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哪股”、“歇一晚星”、“来哇家坐坐”......当你听到这些奇怪的话语时,你是否感到眼前一亮,又是否有些费解,没错,这就是腾冲的方言。
它们翻译成普通话分别是:“去哪里”、“住一晚上”、“来我家里面坐一坐”。你是否觉得很有趣。一方水土一片记忆,一声乡音一份联结。方言在时代冲击下踉踉跄跄的前行,腾冲方言也承载着腾冲厚重的文化和腾冲人丰富的情感继续前行。
腾冲是遗落在边地的汉书,因为地处极边,而现在的腾冲人大部分是戍边将领和兵士的后代,所以汉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和传承。
对于腾冲文化,“抗战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等都是世人熟知的,而比较冷门的“方言文化”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腾冲方言是怎么来的?
腾冲方言属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腾冲汉民族方言的形成可上溯至“ 南方古丝绸之道”形成时,历代又因商旅和战争的关系使操北方语系者源源不断到本地落籍。
明朝自洪武开边以来,来自江苏、浙江、湖南、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陕西、山西一带的人氏落籍腾冲,其中尤其以江淮一带的人氏居多,继而产生了以“金陵软语”为特征的北方方言次方言——腾冲方言。
甲:“你要克哪股?”乙:“昨晚星不当心碰着刻膝头一哈,随疼疼呢,克城上医院瞧瞧。”甲:么藏弄不小心,整着刻膝头是本老火呢,快克瞧瞧。丙(对乙说):“快八在这股搞唠搞唠呢咯,快克咯,早克看看早好。”乙(对甲、丙说):“是咯!皆日不在家,家里头你两个帮招呼着滴滴。”甲、丙:“不消焦,放心克得了”......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
甲:“你要去哪里?”乙:“昨天晚上不小心碰到膝盖一下,感觉有点疼,去城里面的医院看一看。”甲:“你怎么会这么不小心,碰到膝盖是挺严重的,快去看看。”丙(对乙说):“不要在这里闲聊了,快去,早去看看为妙。”乙(对甲、丙说):“好的!今天不在家,我家里面还请你两位帮忙照看一点。”乙、丙:“不用担心,你放心去。”......
以上是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腾冲方言对话,来自全国各地的你们是否感到耳目一新。腾冲方言中有22个辅音声母和31个韵母,腾冲话里有许多文白异读的字。文白异读即通常所谓读书音和口语音的不同。
文白异读往往有音转关系,例如“伴”ban(第四声),韵尾脱落,元音变高,就成了be(第四声);“戳”白读为“do”(第二声),书面语的声母应为cho(第二声)。有的白读还保存了古音。“凤”pong(第一声), 例“金凤花”。“筏” pa(第二声)~筏子, 保存了重唇的读法。
在腾冲,“十里不同音”是很常见的。乡镇与城关、乡镇与乡镇之间,方言都有区别,有的差异十分明显。
方言不像地下矿藏,可以定格固化,永久保存;如不及时抢救、科学保护,将会成为永远消失的历史,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回到腾冲,暂时搁下普通话,操起一口倍感亲切的方言,说的虽是一口方言,传承的却是一种文化。
有方言的地方就有家人,有家人的地方就有故乡和亲情。遇见腾冲,遇见腾冲文化,遇见腾冲别开生面的方言文化。如果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腾冲方言,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为腾冲“说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