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12月11日,2020年全国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暨通信领域创新发展论坛召开。来自全国的高校、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专家,就毫米波异质集成电路、信息超材料、未来智能网络、6G全频段全场景普适信道建模探索等话题进行探讨。
当前全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疫情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那么,未来智能网络长啥样?在浙江大学张朝阳教授看来, 感知、通信、计算协同融合,是大势所趋。“未来网络的核心目标是要提供智能的服务,提供智能、高效、敏捷、安全、可靠的端到端一体化的集成服务,比如说互联网需要提供一体化的感知、通信服务;城市大脑提供的是一体化的感知、通信与计算的服务。未来网络感知、通信、计算能力是逐步集成在一起的,不管是终端还是路由,会慢慢把很多能力集成在一起,形成超级融合的节点。”
张朝阳认为, 网络不仅是数据管道,它是数据生产、运输、加工和利用的一体化机器。我们过去一直把数据当做网络的原料,但数据更是网络当中流动的血液,数据本身携带很多的知识,当流经每个节点的时候,它将会使得这个节点的感知、通信和计算能力增强和升级,从而促使网络部断的更新和持续演进。“网络要提供智能服务,未来网络的是智能协同融合的,网络智能是机器智能的高级发展阶段。
打造真正的网络智能,我们需要所有节点、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高度协同融合,必须实现高效分布式的数据融集、群智式的协同学习、云边端一体化的算法部署,才能实现未来的智慧应用。”
随着6G、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迭代,下一代通信技术将赋能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万物互联,实现可感知、可辨识、可计算、可控制、可管理,满足虚拟现实、高清视频、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各行各业的应用需求。
东南大学王承祥教授表示,如果说4G之前的通讯研究,聚焦移动互联网的问题,5G将移动互联网的场景扩展到万物互联、物联网,6G将在5G基础上不断深化移动互联网、扩展万物网联的范围,并且最终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现万物智联。
“应用需求驱动技术需求,从传输速率的角度,6G可能在5G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数十倍,达到Tbps的超高传输速率。”王承祥描绘的6G愿景是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强安全。他说,为了实现全球深度覆盖,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将会和卫星通信网络、无人机网络、海洋通信网络,甚至是水下通信网络、光通信网络深度融合。全频谱是要继续深耕6G赫兹以下的频段,甚至是水中通信,太赫兹、光线等等都会用到,为了实现超大连接、超高的传输速率,更高的频段还是需要的。全应用指的是通信不仅仅要解决垂直应用,还要和感知、存储、控制、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深度融合,应用于各个垂直行业。强安全就是网络工作的同时,就是安全的网络,不必再后续打补丁。
随后, 王承祥从6G的关键技术、6G普适性的模型及6G信道研究方面的挑战,对6G进行解读 。
举报/反馈

环球网

2.3亿获赞 1370.2万粉丝
世界很精彩,带你活出国际范儿!
环球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