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有一个“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通过下面两个例子给大家进一步介绍一下生活中的“阿伦森效应”。
一、 家属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家属区的孩子们每当晚上都会攀上车厢蹦跳,声音非常吵闹,大人们越管,孩子们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住在家属楼的老王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孩子们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胜者果然得奖。第二天日,老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孩子们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老王又对孩子们说:“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孩子们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在“正面难攻”的情况下,老王采用“奖励递减法”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二、 小王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某局工作,刚到局里上班的时候,他决心积极表现一番,好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个好印象。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工作中不论自己能不能胜任的一律抢着干。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的青年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小王此时的表现与其一贯的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表演”的成分,因而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没多久,小王办公室也不打扫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变得没有开始那样好了,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工作之初,小王在脱离自己一贯行为特点的情况下,错误的给领导和同事造成了“价值递减”的感觉,所以适得其反。
生活中很多的现象都能够在心理学中找到解释,学习心理学知识也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过程,希望通过正反两个例子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阿伦森效应”。
举报/反馈

蓬莱酒馆

1.5万获赞 2799粉丝
努力做一个从悲哀中落落大方走出来的人…
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