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昨天(12月27日)在北京揭晓,本次工业大奖共授予16家企业以及“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等14个项目,并有12家企业和21个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与往届相比,此次获奖企业和项目在创新引领、产业链协同和高质量供给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突出成绩。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熊梦:对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解决重点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有突出贡献。这些企业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业态,突出了高质量供给水平。
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
工业强基 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此次工业大奖的获奖项目和企业不仅体现了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在很多领域更是解决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
01:15
画面上这种实心透明的玻璃棒叫光纤预制棒,是生产光纤、制造光缆的核心材料。以往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而一直以来,我国超过80%的光纤预制棒都是依靠进口。此次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中天科技不仅依靠自主研发攻克了这一核心材料的生产制造,并在这一领域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薛驰:一方面,降低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为5G、数据中心等信息通信新基建解决了超低损耗、5G前传一系列特种光纤的“卡脖子”问题,让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而此次获得工业大奖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等方面国产化率达到了100%,不仅掌握了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还带动、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获奖企业和项目在能源、工业互联网、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产业链关键节点的创新突破。
“灰色制造”变身“绿色智能”助力碳达峰
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被再次强调。此次获奖的企业和项目在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等各方面有诸多新的突破。
01:15
这是我国设计的一种能日产万吨的大型水泥生产线,以往由于设计和制造能力有限只能日产千吨左右。装备大型化,能耗才能大大降低。不仅如此,此次获得工业大奖的中材国际,如今研发的各项水泥生产制造技术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像这种把水泥从石头变成粉末的工艺,能耗可以降低20%以上。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燕:(水泥生产)粉尘排放和“十二五”末相比降低8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以上,主要排放指标全面超过欧美先进技术标准。我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有了这些技术,对实现2030年碳峰值、实现碳中和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除此之外,这次获奖的还有用全钢结构来替代混泥土建设冷却塔的电力节能技术。一座百万级火电厂每年可节电7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两万多吨;还有可以回收拆解、循环再利用的铅炭电池技术,资源循环效率达到99%以上。
(编辑 陈汉坤)
举报/反馈

央视新闻

1.5亿获赞 3263.2万粉丝
重大新闻、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总台首发账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