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嘉和一品创始人的刘京京打造了中国“粥界”第一品牌,是中国餐饮界少有的女掌门。她未雨绸缪,在创业起步时就注重信息化和标准化,使用数据化管理。面对愈演愈烈的跨界和智能浪潮,她提出用期货思维构建餐饮业未来。她坚持诚信是最高级的从商之道,坚定要么自我变革,要么被人革命的信念,把嘉和一品打造成细分品类的行业龙头。
刘京京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一样的青年
1972年,刘京京出生在北京东石槽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她的父亲在公安系统工作,雷厉风行,行事果断。由于工作十分敬业,单位的同事都称他是“拼命三郎”。母亲是公务员,性格温和,待人接物如春风化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两种不同的性格特点,似乎日后都在刘京京的身上得到了遗传。
从小,她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上她从来不需要家长操心。从小学起,她的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用的文具基本不用买,发的奖品都用不完。其中,她的数学成绩尤其的好。当时,她最大的乐趣就是把老师布置的发散型思考题做出来。她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挑战,有无穷的乐趣。
得益于优秀的协调沟通、组织策划能力,从幼儿园到高中,她基本每年都是班长,成了名副其实的“班长专业户”。
有一次,她带着二十多个同学一起去密云的京都第一瀑游玩。结果,天气突变,遇到了泥石流。这是她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旦泥石流引起山体滑坡,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所有人都非常害怕,甚至还写了遗书。作为班长,刘京京虽然同样害怕,但是她却在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同学们脱离困境。她一边向附近的解放军求助,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让大家不要因为害怕而乱跑。最终,解放军赶到,所有人成功脱困。
“作为负责人,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想的就是后果。职位越高,责任越大,需要考虑的东西也就更多。”常年做班长的经历,在刘京京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此后她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多时候都像一个“班长”,她不是在为自己考虑,而是在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
高考过后,20岁的刘京京就跟着表姐开了个饰品店,拉货、上架都是体力活,但刘京京却说“创业很酷”。考上大学后,刘京京,拿出自己攒的2000多块钱,在学校旁开了一个饰品店。但学还是要上的,刘京京就请了旁边小卖铺的店员白天顶着,晚上刘京京下了课再去接班。
在这期间,她一边上学,一边在经营自己的生意。同学们都觉得她很神秘,一下课人就没影了,一直到晚上熄灯才返回寝室。虽然很累,但她觉得很充实。
1994年,刘京京大三,这一年她瞄准了礼品店。当时,西单购物中心一楼有一个18米长的柜台,位置极佳,但是每个月租金高达9万元。
经过多次评估,刘京京觉得虽然租金高,但是柜台不仅位置好,而且展示面极佳,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做过可行性分析以后,她便下定决心签约。
但是这个决定却引来了父亲的强烈反对,在父亲眼中,一方面这个柜台租金太贵,风险太大。另一方面,家里也不缺这份钱,她只要踏踏实实的上学,好好享受大学时光就可以了。
可是,下定了决心的刘京京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依然选择了签约。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父亲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
一定要干出成绩来,刘京京心想。当时,主流的礼品店都是柜台的形式,想要什么商品售货员给顾客拿过来。从小就有创新精神的她却创造性地采用了开架式售货的方式,顾客可以不仅看得到,还可以摸得到商品。
货品上,刘京京全部从外贸企业订购,拿到的产品款式新颖设计精美。功夫不负有心人,店面成了西单商圈红极一时的“网红店”。到了大学毕业,刘京京已经是八家礼品店的老板。甚至,她一家店的营业额,能够抵得上西单购物中心礼品层半层的营业额。
到了2003年,从清华东门、成府路再到五道口,刘京京的门店数不胜数,横跨网吧、书店、涮羊肉等几大领域。尤其是茶餐厅,热带雨林式的环境,可口的港式奶茶,全国首个让顾客无线上网的公共场所,一时引来媒体的争相报道。
31岁的刘京京身价已经过百万!
嘉和一品“一碗粥的小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非典让她与“粥”结缘
刘京京并没有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她想要更大的舞台,她有更大的梦想。
大学毕业之后,刘京京进入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工作。最开始,她的工作是期货经纪人。但是她发现经纪人的工作不需要自己做判断,只需给客户介绍业务就可以。这不是她想要的,她想做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一个月后,她申请到公司的基金部工作,甚至不要工资都可以。
基金部的交易员可以独立操盘,分析数据、买入卖出。到了基金部,刘京京从基层工作做起,打水、做报表、给客户寄信、整理业绩报告、给领导开车,没有丝毫抱怨。一年后,刘京京成功完成了从经纪人到交易员的转变。
在期货公司的工作经历,锻炼了她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宏观趋势的把控能力,同时她也学到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
对刘京京来说,进入餐饮行业,多少有一些误打误撞的意味。
在期货公司工作时,公司领导每个月都会组织员工出去聚餐,但是聚餐时经常需要排队等位。刘京京敏锐的发现了商机,于是心中暗暗盘算,不如自己也开一家餐厅好了。
不久后,刘京京就和舅舅合伙开起了一家海鲜烧烤自助餐厅——盛世元美食城。和大部分餐饮人不同,她的第一家餐厅就是大手笔,营业面积600多平米,每年单单房租就达200多万。
装修风格上,每个包间都是不同国家的风格,服务员也穿着不同国家的服饰,门店内有师傅现场烤肉。餐厅一开业就火了,日均营业额达三万多元。后来,餐厅的生意越来越忙,刘京京辞去了期货公司的工作,专心做起了自己的事业。
接着,她陆续经营起了茶餐厅、老北京炸酱面馆、美容美发店、网吧、音响店、书店、装饰公司等多个店面。
一路顺风顺水的刘京京在2003年迎来了她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笼罩北京。
一夜之间,她经营的十几家店面全部歇业,资金只出不进,不久就捉襟见肘了。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她以10%的高利息借钱,用来给员工发工资,给供应商结款。“诚信是我做人的原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给员工发工资,给供应商结款。他们在外打拼,一家老小都在等着他们寄钱回家,每个人都不容易。”刘京京谈到当时的经历时说。
这份诚信积累到现在,为她赢得了极高的口碑,一批供应商十几年来跟她一直走到了现在。
非典按下的暂停键,让她有了大把的思考时间。此前的投资策略太过激进,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手中没有“余粮”,抗风险能力极差;同时涉足多个行业,看上去摊子铺的很大,但是没有聚焦,形成不了稳定的品牌力。
痛定思痛,一个聚焦单个品类、打造连锁品牌的设想,在她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恰巧,在家的那段时间,她在阅读《黄帝内经》,连锁餐厅和养生食补的想法在心中来回激荡。同时,基于非典的影响,她判断健康饮食一定是将来的一个市场风口。既然要做连锁,这个品类一定要容易标准化。
几经考察,刘京京把目光锁定在了粥上。粥,稠粘绵密,相濡以沫。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力推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
粥品类恰恰符合健康餐饮的趋势,同时它又南北通吃、老少皆宜,不用进行市场教育。最重要的是,粥容易实现标准化,这就为后期进行连锁经营注入了先天的品类基因。
于是,聚焦粥品类,搭配售卖面点小吃的嘉和一品应运而生。
提到品牌名,刘京京说,家和万事兴,她想打造一个幸福的企业,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一品官是古代凭借自身努力能够做到的最高官职。嘉和一品的含义,就是打造一个让人感到幸福的一流企业。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嘉和如家,和贵天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遇新冠已是百炼成钢
2003年非典期间,刘京京的创业项目受重挫。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相似的情形会在17年后再现,不同的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这次她有了更科学的应对方式。
创办于2004年的嘉和一品,现在全国已有100多家门店。经过16年的发展,嘉和一品不断壮大,而刘京京也按照自己的设想,让嘉和一品成为了一家有“温度”的公司,为所有员工营造出了家的氛围。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破了这份宁静。
刘京京表示,因为经历过非典,所以这次疫情出现后,她一开始相对比较淡定。在1月23日,嘉和一品就成立了应急保障小组,并提出要确保“两个安全”,一个是员工和顾客的安全,另外一个就是资金的安全,要保证企业生存,“只要提前做好资金准备,扛两三个月应该是没问题的”。
实际上,除了嘉和一品,刘京京还整理了一份疫情应对指南分享给餐饮同行,她希望能帮助一些年轻创业者稳定情绪,不要慌乱,同时也希望能带动行业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疫情期间,嘉和一品生意最惨淡的时候,堂食收入基本为零,线上外卖的收入也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其实也已在刘京京的预料之中,她原先的计划是由公司来承担损失,不要影响员工的利益。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持续的时间会这么长。
“到了后面随着资金链越发吃紧,员工有些恐慌,我也开始有些焦虑,这是嘉和一品16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生存危机”,刘京京说。而让其最为感动的是,有很多员工和高管都自发提出不要工资,要和企业共渡难关。
最后,为了缓解嘉和一品的生存压力,刘京京无奈只能接受员工的倡议,给高管以及未到岗的基层员工发生活费,而到岗的基层员工则保持全薪。
过去16年中,刘京京会定期给嘉和一品做未来规划。她想过很多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但大都是经营层面的,而像非典一样的不可抗力,她从未想过真的会再次降临。
“新冠肺炎疫情又给我上了生动一课”,刘京京说。实际上,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全然不同,眼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和17年前也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同样在面临门店断流的情形时,企业也有了更多应对的选择。
疫情期间,嘉和一品没有关闭门店,一方面,它通过此前组建的门店顾客微信群,告知顾客门店的消毒、测温等防疫举措,让顾客知道嘉和一品还在营业同时也做好了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嘉和一品将重心转移到外卖,疫情期间,其快速迭代了原先的微信外卖小程序,为顾客提供了自取或者送货上门的选项。
刘京京表示,在特殊时期,嘉和一品特意增加了原先没有卖过的半成品食材,同时也增加了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的顾客互动,通过这些举措,嘉和一品的现金流得到了提升,为其渡过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疫情暴发以后,数字化成为一个热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数字化建设。但对嘉和一品来说,数字化其实伴随了它的整个发展历史。
“我之前做过期货交易员,比较注重数据,所以从嘉和一品第一家门店开始,就开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刘京京说,后来在信息化方面也一直很勇于创新,积极去应用各种新工具,“虽然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摸索前行、交了很多学费,但这条路我一定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因此,嘉和一品在疫情之前就已经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以及微信社群等工具实现了数百万用户的覆盖,这也让其在疫情期间与顾客没有“失联”。
而且让刘京京感受颇深的是,通过这次疫情,她发现团队对数字化工作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过去,她的一些想法团队可能不是很理解,但现在已经不用她来敦促,团队就开始积极主动的去落实数字化工作。
刘京京强调,这里的数字化并不是简单的业务流程数字化,也包括员工思维的数字化。比如现在在上新品之前,业务部门都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社群收集顾客建议,或者从公众号邀请顾客到线下门店品鉴,然后利用收集来的数据再对产品进行决策。
“总之,嘉和一品的业务决策流程已经发生变化,这次疫情对我们组织力优化和流程再造起到了很大作用”,刘京京说。
“餐饮其实是一个特别琐碎细致的工作,我始终觉得餐饮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平台,过去十多年的创业经验能够得到施展。做餐饮尤其是连锁餐饮,每一家店都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挑战。我的价值观能够在这上面呈现,我的顾客、员工能够感受到,这也是一种很深很实在的幸福。” 刘京京感慨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瞻雷财经、餐饮面孔
编辑:张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