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我从未收到比这个更直接的冲击……当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时,2艘军舰全部沉没的恐怖消息紧紧纠缠着我……在这整片辽阔的海域上,日本(海军)有着绝大的军力,而我们却到处都是虚弱和赤裸裸的。”(丘吉尔)
在美国切断了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之后,日本悍然发动了“偷袭珍珠港”行动,罗斯福在《国耻演讲》之后宣布正式对日本宣战,美国的踏入战场给了整个战争局势微妙的变化,整个战局随之逆转。
▲日本偷袭珍珠港旧照 可是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在短暂的战略窗口期,日本准备直取东南亚,夺取自己最需要的战争物资。在日本的兵锋直指东南亚的时候,最先受到冲击的显然就是当时东南亚地区的实际控制者,也就是英国人。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英国人非常头疼,整个局面变得异常复杂了起来。
01.
随着美国人的下场,和日本人对东南亚地区打起了主意,东南亚地区的英国军队的灾难马上就要来了,整个局势都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了,因为从表面上来看,中国和美国都是自己的盟友,都可以帮助到自己,但是英国人纵横世界舞台百年,最明白的就是这些盟友都只是表面上的盟友,谁都心知肚明,谁帮助自己和日本人作战都不会白白出力,都是有所要求的,一旦自己被日本人赶出了东南亚地区,就意味着自己的日不落帝国又失去了一块控制范围,一旦自己离开了东南亚,再想要回来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了。这个道理自然是非常简单,也不难分析出来,所以在英国人的眼睛里,不只是像饿狼一样饥渴的日本人是自己的敌人,就连自己的盟友,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都是自己潜在的敌人,英国人的外交哲学中对于盟友有着这样的定义,那就是“不向自己开火的敌人”。
▲二战时期英国军队 这个时期的英国人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日不落帝国体系走到了穷途末路,整个时代已经是暮年了,英国没有能力来保护自己在亚洲地区的利益,英国的强项在于自己强大的海军力量,凭借着皇家海军,英国人塑造了自己的日不落帝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势力范围最为庞大的帝国,但是时代总是风云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都不在海洋上进行,而都是在陆地上进行,这两次世界大战也让世界的主旋律从海权变成了鹿泉,这个过程让英国失去了自己霸主的地位,以至于在亚洲经过并不算激烈的日英海战之后,英国在亚洲地区连制海权也失去了,这就引发了连锁反应,没有了制海权的底气,英国在亚洲战场上的连战连败也就并不稀奇了。
▲二战时期英国战舰 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英国在整个战争当中显得毫无战斗力呢?显得连战斗意志都不足呢?
02.
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整个英国的殖民体系最终在战争之中反噬了英国的战争。第一点就是本身英国人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对于当地一直以来都采取了一种极端高压的政策,对于英国人来说,自己的殖民地并不是自己的国家,他们不会对殖民地产生一种共情,而是把无数的殖民地都当成了供养英帝国的仓库,无限制的榨取价值,而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来说,如果自己被安排在了亚洲的殖民地工作,可以说就是相当于我国古代王朝时代的发配边疆的感觉,这就造成了这些在殖民地工作的人员以及士兵对于脚下的土地毫无忠诚度可言,也就更别提什么战斗意志,和战斗欲望了。
▲殖民期间的印度劳工 第三点,也就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失去东南亚并不是大英帝国的底线,大英帝国在亚洲地区最不能失去的是印度,只要英帝国依旧掌握着印度的殖民地,那么英国就可以扼守住自己在海上的重要交通线,英帝国的贸易体系就可以强行续命,随着美国的崛起,英帝国的生命线最终是被美国人掐断的。
03.
在这场在东南亚地区的大战当中,缅甸为什么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呢?
▲缅甸农村 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地缘原因,缅甸是一个在地缘上极为重要的重要,缅甸起到了一个大门的作用,在地缘上缅甸是守护着东亚和西亚的门户地带,因为任何军队从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到我国腹地的概率都非常低,都没有什么可行性,所以说这样一来缅甸的地缘重要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对于日本军队来说,如果可以直接拿下缅甸地区,就直接切断了东西方之间的支援和联系,日本就避免了多线作战,就可以全力和我国还有美国军队进行大战。
▲缅甸地图 第二个原因就是日本军队如果可以直接斩断滇缅公路这一条运输战争物资的大动脉,就可以让自己在我国的军队减少一些负担。日军正是看中了蒋对待战争的态度,就希望可以切断滇缅公路,认为只要断了蒋的战争资源供应,蒋就没有动力来发起进攻,战争压力和消耗战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
▲修建滇缅公路旧照 对于当时的日军来说,在我国战场上已经形成了相持的情况,无休止的消耗战让日本军队越来越难以承受,必须要减轻在我国战场上的压力,才有可能把整个战争继续下去,才有能力和美国进行一场倾国大战。
这样在缅甸这一个弹丸之地上,就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局势,我国、日本、英国还有美国,开始了在缅甸战场上的博弈和大战。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国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