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十年之后,你可能会记得班级里考试第一名的人是谁,但是却想不起来考试第二名的是谁。”
很多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如此,什么事都要孩子力争第一,觉得只有第一名才是最好的,好像孩子得到了第一名就可以成为人生赢家,走向人生巅峰。
如果你有观察过就会发现,一般的父母都会一味要求孩子要考第一,但是那些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不会强制要求孩子考第一。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就曾对即将要中考的孩子说过:“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考了第一名,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如果考第一真的有这么好,相信不会有家长不让孩子考第一的。
当然,说考第一没有那么好也是有事实、有相关研究证明的。
第十名效应
1989年,杭州市一小学老师受邀参加了自己学生的毕业聚会,到了之后这位老师发现,那些已经在社会闯出名堂,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反而都是在学校时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的学生。而当时在学校十分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却成就平平。
这一现象引发了这位老师的好奇,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对151位学生进行追踪调查。
结果发现,小学成绩排在班级前5的学生,进入中学后有43%出现后移;而小学成绩排在班级7到15名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名次前移的比例竟然占了81.2%。
这一现象的发现,后来就被人们称为“第十名效应”。
第十名效应的解释
第十名效应就是指在班上成绩排名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就会比第一名、第二名更好一些。
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考试第一名,都是为了自己孩子的以后考虑啊!
出现第十名效应的原因
“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教授曾讲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那时自己的成绩不是很好,5分制的成绩,总有几个是4分,但是父亲并没有要求过他必须要考到满分。
直到初一的时候,老师把钱永刚教授喊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对自己要求不高,但像你这样的家庭,应该消灭4分,拿满5分。”
于是钱永刚教授就默默的努力,后来终于拿全了5分,很高兴地等着父亲表扬时,父亲只是说了句:“以前也很不错的。”
钱永刚教授说起此事十分遗憾,当时为了考全这5分,少读了多少课外书啊!
孩子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学习到了一定的程度,要再往上提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面。
放弃了自己的课外生活,没有兴趣爱好,没有时间和别的小朋友玩,没有时间放松娱乐等等。
这都会造成孩子只知道学习,在其他方面都很欠缺,而进入社会,要看的不仅仅是学习,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而这些孩子只顾着学习而忽略了这些能力。
相对来说,处在第十名左右的孩子就会轻松许多,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可以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培养一些背的兴趣爱好。
压力小,生活得自然就会轻松许多,思维更活跃,在面对以后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时,会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容易有所作为。
而且成绩在第十名左右的孩子,成绩不错,而且还会有更多的空闲的时间,可以用来和同学们相处、交朋友,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上,更善于交际的人,才会更容易混得开、混的好,有所成就。
所以,父母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孩子必须考第一名,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更广的面上,让孩子开阔眼界,接触更多的东西,多了解接触这个世界。
为了避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走“错路”“歪路”,可以多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学习更好的育儿知识,以下这套书就很不错,里面全方面的介绍了父母应该怎要教育孩子,要注重哪些方面,哪些可以做,哪些是误区。
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是孩子的长辈,更应该成为孩子的玩伴,真正地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需求,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更好的一面,也能找到自己更有趣的一面。
其中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好性格让孩子受用终生》,都是父母不可不知的教子枕边书,深度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父母详细解读孩子的成长期,改变教养方式,“熊孩子”也能变乖宝宝,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文:七七
举报/反馈

历史的纷纭

3.3万获赞 12.1万粉丝
给大家带来最新的娱乐资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