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反映抗美援朝战争,讴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国产战争故事片的一个重要题材,涌现出《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打击侵略者》等一大批优秀影片,充分展现了志愿军与侵略者浴血奋战,全国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材。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解放军报微信陆续推出“抗美援朝经典影片”系列文章,和你一起回顾当年那些振奋人心的优秀作品。
经典抗美援朝故事片《奇袭》,1960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导演许又新,主演张勇手、邢吉田、黄焕光、曲云、袁霞等。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连长方勇,率领一支侦察队,接受了上级交代的深入敌后炸毁康平桥,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侦察队一路排除各种困难,最后在朝鲜女游击队战士朴金玉的帮助下,炸毁了康平桥,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配合大部队消灭了敌人。
《奇袭》剧照:张勇手扮演方勇(右),邢吉田扮演一班长。
《奇袭》是根据一段真实历史改编的——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支侦察队奇袭武陵桥。不同的是,奇袭武陵桥的侦察队不是像影片中那样只有一个排的兵力,而是一个支队:由志愿军第38军军部侦察连、一一三师侦察连、两个工兵排组成,还有13名朝鲜同志,医务人员和英语翻译,共有323人,携带一部电台,600公斤炸药,每人携带4颗手榴弹和充足的弹药。《奇袭》中男主角方勇的原型就是志愿军第38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11月24日晚10时,侦察支队出发,他们一共走了两个夜晚一个白天,与敌人进行了三次战斗。于11月26日凌晨,到达预定地点武陵里。短暂的战斗后,侦察支队占领了大桥并安放炸药进行爆破,7点50分大桥塌落。此时,南来的增援卡车与南逃的敌人在大桥两侧出现,侦察支队投入阻击,之后受命继续向南穿插。侦察支队为志愿军第38军主力全歼伪七师立下了汗马功劳。
《奇袭》剧照:袁霞扮演朝鲜女游击队员
后来,张魁印将侦察兵奇袭武陵桥的一段传奇经历写成《朝鲜战争穿插》一文。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朝鲜战争穿插》拍摄了军教片《奇袭武陵桥》。1958年底,《奇袭武陵桥》在全军上映后,立即引起轰动,指战员们都非常喜爱这一故事片似的军教片,不少人甚至一连看了好几遍,大家在观影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许多军事专业知识。后来,在地方上放映后同样得到大量好评。
《奇袭武陵桥》影片说明书
而后来的故事片《奇袭》,就是此片的大众版。因为《奇袭武陵桥》是军教片,里面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一些军事术语,并穿插运用了一些战术分析镜头,不适合对外公演,经有关部门批准,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奇袭武陵桥》改拍成故事片。
改拍后的《奇袭武陵桥》将片名换成了《奇袭》,于1960年在全国公映。该片基本上还是《奇袭武陵桥》的原型,片头画面没有改动,只是把“0948部队供稿”去掉了,没有编剧,中间也只删去了一些有关指挥方面的细节,武陵桥改成了康平桥,同时增添了其他一些细节。另外,演员也换成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专业演员:张勇手(方勇)、邢吉田(一班长)、黄焕光(唐虎)、曲云(阿妈妮)、袁霞(朴金玉)……
电影公映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一直在各地热映不衰,被誉为战争电影片中的经典。
《奇袭》剧照:曲云扮演的阿妈妮“以假乱真”,影片在朝鲜放映后,竟有朝鲜观众认为她是真的朝鲜阿妈妮。
影片《奇袭》的拍摄地并不在朝鲜,而是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影片中的“康平桥”取景地位于浙江奉化溪口镇的“藏山大桥”,该桥建造于1934年,电影拍摄时桥龄为26年。这座桥是上承式钢桁架木面结构,全长156米,有两个主孔,跨度为52米。早年间,浙东乡下常见的都是石桥、木桥,很少出现这样洋气十足的钢铁大桥,因此溪口人俗称藏山大桥为“洋桥”。
今日“康平桥”——奉化“藏山大桥”
片中男主角方勇的原型张魁印曾说:“电影《奇袭》我看过好多遍,虽然较之真实事件艺术化了,但影片拍得很真实。每看一遍,我都要想起我的战友们,可电影毕竟与实际战例不能相提并论,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没拍出来……”
影片中扮演方勇的著名演员张勇手,当年曾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春,16岁的张勇手时任志愿军六十军文工团团员,随部队入朝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东线反击战、中线反击战,因向前线运送军需物资立三等功一次,后因战地慰问表现突出立三等功一次。
张勇手老师接受采访
今年8月,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片《英雄儿女》创作团队对86岁的张勇手老师进行了采访。张勇手老师说:“在我们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敢于出兵对抗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给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
(作者系军史专家)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作者:徐平
编辑:马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