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苟华云 张俊望
10月18日,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八里堂段的伊水湿地游园,绿树掩映,碧水环绕。野鸭、白鹭等水鸟不时掠过水面,在湖上、林中翩翩飞翔。
恰逢周末,偌大的伊水湿地游园里人流涌动,或健步健身,或在水边嬉戏、拍照,或在长廊下聊天小憩,一派悠然闲适的气息。
“这湿地游园老美了,我每天都要来一两回。”正看着孙子和外孙女在游园里玩耍的市民周大妈感慨地说,“以前这里是烂河滩、垃圾场,臭气熏天。现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政府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
伊水湿地游园“前世今生”的极速嬗变,是洛龙区不惜巨资,全力实施全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取得的诸多喜人成效之一。
近年来,洛龙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与市委、市政府“四河同治五渠联动”部署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陆续实施了伊水湿地建设、廊道绿化提升、城区游园建设、水系改造提升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全力提升城市生态。
坚持科学谋划,绘制新蓝图。洛龙区伊、洛河河岸线共81公里,境内有河渠19条、总长219公里,有湖面9处、总面积210万平方米。该区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近年来,共实施“四水同治”项目92个,总投资20亿元,目前已全部完成,基本实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促进了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林水和谐,修复水生态。洛龙区着眼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着力推进全域水生态治理,对南部山区持续绿化,山区林草面积3万亩,植被覆盖达95%;加快沿河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实施伊、洛河堤坝堤岸绿化工程,沿河植树造林13000亩,形成30公里伊河生态廊道和50公里洛河生态廊道;大力实施涵养水源工程,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建成高标准农田4500亩;对辖区湖渠清淤除藻160万平方米,保持水体生态优良;积极开展河流湿地水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使水生态进入良性循环。
坚持城乡一体,治理水环境。洛龙区聚焦“水清、岸绿、路畅、惠民”,围绕河湖渠增绿量、织绿带、添花景;建成积翠湖、凝碧湖、通济渠等12条70余公里亲水乐道;开元游园、入苑游园等水系游园5处,临水城市书屋25座、健身设施12处,全区河湖水系有颜值、有气质。对全区64个村实施全域污水治理,建设污水处理站12座,实现区域内排污口动态清零;对沿伊河、洛河的22个村庄进行水冲式厕所改造,沿河改厕率达到100%;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全民爱河护河行动。
坚持提标提质,谋划建湿地。洛龙区伊河段全长15公里,该区从2018年初开始谋划实施伊水游园生态湿地保护建设。先后分八里堂、李楼、唐韵三期实施。目前,伊水游园生态湿地保护建设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林木森森、小溪潺潺、蒹葭苍苍、荷叶田田的生态美景初现,吸引白鹭、灰鹭、野鸭等30余种鸟类振翅翔集,遨游嬉戏。如诗如画的伊河湿地已筑成洛阳城区新的生态屏障。同时,45公里长的健身乐道、城市书屋、儿童乐园、生活驿站等点缀其间,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乐园。
洛龙区区委书记张玉杰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坚持综合施治,兼顾城乡一体,扎实做好水生态保护治理工作,为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洛龙应有的贡献。
10月23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编辑: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