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 北京报道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日前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
公开信息显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辅导读本中,李纪恒撰写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文。
官方的表态,让近年来热议不断的人口和生育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学界普遍认为,要实现正常的人口更替、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一旦生育率低于1.5,则意味着跌破警戒线。
我国在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率分别为1.495和1.47,已经跌破1.5的警戒线,更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但是相比世界上国家,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还不是最低的。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韩国总和生育率仅为0.92,世界最低;而日本2019年总和生育率为1.36,接近“低生育陷阱”。
韩国和日本不仅是双双跌破警戒线,更为严重的是,这一趋势在两个国家已经存在20-30年之久,无论如何提振,人口生育都难以回到正常水平。
这两个国家的发展能够证明,人口生育率一旦跌破警戒线,再回来就比较难。业内普遍认为,基于当下我国的人口形势,很有必要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以应对将要到来的人口危机。
专家:韩国生育率全世界最低,北京生育率比韩国还低
除了总和生育率,人口出生率也是一个常用的人口生育统计指标。人口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不同,指的是新生人口与总体人口的比例。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创下了近40年来的新低。
分省份看(据各地统计部门发布数据),2019年人口出生率最高的10个省份分别是:西藏(14.6‰)、宁夏(13.72‰)、青海(13.66‰)、贵州(13.65‰)、广西(13.31‰)、福建(12.9‰)、海南(12.87‰)、云南(12.63‰)、江西(12.59‰)、广东(12.54‰)。
2019年人口出生率最低的10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5.73‰)、吉林(6.05‰)、辽宁(6.45‰)、天津(6.73‰)、上海(7‰)、北京(8.12‰)、新疆(8.14‰)、内蒙古(8.23‰)、山西(9.12‰)、江苏(9.12‰)。
如果以全国平均出生率10.48‰为界,在全国31各省份中,共有12个省市低于全国10.48‰的平均线,除了上述提及的10个人口出生率最低的省份,另外2个分别是湖南(10.39%)和重庆(10.48%)。
不难看出,人口出生率较高的省份,多数都是西部和西南省份,或者少数民族占比较高的省份,只有广东和福建属于例外;人口出生率较低的省份,除了东北三省全部在列以外,京津冀有北京和天津两地入围,长三角有上海和江苏入围。
让人不解的是,像北京、上海和江苏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本地人口,还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流入补充,为何人口出生率还会这么低?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出生率反而会逐渐降低,经济越发达,人口出生率越低。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出生率比较低,更应该鼓励生育。”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韩国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北京的生育率可能比韩国还低,总和生育率可能已经低于1。“如果没有外来人口进来,几百年以后北京可能人口就没了。”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和生育率倒数前五名分别是北京0.70670、上海0.73665、辽宁0.74090、黑龙江0.75140、吉林0.76000。北京全国倒数第一。
由于刚刚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还未公布全国各地的总和生育率,但是从近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呈“高开低走”的态势看,北京的人口形势并不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除2014年的“单独二孩”和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当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有所上升,其余年份则呈下降趋势。从出生率看,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12‰,死亡率为5.49‰,自然增长率为2.63‰,仍处于超低生育水平。
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企是引发年轻人“恐育心理”的重要原因?
是年轻人不愿意生娃了吗?答案似乎并非这么简单。
“随着中国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过去‘养儿防老’观念已经比较淡薄。但这不是重要原因,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似乎跟年轻人的‘恐育心理’有关,而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企是引发年轻人‘恐育心理’的重要原因。”杨立雄说。
这已经引起了更高层面的重视。刚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以及“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政策建议,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的当下,确实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以提升我国的生育率。”杨立雄说。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周刊

339万获赞 49万粉丝
人民日报社主办 权威政经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