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团结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成果的关键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社会表征,是在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享性、差异性、可变性和可塑性。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起源、话语转变,可以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为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社会认同: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身份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认同问题”。严格来说,所有的认同都是社会认同的不同形式。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感知到的自身在其所属团体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作为团体成员所拥有的情感和价值体验。社会认同其实主要讨论社会心理归属问题,而对大部分人而言,民族是自我定义的关键和核心要素,并成为重要的社会认同之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表现为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认同的共享性对于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十分重要的,共享的社会认同为相互信任和相互影响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而言,既有历史连续性和继承性,又是现实依托的上位共同体认同意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培养一种更广泛的归属感,对于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具有根基作用。同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社会认同促进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互动形成,提供生活意义和稳定性,有助于促进人民心理健康和幸福体验。
社会表征: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厘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被理解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表征。以社会表征理论为着眼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剖析,可以更好地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重要和深远意义。
社会表征理论以社会认知过程及其相关机制为重点,阐述了集体认知是如何通过交流产生转化的。一方面,所有的人际交往都以集体认知即社会表征为前提;另一方面,个体和群体通过社会交往和交流产生社会表征。社会表征的产生主要包含两种基本社会认知机制:锚定和物化。以社会表征角度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也离不开锚定和物化这两种关键机制。锚定是一种文化同化。在交流的过程中,新的社会表征被融入原有的社会表征当中,同时后者又被新的社会表征所改造。物化是通过将未知转化为可以感知到的具体事物,是一种抽象概念的具体化。物化是锚定的延续,是比锚定更加活跃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世代集体意识,是一个认知过程和社会化过程。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名、五星红旗作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确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进一步物化的过程中得要了巩固和提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表征是对中华民族表征的凝练与升华。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其一,社会共享性与群体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意识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又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其二,社会根源性与行为说明性。社会表征作为一种常识性的知识体系,主要源于互动和交流,也源于经验基础以及传统和教育中传递的知识、信心和思维模式等。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近现代探索形成和激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当代奋斗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源于社会性行为,又对社会性行为产生了影响。其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美国文化心理学者梅可夫指出,社会表征可以被看作通过交流发展起来的“运动中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得清晰、深刻而更有内涵。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又有着长期动态性的特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表征,其形成是一种文化融合、同化的过程。从社会表征视角出发,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如何转变和推进的。
话语分析: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建构要义
话语分析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研究范式,是以话语分析代替数字逻辑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工具,来审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各个命题并试图重新建构社会心理学体系的一种新的尝试。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建构。青觉等人提出,从关系实在论的意义上讲,共同体就是由共同性关怀构成的一种人群关系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意涵,并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明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民族文化共同体,还是民族利益共同体,更是民族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转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对“中华民族”的概念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并丰富了其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中华各民族简单的机械构成,而是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各民族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一方面,“共同体”的话语体系显然要比“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拥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另一方面,以宏观的“共同体”来理解中华民族,更能体现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命运一体的特点,是对“民族”概念的补充与超越。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话语是交往交流的前提条件,是主体间沟通交流的言语行为。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社会的急剧变化为民族工作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丰富了民族工作创新理论的宝库,同时也呼唤建立一套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特色话语体系,以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地位。正如有学者所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少要实现话语体系的“三个并重”,即显性话语与隐性话语并重、说理话语与叙事话语并重、灌输与话语并重。也就是说,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要兼顾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既要有理论深度,也要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
举报/反馈

新民晚报

4133万获赞 195.6万粉丝
阅读上海的第一选择,你在上海的生活助手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