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刚开始却因为力量薄弱,常常被清军追着打。直到永安城太平军突围成功后,沿途百姓的纷纷加入才让太平军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不过此后随着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却遇到了另一个新的难题:攻城。
首次尝试“穴地攻城法”,却连城门都没摸着!
太平军由保存实力转入反攻阶段后,他们的作战区域就从一座座山岭,变成了一座座坚城堡垒。当时太平军虽然制定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方针:“攻重城,舍要害,直指南京!”,但是要打到南京谈何容易,他们要先攻下数百座大大小小的清军城池,这是摆在太平军面前的首要问题。
其实在攻打桂林时太平军就已经遇到这个难题,因为杨秀清是烧炭工出身,他自己本身也具备熟练爆破技术,于是他想到了挖地道埋炸药炸城墙的法子。于是太平军就开始尝试使用“穴地攻城法”,但最后却因为桂林“城根多坚石”,“掘之屡旬不能入”!地道挖不了就无法攻破桂林城,最后打了一个多月,太平军连城门都摸不着。
挖地道,埋炸药!成功占领全州后,土营正式建立
不过大家认为“穴地攻城法”其实是对的,只是用的地方不对。桂林城下因为石头太多挖不了地道,别的城可以啊!于是,太平军后来在攻打全州城时,再次用“穴地攻城法”尝试,他们在城外一民房处暗挖地道一直通至城下,将大量火药置于城墙下,引爆炸药后“崩塌城垣二丈余”, 太平军就靠着这个大缺口涌入全州城中,成功占领了全州。
“穴地攻城法”的首次巨大胜利,无疑更增添了太平军上下向湖南进军的士气。1852年6月12日太平军进入湖南并一举攻下道州后,得到了当地的掘煤工2000多名加入。在随后攻占桂阳和重镇郴州时,又有1000多挖煤工加入,太平军挖掘力量越来越壮大了。
这3000挖掘技术工对太平军来说十分宝贵,以后挖地道攻城,这些人可都是专业人士!于是太平军高层迅速将这些挖煤的工人全部集中组成一个特种营,这个特种营名字称为:土营,他们也算是现代意义上的工兵营吧。
因为土营的工兵们都是挖煤工人出身,采煤坑道作业和城下挖地道区别不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轻车熟路”,因此在争分夺秒的攻城战中,太平军开始占有先机。1852年9月以后,太平军在攻打清军城池时,土营是屡建战功。
而对于太平军使用土营攻城这一战术,清军当然是十分胆寒的,他们睡觉都怕突然“轰”地一声,睡梦中的自己和城墙一起飞上天!清廷钦差大臣向荣曾在奏折中说:“挖煤之人,善于穿穴,故暗用地雷而不觉。”而在《平定粤寇纪略》中也有记载:“土营用挖煤人,专以穴地攻城为事,恐官军知而为备,击金鼓以乱其声。”
土营在战争中不断摸索战术,成功拿下南京城!
而太平军土营在战争中也不断摸索出一套成熟战术:首先他们有专门测量城墙土壤情况,尽量去避开坚硬的土质,他们会现场秘密勘察,以选择土质疏松地点来挖掘。
其次就是在配合土营挖掘工作时,太平军主力会敲锣打鼓以分散清军注意力,让土营士兵可以隐蔽且安全地挖通地道。土营开挖时,他们会先在离城数里之外挖掘一个大洞,在地道里用硬木支撑洞顶防止坍塌,就这样一直偷偷挖到城墙下。
地道挖好后就是爆破,他们会在空棺内填满炸药,并运送到城墙下的地道里。随后为了防止火药受潮,他们还会在地道一路铺满稻草,再将火药或者引线置于其上,等到夜间降临点火引爆后,只要炸出一个口子,太平军主力就从缺口攻入城中。
而被清军视为固若金汤的南京城,也是这样被攻破的!当时太平军陆营在城南发起猛烈的“佯攻”,以掩护专业施工队“土营”在仪凤门进行秘密挖掘。一边是猛烈的进攻,一边则是土营正悄悄从静海寺往城内方向没日没夜挖着地道。
在1853年3月19日清晨,当守城的清军早已疲惫不堪时,城外的土营挖了十几天,终于挖到了仪凤门城墙下,随着几声巨响,仪凤门坚固的城墙被炸开一个大缺口,林凤祥迅速带着陆营从缺口蜂拥而入,南京就这样被太平军攻占了,随后改名天京并设为太平天国的国都。
在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土营的编制也得到了扩充,一共有两军,每军12500人。作为太平军的“工兵”,随后的南京修补城墙,兴建房屋等一系列工程,也是由土营来负责。当然了,当时土营除了挖地道的,还吸收了很多包括泥瓦匠等其他技术工种人员。
为对抗土营,清军绞尽脑汁!湘军学到了“挖土”精髓
太平军土营给清军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震慑!土营在攻城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清军将领们是无不哀叹:“贼到处俱用湖南煤夫揠掘地道,恃为长技,无坚不破。”因此他们为了对抗太平军土营的挖掘战术,清军也是绞尽脑汁苦想对策。
首先就是清野,清军把城外一切遮挡视线的障碍物,还有城外五里内的房屋全部拆除,不过这个工作量很大。然后就是为了防止敌人挖掘地道透入城内,不仅学着古人在城墙内多埋大瓮,甚至还高薪聘请盲人伏地监听动静。
但是盲人监听只可以听到离城五百步的声响,而且这种方法还得盲人不能有丝毫分心!即使是高薪聘请,无论效率还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因此除了这些方法外,清军还会用“灌水破坏法”,“壕沟阻挡法”等等一系列可行的方法。
不过太平军土营挖坑战术,最后却还是被曾国藩的湘军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因为太平军土营让曾国藩有了灵感,他提出了“结硬寨,打呆仗”的作战理念,而湘军挖的工事技术含量也是越来越高!在雨花台决战中,曾国荃的“铁桶”坑道工事就挖得无懈可击,李秀成的20万太平军硬是攻了44天,就是拿不下包围圈中的几万湘军!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

弹痕驿站

246万获赞 8.7万粉丝
……来自地狱,路过人间,定居天堂……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