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杨焕明,1952年出生于乐清,著名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华大基因理事长暨华大基因学院院长。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印度、德国、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我研究生物三四十年了,但生命对我而言仍然是奥秘。”10月18日,杨焕明在2020世界青年科学峰会上发言说:没有科学,人类就没有力量,没有明天。
如杨焕明常说的,他从家乡儿时砍柴割草、捕鱼捉虾开始,到解读和编写“生命密码”,一直对科学充满好奇,对自然心怀敬畏。
多年来,杨焕明和他的团队及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已使全球同行瞩目。而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成绩,他自己常说,离不开乐清人精神的支撑,正是有“四千万”精神的引领,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华大基因和中国的科学家。
ONE
喜爱自然成探索科学动力
杨焕明是城南街道南岸社区人,他记忆中的南岸社区近山、傍水、临海。当年,种田的吃不饱,捕鱼的怕出海。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穷人“爬山当棉袄”、渔家“脚踏船板半条命”,可见生活的艰难和不容易。
杨焕明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少年时与别的孩子一样,周日都会被母亲逼着下海涂捉鱼蟹,腰带上是一圈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米饼或麦饼。下海涂时,他看到去捞小鱼蟹的地方在遥远的水平线上双脚已发软,但还是要硬着头皮踩下去,都是齐膝深的、踩不到底的泥巴。回头时看岸边犹如天边,紧随身后的是咆哮着的汹涌潮水……
课余,杨焕明还经常被母亲派去割草、砍柴。他的左手上横跨三指的刀疤就是当年留下的。那时,他就有想法,希望秧苗能一夜长成稻谷,水稻能像茭白那么高,谷子能像蚕豆那么大……
杨焕明最先被物理学和化学折服。龙骨水车至今总浮现在他脑海里:父辈头顶烈日,脚下一刻不停地踩着轮盘,拯救干枯的秧苗。龙骨水车被替代,柴油机让乡村的宁静一去不返。
物理能用机器代替人更快更好地工作,但是化学却能做人不能做的事情。杨焕明说,当时家乡虫灾严重,农民们用农药喷洒来灭虫,他目睹 “科学的威力”,也与父兄们一同庆贺“科学神药”的来临。但是很快,不幸也来临了,害虫没有灭绝,河田里的鱼虾却消失了,更不幸的是,当鱼虾再次出现时,孩子们却被告知这些鱼虾不能吃了。
物理和化学的“威力”让杨焕明震惊,但真正让他从心底里爱上的是自然和生命。对生物的最初感受,是邻居用沾满泥巴的手递来的一节藕。这块从泥巴中挖出的、横切面布满大大小小巧妙排列孔洞的植物,令他感到神奇,“这是我第一次为神奇的大自然所造就的生物之美感叹!”杨焕明说,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好奇,让他产生探索生命的动力,走上科学之路。
喜欢到大自然中探索的杨焕明,小学时曾厌学长达一年。一次,他居然欺骗母亲,学校有活动不用上学,接着就跑出去找人玩,还用弹弓打死了别人家的鸡,做了坏事也不承认。杨焕明说:“是金岩滔老师把我拉了回来。”金老师是外校转过来的,听同学们说,杨焕明读书很好、有想法,就是调皮了些,就鼓励他好好读书。
此后,杨焕明好像一下子懂事了。小学五年级时,他已经几乎把所有的演义小说都看遍了,《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 凭借大量阅读,杨焕明的作文成绩越来越好,教室墙上张贴优秀作文,几乎都是他的“专利”。他这个班里个子最小的男生因为能把看过的闲书中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成了学校里的“孩子王”。在他的弟弟杨焕春教授记忆里,小时候哥哥是个学习很认真的人,在学习上对他很严格,是他学习的榜样。
TWO
看书是最大享受
之后,杨焕明顺利考上了乐清中学。他说,乐清中学学风很好,刚进校时,他有点自卑,因为同学个个好学,成绩好。有一次作文,他得了64分,为此他偷偷哭过鼻子。自尊心很强的他暗下决心,默默努力,很快追了上来,成绩全班第一,又当上了班长。青涩的记忆里,还有这样的片段:在学校的运动会长跑中,身材瘦小的他坚持到底,获得 “风格奖”。只有这样弥补体育分的不及格,他才能年年评上三好生。
这是一段心无旁鹜的校园生活,对于杨焕明来说就是一个梦。他的目标是考上北大清华,然而,中学生活只维持一年半,就只得再次回乡,每天早起挑水干农活。
在很多乡亲眼中,这个有股子吃苦劲又有点学问的少年以后肯定能做生产队长,连他的母亲也相信了。心里到底想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杨焕明把看书当成是最大的享受。他记得,当时书都被烧了,只剩下3本英语书,他偷偷地藏了起来。每天晚上,他悄悄地拿出来,一行行地看了又看,背了又背。直到现在,他还能流利地背出英语书里几乎所有的课文及后面的补充阅读和所有的英文诗歌。在别人看来,那段色调暗淡时光的夜晚只剩下疲惫,但于他而言,在夜晚的煤油灯下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后来,杨焕明去当民办教师。他还养过蘑菇、当过罐头厂临时工,在南岸搞过920等农业微生物。有一点间隙,他都会四处找书。有时看到别人有好书,他要求换书看,每看完一本书两人就立刻交换。他还自学完初中高中的英语、数学、物理全部课程,也把县城能找到的书几乎全都读遍了。
在杨焕明看来,那时没有所谓的好书坏书,只要能找到的都是可读之书。在他的少年朋友和青年工友记忆深处,他永远是这样的形象:挎着一个黄书包,里面总是放着要读的书。
他自嘲当年是个“自虐狂”,为磨炼意志常年游泳或洗冷水澡。而除了拼命学习,杨焕明还有一套学习方法、学习计划,一丝不苟地执行。当年与他同住一室的工友至今感慨:“他这个人说好每天背30个英语单词,就一定做到!”直至今日,杨焕明仍每天读几十篇文献资料,他把每天看书、看文献当作是“戏读”。
THREE
中国基因组研究走向世界
1975年,杨焕明走进杭州大学的校门,就读生物系,他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序幕正式拉开。后来他分配到温州医学院任教,又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读硕士并留校任教。1984年,他考取国家公派留学生赴哥本哈根大学,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后来他在法、美继续博士后研究。
1994年归国后,他顺应学科发展趋势,从事基因组学这一“大科学”,致力于争取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他的团队和来自全国的合作者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单体型图计划”等国际合作的基因组计划,以及水稻(籼稻)基因组、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世界前沿。
杨焕明说,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人类基因组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和遗产。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共有、共为、共享”的计划,所有具备能力的国家共同合作进行研究,而其研究成果也由全世界人民平等自由地分享。”
有一个日子让他终生难忘:2000年6月26日,北京时间18时整,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同时宣布,号称“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序列草图绘制完毕,其中的1%由中国完成。
杨焕明说,1%得来并不容易。1998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几乎已被5个发达国家“瓜分”完毕,也因为太难了,德国和法国只能承担约2-3%的任务。此时,中国决定迎难而上。
时间紧迫,杨焕明与同事们铆足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奇迹。每天测序量达到200万对碱基,保质保量并提前完成了任务,没有让全国人民失望。杨焕明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人类所负的责任,也体现了我国参与国际科研重大项目的积极态度。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杨焕明教授在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科技部863计划“先进集体”称号——1%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2002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科技领军人物,还被日本“经济新闻社”授予科技新闻奖。2002年获“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基因组测序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集体)以及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团队(集体)、北京市总工会授予他“五一劳动奖”(集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他“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
FORE
带领年轻一代爱上科学
很多人好奇杨焕明的成功,也想知道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他说,影响他人生的因素:第一个是国家的、历史的;第二个是碰到了很多良师;第三是乐清人精神。“我做的事是国家正在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环境,也得益于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影响。”他深深感激小学中学时期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几年前,他曾特意回乐清找寻小学一年级的两位启蒙老师。杨焕明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乐清给他最大的财富,就是乐清人精神。
在同行陈晔光院士眼里,杨焕明热心、幽默、心系家乡,对年轻人充满殷殷关切。季维智院士多次问杨焕明,乐清人精神是什么?杨焕明笑着答:“吃苦、抱团、创新。”
基因组学正处于科学发现的“黄金时代”,很多未知的科学现象和未解的科学问题正等待着在这一领域奋斗的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解释。杨焕明系兴乐中学名誉校长,他几乎每年到该校为师生们作精彩的演讲,其中几次还带了世界前沿科学家来校,与学生们分享世界科学巨匠的学术研究。“爱上科学是最大的幸运,希望更多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选择生命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并让研究成果造福人类和大自然。”杨焕明期待唤醒年轻学子内心深处对科学的兴趣。
讲课中,杨焕明总会将高深的理论简化为一个个小故事,语言生动风趣,带领师生遨游于探索生命的神秘世界中。每次课后,学生围着他签名,他很有耐心地为学生们在本子上写下:“学习进步”。兴乐中学校长林东勇说,杨焕明身上勤奋学习的精神,是学生们最好的榜样,他的到来无形中激励着众多乐清学子。
当下,在全球创业的乐清人,大多正处在青、壮年。杨焕明希望新一代乐清人更有知识、胆识,创造一个更美丽、更和谐、更有生机的乐清。
杨焕明(左二)和弟弟杨焕春(右二)
来源:乐清日报(中国乐清网)全媒体记者 叶长一 董露露
举报/反馈

温州缘某人

5.8万获赞 9363粉丝
挖掘家乡成长印记,关注家乡发展动态
乐清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