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华策影视出品的《外交风云》一举斩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和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作为中国电视剧的最高荣誉,飞天奖、金鹰奖的获奖作品历来备受瞩目。回顾今年获奖的电视剧,浙江影视企业表现不俗。除了《外交风云》,浙产剧《急诊科医生》《长安十二时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以及浙江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的《可爱的中国》《绝境铸剑》《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也获得了本届飞天奖或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在中国电视剧领奖台上展现了影视浙军的耀眼风采。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今年中国电视剧各大奖项的获奖作品中,弘扬主旋律的作品依然是主流。而浙江影视公司在弘扬主旋律题材方面的创作,以优质故事、精良制作等收获了专家和观众的喜爱,让作品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
这些作品为什么能得到飞天奖、金鹰奖的青睐?以华策影视为代表的浙江影视公司是如何打造精品力作的?影视浙军行稳致远的奥秘又是什么?近日,记者走访了专家、影视公司负责人等,探寻答案。
赢得共情,开启主旋律叙事新篇
回看今年在各大电视剧奖项中提名以及获奖的主旋律作品,大多一改过去严肃、刻板的印象,在题材表达上的丰富和创新令市场惊喜。
正如本届飞天奖组委会给予《外交风云》的颁奖词:“《外交风云》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大国外交的胸怀与智慧。用生动的笔触凸显老一辈革命家的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让历史事件在艺术化的串联中展现民族自信,提振时代精神。”
的确,作为一部全景式呈现新中国外交史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外交风云》成功实现了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的破圈传播,以创新的表达和叙事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尤其是为年轻观众打开了一个外交“新世界”。
在华策影视杭州剧集中心副总裁刘峰看来,《外交风云》吸引年轻人的地方在于,既有宏大叙事的“硬”,又有情怀演绎的“软”。
“根据历史事件进行创作,主体框架是明确的,结果也是既定的,主创团队很难再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不过,宏大的事件落到个体的层面才更加动人,而个人的情感镶嵌在历史背景中也才更有质感。因此,我们在塑造这部剧的历史人物时,不仅要体现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叱咤风云,也要展现他们富有烟火气的日常,将家国情怀和小家情愫充分融合,既保证作品严肃性和历史价值,也能彰显它内在的人性温度。”刘峰举例说,比如,电视剧中最后一批志愿军从朝鲜凯旋,周恩来在政协礼堂为他们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当毛泽东把自己悄悄收藏的毛岸英遗物拿出来,为爱子长眠他乡而泪流满面时,无人不为之动容。
以小切口映照大时代,从小细节表现大人物,这样才能和当下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情感进行有效对接。据悉,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外交风云》还设置了几个虚拟的小人物角色,对他们进行鲜活化描写,这样的视角增设,为庄严的历史叙事增添了轻快元素,也让历史记忆的传承更能打动年轻一代。
这是华策影视在主旋律作品创作中一直坚持的原则——探寻独特的视角、挖掘思想内核、尝试创新表达,不断探索和拓宽主旋律作品的边界和可能性,力求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让主旋律作品真正走进全年龄层观众的心中。
同样获得本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由华策影视领衔出品的另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剧电视剧《绝境铸剑》则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探索主旋律剧的年轻化表达。
该剧的编剧钱林森告诉记者:“主旋律是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其内涵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在他看来,电视剧对于主旋律题材的书写可以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创作者可以进行戏剧化重构的艺术呈现。
在撰写《绝境铸剑》剧本时,钱林森曾“埋”在史料堆里一个多月,却因为史料记载中历史人物“实有的样子”,而失去了创作想象的空间。不过,他从大量的文字记载中,发现了基层指战员们的闪光点。“古田会议的精神落脚点,不正是在这些基层队伍和红军战士们组成的基座上吗?”最终,钱林森选择聚焦一支基层队伍的成长,从侧面展现古田会议的精神。
“打个比方,我就是把史料里的东西全部摘过来,扔进搅拌机里搅拌后,再用它们捏出一个个新的人物形象,虽然与记载中的原貌不一样,但相似度一定能达到99.9%。”钱林森提出,主旋律题材的创作不是原样复刻教科书,也不是盲目迎合市场,而是通过细腻的个体叙事和情感互动,与观众实现共情,进而增强年轻观众的认同感。所谓主旋律作品的年轻化表达,是要让现在的年轻一代通过镜头语言,感受到那些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是可信、可敬、可亲的,从而得以进一步关照当下生活。
制作精良,深耕铸就精品好剧
今年,华策影视在各大电视剧节上斩获颇丰,成为最大赢家。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偶然。
“很早之前,我们就确立了‘人民为本、规划先行、匠心创作、精良制作’的创作导向。”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以《外交风云》举例,由于涉及领域的敏感和特殊,过往的影视作品中对新中国的外交仅有片段式的展现,但并未有集大成者。2010年,他们听到编剧马继红正考虑写外交领域题材剧本的消息时,马上向她抛出了邀约。
“对于创作者来讲,外交题材是一片令人仰止的高地,要写好这一题材,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全方面的筹备。”马继红曾有过犹豫,但最终决定和华策影视一起完成这次冲刺。
外交题材宏大且厚重,为了培养“海纳百川”的胸襟,锻造“大河奔流”的气势,马继红在撰写剧本时,专门买了一个大地球仪,一有空就抱着研究,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国家,去打捞那些尘封的往事。而为了把历史人物写得鲜活生动,马继红还看了100多部历史著作,写了近80万字的读书笔记,细心打磨每一个人的性格。
期间,华策和马继红进行多次交流,让她放手大胆创作。《外交风云》的剧本最终于2017年完成,2018年正式开拍。
在长达8个月的拍摄中,剧组同样秉承了精良制作的理念。为了让北京的中南海、美国的白宫、苏联的克里姆林宫等这些无法进行实景拍摄的建筑,在镜头下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剧组在烟台租了4个5000平方米的大棚,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工程装修队,按照1:1的比例,共搭建了380多处拍摄场景。为了让剧中的服装设计与历史相符,剧组还租了几十间房子,几乎开设了一个服装加工厂,制作了数万套服装。
值得一提的还有演员的敲定,《外交风云》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要求演员不仅要形似,还要具备表演功力。此外,剧中还包括联合国大会表决、万隆会议等许多大场面戏份,群众演员的需求动辄成百上千,每个群演又只能用一次。制片人高军打趣道,拍戏期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全球找人。除了唐国强、孙维民等主演外,剧中有名有姓的演员多达500余人,群众演员有5万多人。
正是这样的匠心打造,才呈现出了一部高品质的大国外交电视剧。赵依芳坦言,决定出品《外交风云》前,就明白一定会有许多难关要过。但投资影视产业本身,必须是社会效益在先,经济效益在后。为观众打造一部部主旋律精品,是作为浙江民营影视企业的使命担当。
如今,在坚持“内容为王”战略的基础上,华策影视更加关注影视作品主流价值观的彰显,注重与时代同频共振。细数近年来涌现的优秀主旋律作品,许多电视剧背后都有华策影视的身影。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时,华策影视推出了《奔腾岁月》《创业时代》,分别以不同的年代为支点,讲述了时代大潮中青年人创业的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华策影视又推出了《外交风云》《绝境铸剑》,以独特的视角切入重大历史时刻,实现了主旋律作品叫好又叫座。当前,为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策影视正在拍摄《绝密使命》,将首次揭秘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故事。
2018年初,华策影视还在业内率先成立了专门研究主旋律作品的大剧研发中心,并设置了专家团队,在题材策划、剧本撰写、后期拍摄等方面,和创作团队进行把关和研讨。
主旋律作品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目前,华策影视全年制作剧集中主旋律题材作品比例已达30%以上,接下来,还会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浙江沃土,助力打造文艺精品
主旋律精品力作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赋能造就。赵依芳说过:“《外交风云》《绝境铸剑》的创作和成功,要感谢党带领人民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给了我们创作的源泉,也要感谢当今时代给了我们创作的机遇和条件。”
今年是华策影视上市10周年,是公司成立的第28年,从“小作坊”到如今大动作不断的影视集团,回望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赵依芳唏嘘不已:“华策的发展,离不开浙江这片沃土,华策的主阵地,也永远在浙江。”
上世纪90年代,整个国家的电视剧创作体制进入阵痛期,随着一批影视制作公司蓬勃兴起,一个争议在影视界中出现:民营企业到底能不能做文化产业?2005年,浙江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这让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家们意识到:机遇来了。
此后,我省出台了系列支持、引导和管理政策,进一步助推影视公司创作精品。当前,省广播电视局已建立并完善了包括简报通报机制、题材立项论证机制、剧本抽查审读机制、拍摄跟踪督导机制、完成剧的预审机制、审前学习机制、播出评议机制等在内的电视剧“八项工作机制”,做好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全流程管理工作,为优质作品的创作生产提供更好条件。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还通过加强“重要窗口”选题规划,充分挖掘“重要窗口”的文化资源,聚焦新时代浙江发展特点,研究策划创作选题,丰富题材项目库,以提高文艺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同时,推进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建设,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加强对导向正确、题材重大、特色鲜明的文艺创作选题和项目的扶持推动。
人才是影视创作的核心生产力之一。采访时,华策团队许多人都提及影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确,只有储备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升级,生产更多影视精品。这一方面,华策也早有布局。通过与中国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影视创新实验室”,培养高端影视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华策的人才培训、各项论坛的落地,都得到了我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赵依芳提到:“华策电影学院落地时,我们坐下来开会,没有一个部门不说好、不大力支持的,很多省份都很羡慕我们。”
从全省层面来看,影视人才培养同样没有放松。我省通过推进“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实施影视艺术人才“新光计划”等,出台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优秀人才扎根浙江。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快之江编剧村建设。”文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由省市区三级共建的组织架构体系,依托浙江大学优质影视科研力量研究制定推动影视发展策略,引进国内一流编剧,孵化重点影视创作选题,进一步助推浙产主旋律影视“高峰之作”产生。
作为全国电视剧的重要创作生产地之一,当前,浙江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原则,正持续推动影视浙军蓬勃发展。(本报记者 沈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