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州铺,地处勉县城东约3公里的108国道南。自汉初至南北朝结束,旧州铺一直是沔阳城,是沔阳县的政治中心。
千年古镇旧州铺
晏济亚
旧州铺,地处勉县城东约3公里的108国道南,是勉阳镇的一个社区,也是一个自然村庄,更是一个跨越千年的古镇——沔阳城的所在地。
勉县这一方热土,自汉初建立沔阳县以来,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绎。在这条漫长的时空隧道中,勉县的名称、面积,以及县城位置、隶属关系等等,都发生过很多变化。而旧州铺这个地理处所,既作过县城,还作过州城,也曾经被废除后变为普通村寨。州县城废以后,还留存过一些酒肆店铺,人们就把它叫做旧州铺。久而久之,客栈搬走了,店铺也没有了,可旧州铺这个地名却永远留存了下来。
自汉初至南北朝结束,旧州铺一直是沔阳城,是沔阳县的政治中心。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沔阳县,至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沔阳县的治所一直设立在沔阳城,即现在的旧州铺社区。虽然中途因朝代更迭,县名产生过微妙变化,但县城处所、建制及规模等,均没有出现较大改变。
勉县,秦以前为褒国属地。秦时为汉中郡褒县之西部地区。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沔阳县,县城就在今天的勉阳镇旧州铺社区。曾历经了两汉、三国及两晋等时期的历史演变,长达七百年左右。其中,从西汉、新朝到东汉的三百余年无大事发生,直到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张鲁五斗米教占据汉中,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十万大军西征张鲁以前,这里一直是沔阳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率领蜀军攻进汉中,在沔阳城设坛称王。临时在这里做过一段刘备军队的统帅指挥中心,也曾一度被称为兴刘寨,但仍然是沔阳县城。当然,此时的沔阳县城,曾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但郡治所仍在汉中,沔阳城的县城职能基本没有改变。
魏景元四年(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为了瓦解后蜀的地方势力,把益州分出一块新设置为梁州,州治所设在巴郡,即今天的重庆市渝中区,统汉中、梓潼、广汉、涪陵、巴州、巴西、巴东等七郡。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将梁州治所迁于南郑(今汉中),但沔阳县的治所位置和隶属关系始终没有改变,一直属梁州汉中郡。
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沔阳县为仇池人占据。仇池国是西部氐族人杨茂搜所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割据政权,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成县、文县一带。从此时起,一直到东晋结束的近一百年间,汉中郡,包括沔阳县在内,进入了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永昌元年(322年),东晋名将桓温平定四川,收复汉中及沔阳,设晋昌郡于白马城(今武侯镇)。东晋宁康元年(373年),梁州被前秦(苻坚)占据。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梁州汉中郡又被东晋收回。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废除治所设在现茶店镇的武都郡沮县,并入沔阳县。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梁州为后秦所据,四年(408年)东晋又收复,沔阳县仍归汉中郡。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而立,建立刘宋政权,确立此年为永初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历史出现大变局,史称南北朝,汉中郡属南朝。当年,刘宋政权侨置了华阳郡于浕口城,在今武侯镇,沔阳县属梁州华阳郡。南朝宋元嘉十一年(434年),氐人杨难当袭击梁州攻破白马城(今武侯镇),占据汉中。次年,被萧思话击败,氐人被迫退出汉中。从此,汉中一下进入了南、北朝政权及氐人的军事争夺之中,又长达一百多年。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降魏(北朝),沔阳县始属北魏华阳郡。北魏正始二年(505年)于沔阳县东设汉阳县(治所今黄沙镇);正始三年(506年)又于沔阳县西设嶓冢县,治所今铜钱坝。正始五年(508年)于沔阳县东南部,相当于今勉县、南郑两县的阜川和华山两乡交界附近设置华阳县。沔阳、嶓冢、华阳三县均属华阳郡。南宋梁天监十年(511),西魏大将达奚武占领白马城(今武侯镇)。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改东益州为长兴州,治所在今略阳,沔阳县属长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改长兴州为兴州,沔阳县属兴州。
在这一段风雨飘摇中,虽然梁州、汉中郡、沔阳县不停地易主,一会儿姓晋,一会儿姓秦、一会儿又姓南,一会儿又姓北,甚至还两度落入少数民族氐人的铁蹄之下,但沔阳城一直在现在的旧州铺,建制格局基本没有变化。
公元581年至1271年,即隋、唐、五代至北、南宋时期,政治中心西迁,原沔阳城闲置,旧州铺该地被沦为普通集镇。在这一时期内,沔阳县之行政变化有如下基本轨迹。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为避其父杨忠之讳,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汉中郡为汉川郡。同时废除沔阳县入嶓冢县,并将嶓冢县治从铜钱坝迁至白马城(今武侯镇);开皇三年(583年)又废除华阳县并入。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除华阳郡,更嶓冢县为西县,属汉川郡。从此,西县名一直被沿用至唐、五代、及两宋。这时的西县就代替了汉魏六朝的沔阳县,县城一直在今武侯镇。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以道管辖全国。汉中为梁州,属陕南西道,管辖今陕西汉中、四川东部、重庆西部等地区。治所设在梁州,即今汉中。唐兴元元年(784年)三月,德宗因避朱棣之乱来汉中;于六月暴乱平息返回长安时,升梁州为兴元府,开我国历史上以帝王年号为府名之先例,西县升为“次畿县”。
后历经五代十国(907-960),北方为梁、唐、晋、汉、周五代,南方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简称十国。此期间,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在这段历史动乱时期,西县均属“蜀“,但治所在白马城没有变化。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北宋初期的至道三年(997年),废道置路,共在全国设置十五路,西县属峡西路兴元府。后又分峡西路为利州路、夔州路两路,西县属利州路大安军。同年末废大安军,西县复隶属于利州路兴元府。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将原治所设在今汉中市新沟桥乡打钟寺村的褒城县治所迁至今褒城镇连峰村。
南宋建炎八年(1130),金人攻破阶州(武都),入侵汉中,占据了汉中,后被宋将刘子羽、吴玠击退。但金人仍磐居于兴州一带,西县时常被偷袭。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北方已沦陷金人,汉中隶属四川利州路管辖,西县属利州东路兴元府。全面进入抗金前线。南宋开禧三年(1207),因抗金名将吴玠弟弟吴璘的孙子吴曦,在兴州(略阳)叛宋投金,给宋军抗金造成巨大损失。后吴曦被其副将安丙诛杀,遂报请朝廷快速加强兴州防务。朝廷则将兴州更名沔州,将顺政县更名略阳县,将西县隶属于沔州。南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八月,拖雷率蒙古军自凤州(今陕西凤县)南下,十月,破大安军,再陷沔州,军民战死者数十万。汉中陷入蒙古军的铁蹄下。此时的几十年里,虽略阳、沔县一带一直作为宋元对峙的关键地段相互拉锯,但西县一直属沔州,西县治所一直在今武侯镇。
元明时期,沔州东迁,旧州铺该地被称为沔州城,再次得到兴盛。
当南宋与金朝对峙不休的时候,来自北方的蒙古族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此时,南宋朝野还顾不上防御,蒙古人成吉思汗已率部南下,吞蚀了西北地区的西辽和西夏,并继续向南侵入。直到南宋真正面对蒙古铁蹄的时候,国力早已被金人多年的争战消耗殆尽而无力抵抗,从而很快败北。一个强大的元朝政权,从此建立起来了。在中国历史上,元朝记元是从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开始的。而汉中在这以前早已成为元的统治属地了。
南宋宝祐六年(戊午年1258),蒙古军队进占汉中后,在铎水镇设铎水县,治所在今黄沙。同年,将治所在略阳的沔州迁移于原沔阳县城,即今旧州铺。元初,改兴元府为兴元路,西县属沔州。至元四年(1267)改沔州隶属广元路,西县隶属沔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销褒州及西县入铎水县,撤销大安州及三泉县,设立大安县。元朝首创行省制度,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陕西行省,首次将今陕西南部地区并入管辖,沔州始为陕西行省兴元路。
明朝是从1368年开始的,到1644年结束,共276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铎水县辖地归沔州直辖,四年(1371年),将沔州治所从原沔阳城(今旧州铺)迁至西山谷口(今武侯镇),洪武七年降沔州为沔县,隶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沔县隶属于宁羌州(今宁强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复隶汉中府。
清朝,沔县的政治中心一直在今武侯镇,其名称和城镇建制均无变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沔县治所从明清所建的老县城(武侯镇)迁移到东面的菜园镇,即今天的勉县勉阳镇。
沔阳,从这段纷繁的历史变化中一路走来,而旧州铺在这两千多年的车辙中,有其灿烂辉煌的两个重要阶段。即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为第一阶段,其主要功能是沔阳县城。元明时期,即从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第二阶段,其主要功能为沔州治所,长达一百多年。这两个历史年轮,累计长达八百余年。除此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将沔州治所迁回原沔阳城(今旧州铺)时,距第一次县城迁出,已相距近七百年了。但第二次仍然选址此地,说明该处原来所在的县城迁出后的几百年间,旧沔阳城虽然不再是政治中心,但仍然是经贸、物流和人口聚集的繁华市井,仍然具有建立行政中心的市镇、经济、地理、交通和城防等物质硬件基础。
因为旧州铺有其上千年的州、县政治中心的建城阅历,也历经了太多的历史大事件,所以,这里还有沔阳城、萧何城、兴刘寨等若干别称。当前,村中还有刘备当年称汉中王的设坛处,又称昭烈故都,现为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近昭烈故都,那壮硕的参天古树,肃穆的高墙深院,古旧的青砖灰瓦,厚重的朱门铜扣,会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他们一路走来的辛劳和疲惫。同时,昭烈故都还用他那尊贵的身躯,苍劲的面容,向昔日的先辈们,今天的我们,和将来的他们,印证着两千多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段真实故事。
旧州铺村中有一条东西穿行的街道,也是现在村民们出行的主要道路。这条道路,本是金牛大道的必经之路,也是从长安到川蜀方向的“国道”。两千多年来,无论朝廷信使或民间商贾,无论军马行进或粮草押运,都必须从这条路上经过。直到抗战前夕抢修通川陕公路,才将国道从村子北面绕行。也是从此时开始,旧州铺村才渐次退去喧嚣,并陆续受到世人的冷落,致使千年的繁华不被再现。
旧州铺村中的道路,还是历朝历代的县令出入县衙的主要通道,也是旧时州、县城中的主街。人们通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是那些州、县的大老爷乘坐着八抬大轿,前面有“肃静”、“回避”的仗牌开道,后面有随行衙差前呼后拥,摇旗呐喊,附庸风雅,好不风光。其实那种豪华的场面往往是被夸张了的,而真实的县衙门前的大道也就是现在村中的那条路,最多也就三、四米宽。而且,这条道路还是后来经过不断拓宽,在近几年前硬化道路时又被再次裁弯取直过的。
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旧州铺同勉县广大农村一样也在飞速发展。旧时的州、县衙门等古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传统民居也全都改建为砖混楼房,昔日的农家小院,现已全部建成为街面新居。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旧州铺现已发展成为勉阳镇的一个社区。街道经过全面绿化、硬化、美化、亮化,旧州铺早已不再陈旧,千年古镇正在焕发着崭新的活力和朝气。
作者/来源:汉中东南汽车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举报/反馈

陕西法制网

5446万获赞 101.6万粉丝
陕西法制信息动态平台
陕西法制网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