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市疾控中心最新消息,11月10日10时许,在全市冷链从业人员和冷冻货品核酸检测“两个全覆盖”排查中发现,天津滨海新区东疆港一名冷链从业人员咽拭子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天津市疾控中心立即复核,结果仍呈阳性。17时,经市级专家组研判,为无症状感染者,现已转运至定点医院。
病例详情
无症状感染者王某某,男,48岁,汉族,居住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港保税区,系某劳务发展有限公司冷链搬运工,属“两个全覆盖”应检尽检人员。2020年11月9日,王某某经单位集中组织,在港口医院采集咽拭子样本核酸检测,10日上午反馈结果呈阳性。经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仍呈阳性。王某某无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17时经市级专家组研判为无症状感染者。
经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王某某密切接触者共14人,均已实施管控,已转运至集中隔离点。目前已对该人员居住小区、工作地点进行封控管理。
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
11月7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接到山东省德州市通报,经天津从境外进口的冷冻食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随后,天津报告1名装卸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11月9日,天津市新增1名无症状患者,为货车司机,曾到该确诊病例所工作的冷库拉货。
官方通报未提及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和此前发现的1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不过,三人均从事冷链食品相关工作。
天津市疾控中心11月10日还通报,今天上午“两个全覆盖”排查中发现的南开区3份初检弱阳性、复检阴性的样品,经市疾控部门进一步检测复核确认全部为阴性。
此前,为安全起见,南开区已迅速对家美密云菜市场、天佑城、“和事发”水产品经营部采取临时封控措施。相关人员被送至定点隔离医院,市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赴现场开展指导处置。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天津市疾控中心称,根据检测结果,上述3处封控场所将有序解封。目前,全市“两个全覆盖”排查仍在紧张有序进行,市疾控部门将通过媒体及时公布信息,请大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目前,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和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天津市防控指挥部做出研判,自2020年11月9日24时起,将滨海新区汉沽街、中心渔港冷链物流区A区和B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11月9日,天津汉沽街连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0日早8点,已检测人数达到5.1万人。
津滨网消息称,天津滨海新区防控指挥部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关于做好居住中风险地区干部职工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提出,居住中风险地区干部职工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岗工作,核酸结果出具前暂缓到岗。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如必须出行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11月9日在疫情专题会议上指出,从近期天津市疫情防控情况看,新增病例均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必须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坚持人、物同防,严防死守,在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坚决斩断病毒输入链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冷链造就低温环境
为病毒提供存活空间
冷链环节为何成为新冠病毒的“潜伏地”?从相关疫情应对中,我们吸取了哪些防控经验?秋冬是传染病高发季,如何做好冷链环节疫情防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此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在疫情高发地污染的物品,可经冷链运输把病毒带到非疫区,引起接触传播,引爆新的疫情
记者:11月8日,天津通报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例,系某冷冻公司装卸工人,此前各地也多次在冷链冻品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冷链环节为何一再成为新冠病毒的“潜伏地”?
吴尊友:与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毒在低温环境比如摄氏零下十几度下,并不会被冻死。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如果把病毒放到摄氏零下180度的环境,比如液氮里,则可能存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冷链造就的低温环境,就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存活空间。
冷链的温度不同,病毒存活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在摄氏零下20度的环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数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发地区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装,经过冷链运输,则可把病毒带到非疫区,从而引起接触传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产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国家的病毒传入我国
记者: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冷链环节如何一步步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哪些发现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吴尊友:冷链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首先是北京新发地疫情。通过分析新发地新冠疫情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水产品经营区域,而且这一区域环境受到新冠病毒污染最严重。这些发现提示,北京新发地疫情可能与海产品有关。同时也发现,在活鱼等常温水产品区域,疫情并不严重。
再回顾年初武汉早期疫情,在华南海鲜市场,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冻海产品区域。这些线索都指向冷链运输进口的海产品,可能就是疫情源头。顺着这条线追查,果真发现了多个国家输入的海产品受到新冠病毒污染。
随后,全国多个城市海关对进口冷冻海产品或肉食品检测,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产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国家的病毒传入我国。这些发现,使得海关等部门加强进口检测,全国各地市场监管和卫生部门也都对当地冷链食品加强了监管。
北京、大连、青岛三起疫情,一起比一起发现得早,规模也越来越小
记者:此前,北京、大连、青岛疫情发源均与冷链环节相关。几次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有何特点?我们从中吸取了哪些有益的防控经验?
吴尊友:北京新发地疫情,使我们首次对冷链运输的冷冻产品产生关注。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并证实:污染的食品经冷链运输,可以跨国引发新冠暴发疫情。这让我们认识到,外防输入,还要关注国外来的货物,特别是严防经冷链运输的食品把新冠病毒带入国内,引发新的疫情。
大连疫情再次证明,冷链运输受新冠病毒污染的食品,可以引发新冠疫情。这些疫情,直接促使我国加强了对冷链经营的冷冻肉食及海产品从业人员的管理。
青岛疫情则是主动对冷链从业人员定期监测,发现了处于感染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因此未形成较大范围扩散。
北京、大连、青岛三起疫情,一起比一起发现得早,规模也越来越小。这是我们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结果。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定期对冷链产业的环境检测、对从业人员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处于早期的感染者,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
既要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要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记者:1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如何评价这一方案的现实意义?
吴尊友:这份文件是我国新冠防控常态化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在发现多起进口冷链食品引发的新冠肺炎局部暴发疫情后,国家不是简单草率地禁止进口冷链食品,而是把控制由进口冷链食品污染可能引发的新冠疫情纳入常态化管理,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又为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政策支持。
记者:秋冬需严防疫情卷土重来,如何做好冷链环节疫情防控?您对此有何建议?这次天津新增病例给我们提了什么醒?
吴尊友:抓好冷链环节疫情防控,要做好三项检测工作,一是对进口的产品及外包装进行抽样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污染的食品;二是对冷链经营产业的工作环境,包括运输车辆、储存的冷库等,定期进行环境采样,检测污染情况;三是对冷链从业人员,要开展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处于早期的感染者,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扑灭疫情。
在管理上,一方面,要培训所有冷链产业管理者和从业者,强化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另一方面,要定期对冷链产业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堵住风险点。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天津市疾控中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
每日经济新闻
举报/反馈

每日经济新闻

3585万获赞 515.4万粉丝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每日经济新闻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