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师从于“配乐泰斗”赵季平,从歌剧、音乐剧、舞剧、影视剧、话剧,到交响乐、艺术歌曲创作,广泛涉猎,可谓全能作曲家;
他游走于北京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等多重身份之间,用中国“口音”讲述中国故事;
他曾斩获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奥运会优秀歌曲奖、文化部新人新作奖、中国文联“中华情”创作一等奖,依然朝着更高的山峰迈进;
他就是著名作曲家廖勇先生,一位有着艺术追求,有文化滋养,有时代担当的湘籍音乐大师。
秉承师恩的多元涉猎与探索
这些年,廖勇带着探索精神广泛涉猎歌剧、音乐剧、舞剧、影视音乐、交响乐与艺术歌曲。也如他所言,创作的点、面、量、质都是代表一位成熟作曲家的特殊标志。在国家大力扶持艺术生产的战略部署下,廖勇在北京歌剧舞剧院涉猎了各种不同的音乐形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学习。廖勇分享到,这对于作曲家而言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像他的师傅赵季平老师也是从影视配乐慢慢开始进行多维多元的艺术创作。
谈及恩师赵季平,廖勇感慨良多,他说:“学艺先学做人,跟着赵老师学习让我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跟才华、勤奋分不开,人性中的光芒有时候也会让很多的机会如约而至。”廖勇坦言,自己如今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艺术创作,甚至面对自己的学生,他都会不自觉的在践行赵老师教给自己的东西。此外,赵季平老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对这种文化非常敏锐的捕捉能力,也一直是廖勇所受益良多的。
出生于湖南的廖勇已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但他依然保持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虽然身边的朋友也常常以此开玩笑,但在音乐创作上,廖勇认为这恰恰是自己不能所丢弃的,只不过这个“口音”指的是音乐中的民族特色与根基。廖勇说:“音乐其实就是说话,我们用音乐语言去表达交流的时候如果能有“口音”,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音乐创作优秀与否,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它的特色——你的音乐有没有“口音”,有没有中国“口音”,有没有地方“口音”,有没有戏曲“口音”,这是关键。”
很多音乐是用脚“写”出来的
廖勇分享到,中国大部分年轻的作曲家多受古典音乐、德奥体系的影响。因此,他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另外一条路径。这个路径就是将民族元素、民族基因和西洋呈现方式的一种结合。廖勇说:“我们的很多音乐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是用脚写出来的,因为我们需要到大量的地方采风,跑到瓦砾里去扒开并寻找那些璀璨的珍珠。”如他最新的作品交响组曲《大秦颂》,历经一年多的史料翻阅,影视剧作品观摩,去寻找作品该有的语境。最终,这个作品就实现了“用西洋乐器的嘴巴来说出中国音乐的语言”这样的构想。
此外,在文化部庆祝建党100周年委托一批作曲家创作的系列教学作品中。廖勇创作的《花鼓抒怀》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同样是基于自己来自花鼓之乡,用花鼓戏的元素实现了跟交响乐的结合。在这个作品里,观众可以明显听到浓厚的“湖南口音”。廖勇感慨到,“作曲家写什么样的音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蘸什么样的墨汁。”
此前,廖勇与田沁鑫导演合作的第一个音乐剧作品《天桥》。在创作之初,廖勇就意识到音乐剧作为舶来的一个剧种,在国外有着很扎实的观众基础,但是国内的音乐剧却一直是“水不开”的状态。廖勇认为问题就出在创作上,他后来在担任湖南卫视《声入人心》顾问的时候,也坦言国内的音乐剧急需解决创作问题。所以,在《天桥》的创作中,廖勇挖掘了大量老北京的本土文化元素,甚至拿着几十把三弦去呈现摇滚,将北京琴书交响化。这部剧可以说实现了“音乐剧民族化”的设想,廖勇强调,“这就是我们音乐中的母语文化,这就是我们的辨识性和“口音”。
舞台与讲台要实现无缝衔接
在北京歌剧舞剧院兢兢业业奋斗十余年,廖勇又先后收获了几个身份,一个是当选了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另一个则是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对于廖勇而言,其主业是一位作曲家,但教师的身份则让他将表演、创作、音乐理论有了一个向下传的载体。尤其是教师的身份,对廖勇来说也有一份情愫在里面。跟那些年轻的学生一起相处,廖勇也为自己的创作注入了激情与活力。同时,廖勇也坚信如何将舞台与讲台实现无缝对接,也是未来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谈及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廖勇感慨良多。他介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始于1958年成立的湖南文艺学院,历经近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为湖南本省、中南地区、华南地区输送了大量优质音乐人才,通过教学育人,文化软实力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学院综合实力在全国综合大学音乐学院中名列前茅。
音乐学院目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约一千五百人,教职工一百二十余人,其中教授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2人,潇湘学者讲座教授5人,湖南省海外青年“百人计划”3人。设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及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四个本科专业,下设民族声乐、声歌、音乐剧、钢琴、管弦系、民乐系、理论作曲、舞蹈八个系和音乐创作中心、艺术实践中心、音乐研究所、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四个中心。2011年音乐与舞蹈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通过首批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授权点评估,同年还与俄罗斯国立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音乐学院合作办学,是湖南师范大学获批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学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教育部的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音乐学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享誉世界的中国民族乐派卓越代表人、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我院名誉院长,引进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引进中国民族声乐的领军人物王宏伟、世界歌剧舞台上轻型抒情男高音代表歌手之一石倚洁、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柴亮、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陈军、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大兵等为学院教授。引进李谷一、廖向红、廖昌永、方琼、丁毅、王丽达、肖学俊、王佑贵、张巍、于平、杨和平等一批优秀的音乐家、教育家担任讲座、客座教授。诸多优秀人才的涌入为学院音乐学科跻身全国一流学科创设了最优质的人才条件。同时,学院特别重视音乐人才的培养,建立了潇湘爱乐交响乐团、潇湘国乐团、潇湘天籁合唱团,潇湘舞蹈团等师生艺术团,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立了艺术实践基地。涌现出了储声虹、王安国、杜光、余笃刚、朱咏北等一大批优秀教授。培养了李谷一、廖勇、大兵、王佑贵、杜鸣、陈思思、易秒英、刘一桢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音乐学院以创一流为目标,运用多学科整合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两个工程,全面带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的台阶;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发挥现有优势和特色,促进学院可持续快速发展,打造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学研究以及在综合大学具有特色的音乐表演人才和艺术实践的样板工程,实现学术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稳固保持湖南省内第一、全国领先地位;学科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师音乐院系起到示范作用,形成湖南省乃至全国高规格、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发挥音乐教育理论创新、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艺术实践高水平提升的智库作用,实现国内一流学科的总目标。
谈及与其它独立音乐院校的差异性,廖勇认为他们更多的是侧重于“教育”之中的“育”字。同样,他认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市场,不能脱离现实。由于廖勇是从北京歌剧舞剧院出来的,他有着极强的“用户”思维。因此他们在招生以及人才培养上,都会依托实践和用人单位的大数据库,来反推他们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标准。廖勇常说,一个老师的技法,比一个演员的技法还要重要。因为一个老师的技法错误会影响一批又一批的人,因此他认为“课比天大”,这也让他愈发感受到了肩上背负的担当和责任。
要把中国味道传递给全世界
对于时下美育的全面普及,廖勇认为这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音乐对人的想象力、交流能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对音乐的美育而言,廖勇认为现在的音乐过于功利性了,我们要在书本之外,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作力。这将是美育教育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此外,随着我们国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是迟早的问题。但我们还在文化输出的路上所取得的成绩,远远没有和我们作为一个个泱泱大国的经济科技实力相匹配。
廖勇认为,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创作的创新性不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品本身的特性不强。廖勇说:“我认为创作一定要有中国音乐的‘特产’性,我们要强调文化自信,而不是对西洋的一味借鉴与模仿。我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有足够的案例来证明了,只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我们敢于书写中国作品,敢于用中国的色彩讲中国的故事。”
廖勇分享到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强大,是因为开放。但无论是艺术,还是音乐,也都需要开放。廖勇说:“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我们的双脚不能离地,要永远踩在中国富饶的土地上。中国的艺术家要把中国味道传播给全世界,就是要拿出我们最自信的瑰宝去敲开世界舞台的大门。”
这些年,廖勇斩获了不少奖项,但他说自己永远是在爬山。能不能爬上更高的山峰,能不能登顶,需要一直坚忍不拔地走下去。虽然在音乐道路上,有过放弃的时候,有过消沉的时候。但打破彷徨与迷茫的永远是心里那团一直燃烧着的火焰。这团火焰既有对音乐的挚爱,也有对家乡的眷恋。廖勇说,家乡就像离开时随身带着的一本字典,每当遇到不认识字的时候,他可以随时翻阅,而它就在那里。(金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