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香山慈幼院举行了建院100周年校庆。一百年来,它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人才。本篇主人公、我国纺织界先驱张仲实先生(1897-1991)就是香山慈幼院第一批毕业生。
香山慈幼院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教育机构。它的诞生源于1917年9月华北地区的水灾。当时京畿一带发生大水灾,超过600万人受灾。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当时隐居天津。发生水灾后,熊希龄奉命督办水灾善后事宜。因为水患造成许多儿童无家可归,他在北京设立两所慈幼局,委托英敛之(天主教徒)去收养这些灾民的儿女,共收留了千余名儿童。
香山慈幼院大门
第二年,水灾平息以后,收养的儿童大部分被父母领回,可是还有数百名儿童没有人认领。所以水灾督办处不得不设一个永久的机关,来收养这些儿童,并为他们提供教育。在时任大总统徐世昌的交涉下,清皇室内务府把已经废弃的前清行宫香山静宜园让出,香山慈幼院便创建于此。1920年10月3日,香山慈幼院正式开学。
张仲实1897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在家乡读书。在1917年的华北洪水中,他们全家逃到天津北洋码头,成了灾民。幸运的是,张仲实也得到救助,来到香山慈幼院继续上学。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张仲实已经二十多岁,他还能上慈幼院吗?实际上,香山慈幼院并非只是幼儿园,它还有小学、中学,并设有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着非常完备的系统。另外,香山慈幼院的师资质量和教育设备在当时堪称一流。经过几年的学习,张仲实不仅文章写得好,毛笔字写得漂亮,英语也很好,可见慈幼院教育水平之高。
张仲实生前曾亲口告诉笔者,他的确是因华北大水而进入香山慈幼院读书的。不过在他的简历中,写的是毕业于辅仁高中。这或许是因为,当时香山慈幼院是熊希龄和英敛之共同创办,而英敛之在此之前,在香山还办有辅仁社,两者或有重合之处。
在慈幼院上学时,张仲实已二十多岁。有一天,英敛之对张仲实说:“上海的刘伯森要在香山建别墅,需要一位工程监理,你愿意做吗?”张仲实答应了。当时,别墅名叫玉华山庄,建在乾隆玉华岫遗址上。张仲实下了课就往工地跑,尽心尽力,给刘伯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仲实
玉华山庄完工后,英敛之又找到张仲实说:“刘伯森想让你去他的工厂上班,你愿意吗?”张仲实高兴地答应了。英敛之送别张仲实的时候,送给他一句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英敛之还亲笔给他写了条幅:“心迹双清”。英敛之有两个意思,一是希望张仲实不要忘了双清,不要忘了香山,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你的心和你走过的路,两个都要清清白白。”
1921年,张仲实告别香山,来到上海宝成纱厂(后来更名为国棉十七厂),从最底层的实习生做起,他勤勤恳恳,工作非常出色,不久他就被调到天津宝成纱厂(后来更名为天津棉纺三厂),给吴敬仪经理做工务主任兼总务主任。
在此期间,张仲实协助吴敬仪率先推动“八小时工作制”的改革,最终这项改革失败了,但是工人们没有忘记他们,工人们还给张仲实送了一块匾,上面写着“惠我劳工”。
1936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宝成纱厂被迫卖给了日本人,工人都被遣散。当时,日本资方邀请张仲实留下,替他们管理工厂,但张仲实拒绝了。张仲实不得已,离开天津,来到郑州豫丰纱厂,任总务科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各地工厂惨遭破坏。1938年,日本派出飞机轰炸了郑州,郑州豫丰纱厂赶紧拆卸设备,并将设备运到重庆。在重庆建了新的裕丰纱厂(后来更名为重庆棉纺一厂),张仲实仍任总务科长。
而此时的重庆也并不安宁。日军飞机又轰炸了重庆裕丰纱厂和码头,死伤100多人。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王瑞基、刘持钧和张仲实决定到山里建新厂。他们来到了偏僻的陕西岐山县蔡家坡。建厂需要买地,而当时农民不愿意卖,张仲实走坏了十双鞋,挨家挨户反复走访说服,才买下400亩地。
当时上海已经沦陷,蔡家坡纺织厂进口的纺纱机不敢在上海卸货,就先卸到越南,然后再走公路,经过仰光,最后运到蔡家坡。因为山高水险,一些机器在路上就被颠坏了,到蔡家坡后,仅是修机器,就花费了极大精力。
办纺织厂需要添置纺纱机,而有纺纱机的地方几乎被日本占领了,张仲实他们只能买旧的纺纱机;蔡家坡没有电,他们买不到大型发电机,张仲实只好回到北京,把慈禧太后时期从英国买来放在颐和园的发电机,买了回来,另外又买了几个小的发电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蔡家坡纺织厂终于开工了。
当时,王瑞基任经理,刘持钧、张仲实任副经理。工厂稳定后,王瑞基、刘持钧调往他处,张仲实当了经理。因为岐山县临近秦岭主峰太白山,张仲实就把他们生产的棉纱起名为“太白牌”,这个品牌后来远近闻名。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蔡家坡纺织厂职员纷纷回到大城市,张仲实不为所动,继续扎根山沟。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宝鸡、岐山国民党官员闻风而逃,纺织厂的管理人员也流失了大部分。这时候,山里的土匪也想借机洗劫蔡家坡纺织厂,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张仲实写下“见危受命”四字作为遗笔,置于案头。他还向工人宣布:“我决与全厂工友共生死,以尽职责!”随后,他连夜组织工人安装电网,并身先士卒带领工人巡逻值守,土匪看到厂里准备充分,也没敢来犯。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蔡家坡纺织厂终于完整保护下来,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此后,张仲实继续担任厂长一职,工厂生产发展很快。张仲实后来还当选为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张仲实非常关注职工的生活,当时从上海调来了几位技术骨干,他们不习惯天天吃面食,而蔡家坡在山里又没有米。张仲实想办法弄来大米,让食堂每天蒸馒头的时候,在大笼屉中间放一个小盆儿,给他们蒸点米饭,技术骨干们深受感动。
张仲实还用自己的钱接济了很多穷困的亲戚朋友,但是从来没有安排过一个熟人到工厂上班。因为他时刻记得在香山慈幼院读书时英敛之老师对他的教诲,张仲实也通过实际行动,做到了“心迹双清”。
蔡家坡纺织厂后来更名为陕西棉纺九厂,至今还在生产。
补白
香山慈幼院六大分院
涉及小学至大学教育
1919年2月17日香山慈幼院正式动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于1920年10月3日正式开院。
新的香山慈幼院分为男女两校,男校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的香山别墅,女校则占用了昔日皇帝的寝宫区——虚朗斋建筑群,即今日的香山饭店之所在,原太后寝宫丽瞩楼则被改建为董事会办公场所。
香山慈幼院由董事会和总院两个部门一起负责管理,而且慈幼院的整体教育理念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揉成一个整体,这样的一种全新的具有很大挑战性的教育体系自然需要教育界的专家们予以评估和评议,因此慈幼院还设立有对自己负责的“评议会”。蒋梦麟(教育家,曾任北大校长)、胡适、黎锦熙(曾任北师大文学院院长)、李大钊(李大钊英勇就义后不久,其夫人病逝,他的两个儿子李光华和李欣华曾就读于慈幼院小学部)、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等著名学府)等人都曾经担任过评议会的会员。
总院以下,是慈幼院的六个分院。第一分院即是蒙养园。这里的学生分为两个级别,即“幼稚生”和“模范生”,幼稚生即指4到6岁的幼童,模范生则是从蒙养园毕业升入到第二分院(小学部)的7至12岁孩子。
蒙养园的孩子们日常的学习都是采用欧美国家的单元教学模式,此外这里还有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并设置有微缩版农村和田地让孩子们体验农业生产劳作。
1929年7月,已经开办了七年的香山慈幼院迎来了前来访问的美国记者团。在参观完慈幼院下属的蒙养园之后,记者们大吃一惊,连连惊呼这处幼儿园“较之美国所办幼稚学校有过之无不及”,这些记者们甚至预言如果蒙养园能够继续办下去,可以“作将来世界幼稚教育之模范”。
第二分院是小学部,也即是慈幼院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孩子们每十人会组成一个“家庭”,并成立家庭总部。熊希龄希望能够用这种集体生活的方式避免孩子们形成孤僻的性格。这十个人中男孩女孩都有,并且有一位专门的女管理员,孩子们需要称这位管理员为“娘”,而孩子们之间也互称兄弟姐妹,每天放学后,住在蒙养园中的孩子们还要负责带这里的弟弟妹妹们。熊希龄为这里的家庭总部专门题写了“慈孝堂”匾额,希望这里的师生们能够达到一种“母慈子孝”的境界。
第三分院是中学部。由于慈幼院有规定,所有在校学生原则上都要住校,即使寒暑假也不例外,因此这里的孩子学习进度非常快,而且成绩也非常理想。第一届27名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4人,北京大学1人,燕京大学7人,南开大学7人,其中有的学生甚至被三所报考的学校同时录取。
中学部分为男校和女校,男校则又分为初中部、高中部和六年一贯制的师范部。其中师范部的学生毕业后便直接到乡村去做教员(可见办校理念是绝对服务于广大贫苦民众的)。而女校则只设师范部,学生毕业后均从事教师行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升入到中学部,其中一部分可能会到第四分院即职业部去学习一种专门的技艺,类似现在的“职业教育”,职业部还会设置银行科和土木工程科供学生们选择。另外还有供孩子们实习的农场若干个,基本上保证了农工两个方面兼顾。
而第五分院,即北平工徒学校,属于慈幼院的专工科教育体系,类似于今天的技工学校,高小毕业生们可以直接到这里做学徒工,期满后可以直接成为工徒学校下属工厂的正式工人。这些工厂均以“慈”字命名,如慈云地毯厂、慈成印刷厂、慈华染织厂等。
三、四、五三个分院一起,构成了慈幼院的中等教育体系,其中职业科学制六年,专工科学制则是三年。
第六分院则是大学部。慈幼院本身并不设置大学教育,而是为从这里考出去的学生拟定在大学期间接受教育的一些规则。方案包括慈幼院毕业生在寒暑假必须返校接受慈幼院对他们的考核,考核优异者,则可享受慈幼院下属的香山农工银行为他们提供的助学贷款。(杨 征)
(原标题:张仲实:香山慈幼院走出的纺织业先驱 在战火中筹建纺织厂)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张家生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举报/反馈

北晚在线

4544万获赞 297.6万粉丝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北京晚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