,腊肉也至少有近三千年之历史。春秋时期的孔子便很喜欢吃腊肉。《论语·述而》中提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为腊肉,一束十条,因此,孔子的意思是:“主动给我十条腊肉作见面礼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不过对于“束脩”之意历来也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束脩或许只是代指礼物,并不一定就非得是十条腊肉。
然而,朱熹认为束脩便是十条腊肉,并说道:“束脩其至薄者。”意思是“十条腊肉”属于薄礼了,但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春秋时期,拿出“十条腊肉”应该也并非易事。不过通过朱熹之语,我们最少可以推测,在朱熹所处的宋代,腊肉早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宋臣郑刚中便曾作诗道:“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是说连吃腊肉尚且十分吝啬,在饮食方面更显得十分节约。吃腊肉可以用“吝啬”来形容,可见在宋代,腊肉或许真算不上什么名贵的食物。
此外,还可以确定的是,在宋代已经出现了我们今天概念里的“腊肉”。宋末元初的陈元靓在《岁时广记·煮腊肉》中便写到:“去岁腊月糟豚肉挂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煮,其味甚珍。”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写过一首《吴春卿郎中饷腊猪肉,戏作古句》,当中描写腊肉的形态:“霜刀削下黄水精,月斧斫出红松明。君家猪红腊前作,是时雪没吴山脚。”这里头提到的腊肉,和我们今日所说的腊肉似乎已无太大区别了。
明清时期,腊肉更为普及,小说《儒林外史》第一回中写元代才子王冕时提到:“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在第二十八回当中又写乡里人诸葛天申不认识香肠,吃着香肠却说:“这就是腊肉!”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腊肉确实是一种常见而亲民的食品。
如今,“腊肉”与“臘肉”在人们心中似乎已无什么区别。说来也是,古人制作腊肉,为的是存储。而现在的人们,吃腊肉更多的是为了品尝腊肉的美味与风味,同时,也是为了品味那一抹浓浓的年味。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市民服务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举报/反馈

民族时报

1.9万获赞 4277粉丝
《民族时报》 民族家园 时代记忆
民族时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