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郭玉红 汪雁翎)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东路,有一片18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这是宣城市青年志愿者爱心车队所在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看到,一间办公室里,3030303工作热线正在通话,这串号码在宣城市家喻户晓,为市民提供24小时电话叫车、失物招领、车辆救援等生活服务。
热线电话是爱心车队开展的众多志愿服务项目中的一个。爱心车队是由宣城市出租车驾驶员丁云海自发组建的青年社会公益组织,2004年成立以来,围绕市民的需要开展系列志愿服务项目。目前,队员由最初的30人扩大到560人,大部分是当地出租车驾驶员。
2004年以来,车队免费接送中、高考学子人数超过十万人。此外,车队常态化开展接送返乡农民工、开展无偿献血、助力抗洪抢险、资助大学生等志愿服务。
来自宣州区的金启明现在南京工作。今年,他给爱心车队捐赠3万元,资助贫困考生。他至今记得,2008年,自己和爱心车队在送考中相识,是车队帮他上了大学。爱心车队队长丁云海回忆,当时,得知金启明家庭贫困,是几百个驾驶员一起凑了3000元,给他当学费。
今年暑期,爱心车队志愿者还开展“流动爱心冰箱”活动,志愿者到大街小巷免费赠送矿泉水、西瓜等防暑降温食品。
近日,记者来到宣城市青年创业园内的儿童服务站,这里为留守、流动儿童等群体免费提供课业辅导、阅读活动等课余活动。目前,宣城市推广设立儿童服务站点,引入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打造完整课程体系,让儿童培养兴趣爱好,也让父母安心工作。
服务站是宣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打造的品牌项目。青基会成立于2018年,长期开展圆梦大学、成长护航、爱心接力等青少年公益活动。
“暑假期间,服务站经常‘爆满’,还有非遗传承人主动找来,要给孩子们上课。高年级学生还会主动辅导低年级学生。”青基会秘书长龚玲介绍,每年基金会都会对学习好、品德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激发孩子的内生动力,并持续关注学生成长。
此外,青基会还打造青少年大讲堂和宣城青年说等线上项目品牌,引导宣城青年更好地融城市发展,未来反哺支持家乡建设。
近年来,团宣城市委为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配备专职副秘书长,建设市青年志愿者之家,大力支持团属社会组织发展。该市自驾车志愿者协会、市义工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也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城市公益名片。
记者了解到,在宣城市及各县区,青年社会组织的力量随处可见。哪里有需要,社会组织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治理。
比如,疫情期间,在宣州区团组织引导下,“宣州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宣州区义工协会”等组织赴乡镇街道参与卡点值守。在防汛救灾的紧急关头,该区500余名志愿者和30余个社会青年组织参与防汛工作。
在宣城市宁国市,团组织则聚力做实非公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近年来,团宁国市委在两新领域(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记者按)已建团组织88家,今年新建18家。
宁国市骨科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28岁以下医护人员有100余人。在团宁国市委和该市卫健委团委指导下,该院于2018年建立团组织,定期为年轻职工开展培训、业务交流,实施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之余,宁国市骨科医院团支部书记方琪带领青年医护人员开展正能量歌曲创作、艺术化宣讲、义诊等活动。“团支部活跃起来,大家主动抢着报名活动,为集体活动贡献力量。”方琪介绍。
宁国市安酷艺术培训学校成立于2010年6月,年培训学员1000余人。校长张锐介绍,学校里有26名培训教师,平均年龄25周岁,28岁以下团员占比90%以上,不乏刚毕业的大学生。
2019年6月,在团宁国市委指导下,学校成立团支部。团支部定期主持召开教研活动、研学、交流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团队凝聚力。在张锐看来,通过强化团建工作,有效凝聚了青年老师的力量。
2015年,宁国市霞西镇的金超和金帅兄弟俩返乡建起家庭农场,养殖皖南土鸡,二人聚焦土鸡和土鸡蛋市场,带动周围百姓一起养鸡,创立了产品统一配送的营销模式。
目前,公司已有3个生态养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和电商发展。兄弟二人意识到,在青年创业过程中,团队文化建设很重要,在一次团宁国市委调研和指导后,公司成立了团支部,让电商、销售、管理岗位的14个年轻人找到归属感。
近年来,团宁国市委牵头组建“两新”团工委,吸纳非公企业和青年较为集中的社会组织作为团工委成员单位,让共青团的工作更有活力和抓手。
“聚焦青少年服务工作,动员社会组织助力、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团宣城市委书记钱会表示,宣城还夯实基层团建基础,重点调度学校、非公企业、开发园区等领域团建工作,发现、培育、复制推广各行业优秀团建项目,真正让共青团改革成果落到实处,为社会治理提供动力源泉。
(图片为王海涵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