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颜伟光
从江南到江北,一条条水系贯通起来的运河,我曾经一走再走,但始终无法把那些参与挖掘运河的人们,一个个从淤积的泥土中读出水面,我无法看清他们力透纸背的劳作,究竟是快乐或者悲伤。他们是普通的百姓,但也是伟大的人民,因为他们的齐力一举,给我们留下了令世界惊艳的水利。
我行走在大运河边,它宛如一条玉带,款款流淌。它没有长江湍急的水流,也没有钱塘江汹涌的波涛,它平缓地蜿蜒于华夏大地,承载着王者雄心、帝王霸业,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百姓生活,默默地奉献着一切。
它是一幅壮丽的画卷,一部中华民族勤劳不屈的奋斗史诗。历史的沉浮、朝代的兴衰、社会的发展,都镌刻在它几千年流淌的岁月之中。
2018年9月28日,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在调研大运河文化时强调,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运河、感恩运河、爱护运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切实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努力打造世界文化遗存保护带、运河生态文明示范带、魅力文化旅游融合带、沿河开发开放经济带。
几千年川流不息的大运河是嘉兴的母亲河,孕育了嘉兴的文明,使得嘉兴成为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哺育了嘉兴百姓。嘉兴运河怀抱城市,八水汇聚,是嘉兴境内活着的、流动的重要文化遗产。它留下的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存,犹如一道长长的亮丽风景线,让千年文脉在嘉兴奔涌不息。
从春秋到隋唐到宋元再到明清,从夫差,到杨广,到忽必烈,再到朱厚熜、康熙和乾隆,从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从隋唐运河到京杭运河,一条条沟渠就是一道道历史的印迹。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全长1794公里,扬波逐流两千余载。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的挖掘,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春秋战国起,历代封建王朝基于政治、军事、经济的考虑,就开始不断开挖大运河,至隋炀帝时,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整和开凿,一条水运走廊方才成型。
嘉兴运河的形成同样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大运河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嘉兴运河文化,留下了诸多历史人文景观。在大运河申遗的132个遗产点中,嘉兴段凭借110公里运河河道和长虹桥、长安闸2个遗产点入选其中。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项目中,嘉兴110公里运河河道全部入选,占申遗河道总长的十分之一以上。苏州塘、嘉兴环城河、杭州塘、崇长塘、上塘河、桐乡崇福至杭州坝子桥6段河道,生动展现着大运河自春秋至现代的完整演绎历程。
京杭大运河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全程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及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嘉兴运河段是江南运河的一部分。江南运河的开凿,最早记载于秦代。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开挖“陵水道”,由嘉兴到杭州再通钱塘江。
而嘉兴运河的开凿比江南运河还要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开的“百尺渎”。 当年吴越争霸,为了运送军粮,开凿了百尺渎。百尺渎始于苏州,穿越吴江,到达嘉兴,然后直达钱塘江。
百尺渎,又名百尺浦,据《越绝书·吴地传》载:“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位于海宁境内盐官西南四十里许,经长安直达钱塘江边,据推算,应该就在上塘河附近。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95年,越王勾践的军队曾循百尺渎北上攻吴,“吴师败于槜李(今嘉兴南五里)。”说明这之前就存在了,开凿的时间应早于公元前486年开凿的邗沟。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开挖“陵水道”,同时这段运河在镇江接通了古吴水。
《据越绝书·吴地传》称:“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秦始皇发会稽适戎卒治通陵高以南陵道,县相属。”
“陵水道”是开河筑堤形成的水陆并行的通道,据推测,该水道就是现途经嘉兴落帆亭附近由拳壁塞的长水塘,至今乃是海宁进入杭申线的主航道,正是该“陵水道”的开凿,使嘉兴由春秋时“槜李”改名为“由拳县”。
隋代在秦汉以来所凿运河的基础上,加以拓宽、疏浚和顺直。至此,江南运河基本成型,北起镇江,经无锡、苏州,从王江泾进入嘉兴市区后,改秦时从长水塘直接走上塘河入钱塘江,而是过石门、崇福,折向南经长安,再循上塘河经过杭州西南的大通桥汇入钱塘江。
唐代,已经构筑起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主要是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好经营。比如从吴江平望、嘉兴王江泾到 杉青堰间,是太湖流域的“锅底”,每逢汛期大水行洪,陆路不通水面宽阔,水急浪高,船只往来通常遭复溺,于是在运河西面修筑了数十里的吴江塘路,有效解除了航运风险。
又如,从嘉兴杉青堰至杭州段由于地势有西南向东北倾斜,江南河的开通,平时成为浙北干河,汛期又称悬河,因此唐代在对运河不断疏浚、整治的同 时,沿河设置长安堰等堰闸,节水济运。
北宋时也经常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到了明代,运河嘉兴段已经成为沟通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和外海的重要水运枢纽。
明代由于嘉兴地处运河之畔,在每年梅雨及夏秋台风季节,当时屡遭运河泛滥之苦,使素称“浙北粮仓”的嘉兴有时竟致颗粒无收。特别是王江泾段的运河古塘,由于年久失修,“尽行崩坏。”吴国仕任嘉兴知府后,将修复运河古塘,造福嘉兴人民作为自己的应尽职责。并全部用石材修复运河古塘,使运河古塘更为牢固。
起初,吴国仕修筑嘉兴运河古塘的地段,仅限于地势特别低洼而易遭涝灾的嘉兴运河北段。后来,他看到嘉兴运河西段及桐乡、崇德一带的水患也很严重,于是就决定想尽一切办法,在确保北段运河古塘修复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将节约下的一半工程款,一并将嘉兴运河西段及桐乡、崇德一带运河古塘修复。
元统一全国后,着手建设以大都(今北京)为终点的南北大运河,不久后,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元末,起义军张士诚的军船往来苏杭,由于旧河狭窄碍于航行,于是发动20万军民,疏通武林头至江涨桥段运河。
此后,江南运河改由海宁长安经上塘河进杭州,为由崇福,经塘栖至杭州,这条运河也就是后所称的东线,也是今天列入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的线路。 
时光变换的速度太快,嘉兴运河最初的模样早已了无踪迹。近年来,随着运河综保工程的展开,嘉兴运河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那些属于远古的沟渠已经遥远得看不清面目,然而,运河之水依然涛涛不息,依然滋养着嘉兴这座江南水乡名城。
举报/反馈

嘉兴正春和文化

2.6万获赞 4812粉丝
讲述大嘉兴百年城市变迁及人文故事。
优质本地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