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卡莎莎(谢谢顺德)!”看着刚从顺德捐赠到家里的一台电饭煲,彝族少年沈小兵十分兴奋。
沈小兵家住距四川凉山雷波县城十分钟车程的阳光新村。这个由8个乡15个贫困村组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到处是顺德气息。新村一角的商用“佛山楼”由顺德统筹建设,居民家里有不少顺德家具家电。包括沈小兵父亲在内的许多青壮年,也在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下来到顺德打工。
小小的阳光新村,折射出凉山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自2017年起对口帮扶凉山东部三县雷波、美姑、金阳以来,顺德持续推动当地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与外界交往方式的改革。人们从传统的农业农民农村状态走出,坚定地拥抱现代化的浪潮。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顺德所真正激活的,也正是他们脱贫道路上的信心。
●撰文:熊程 廖瀚
生活“换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从高山上搬到平地的小区里,从每天耕地、打零工到进入工厂和园区稳定就业,生活的变化最为直观。
从偏僻的山上搬到全新的集中安置点,贫困户要面对的变化是巨大的。刚到阳光新村时,沈小兵一家人几乎是“白手起家”。尽管对原先的土地种植生活十分熟悉,但是这不可能再是他们的追求。
沈小兵的父亲沈曲伯几乎没有犹豫,就主动报名来到顺德的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务工。每月收入除开零用之外能有3000多元寄回家,这成为家庭最大的收入来源。沈小兵的母亲陈么牛则在新村里就近找了一份为配套幼儿园做午餐的工作。在切换轨道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新开展了起来。
同样是来到了安置点,美姑县牛牛坝又给群众提供了“半职业工人”的选择。这也是顺德扶贫工作组的有意安排,希望贫困户们能更好地完成生活方式的过渡。
2019年,美姑县利用佛山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在广绣集团顺德富德公司支持下,盘活了牛牛坝安置点的一处物业建起美姑县第一刺绣艺术工作坊。海来尔西是这里的一名“半职业工人”。跟原来的务农生活相比,这里的管理制度相对宽松,还能一边工作一边照看小孩,海来尔西对此十分适应。
生活的变革遍布凉山三县的各个角落。对于那些原居住地相对有发展空间,未开展易地搬迁安置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生活也在变化。
在金阳县依达乡瓦伍村,村民吉克木日不再传统地种地了。在顺德驻县扶贫工作组的推动下,当地发展起种草养畜循环产业模式。和其他参与的村民一样,吉克木日家的土地改种牧草,用出产的草来喂牛羊。付出了风险,但是收获也极为可观:到9月时,他家今年的收入已经超过8万元,预计全年可突破10万元,相比两年前翻番。
比起职业的转变、收入的提升,最为深刻的生活变化与身体和心灵有关。在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每个学生都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宿舍也十分整洁,完全不是想象中的乡村中学样子。其秘诀就在去年,顺德热心企业和社会组织向其捐赠的热水器,让住校生全天都能洗上热水澡。“这对城市里的人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对我们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该校时任校长乌尔中田说。
“我想挣钱后先给家里修一栋新房。”“我想和妻子开一家饭店。”“我想明年买更多的牛羊回来养。”……即便相隔2000公里,凉山人和顺德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样的。在过去,他们很少有机会表达、缺乏信心能实现。如今,他们还是他们,但一切都不再相同。
产业“苏醒”
美姑县拉木阿觉乡的一处高山草原上,20万羽规模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农业园正在拔地而起。
物联网链接、中央输料线、鲜蛋分级处理……如果只在车间里参观,还以为到了珠三角的某个现代化养殖基地。这个基地的先进之处不止于此。“鸡粪在发酵后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极大满足当地肥料需求,可用于种植玉米作为鸡饲料,形成种养循环。”基地运营方美姑广和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曾洪添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从根本上推动生活的变革,必须要稳固实现底层的产业变革。对凉山落后地区来说,像拉木阿觉乡蛋鸡养殖场这样的产业跃迁,让当地群众看到了发展的另一种可能,而且这种高标准的建设模式一旦成功就更容易复制。
在这种大步跃迁之外,顺德对凉山产业协作也有另一种更加温和的探索。
在雷波县彭家山村山顶一片1000余亩的荒地上,由企业和多个村联合投资的乌天麻产业园正在迅速成长。今年3月,顺德企业广东省佰利融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加入该项目,进一步扩大种植基地的规模。
跟现代化蛋鸡养殖场比起来,乌天麻种植不需要机械化的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只需要合适的气候与土壤,地处乌蒙山区的雷波县,恰恰不缺少这样的资源。“据我们调研了解,全世界适合种植山葵的土地不超过10万亩,大约有1万亩在雷波。”雷波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景强说。
为什么在同样的土地上,过去做不起来这些产业?无论是大步的跃迁,还是温和的探索,都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发现贫困的根源,产生脱贫的信心。
事实上,在或轰轰烈烈、或循序渐进的变革背后,大多数的产业发展要素本来就具备。顺德扶贫工作组真正的工作就在于让这些“沉睡”的产业资源“苏醒”过来。
在雷波,野生天麻的踪迹十分常见,但由于缺乏技术,过去一直未能将其发展为产业,反而有大量适宜种植的土地成了荒山;在金阳,高海拔地区有野生猕猴桃生长,但是当地居民缺乏种植技术也缺乏资金实力、销路,所以只能在高寒地带种植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在美姑,当地黑山羊是四川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示保护的畜牧类产品,但由于缺乏所在地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大规模标准化养殖,导致货源、品质不稳定,未能真正产业化……事实上,不只是顺德对口帮扶的凉山三县,这也是大部分贫困地区常见的尴尬。
引进龙头企业、规范化种养和打通市场渠道,是顺德采取的常规办法。顺德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型的招商和运作手法。在美姑黑山羊养殖基地,顺德以政府重资产、企业轻资产的“轻重分离”模式发展了,即企业只出流动的运营资金,固定厂房设备的投入由政府承担。“这样降低了企业风险,我们也更有投资信心。”美姑黑山羊养殖基地负责人吴江川说。
扶贫“演进”
9月8日,50台从顺德捐赠出的全新万和电热水器经过10多天的艰难跋涉后,终于在金阳县两所学校安装完毕,上千名住校学生从此可以方便地洗上热水澡。
9月10日,淅沥小雨中,6台劳务运输专车从雷波县锦屏广场出发,带着229名务工人员前往顺德。他们将在约30个小时后抵达顺德,开始在顺德的新生活。
从顺德到凉山,从凉山到顺德,人与物的交流尽管艰难,但是正越来越密切。跨越高山与大海,距离近2000公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是迥异。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将两者联系起来?
扶贫协作是最直接的动力。从2017年6月起,顺德接下了对口帮扶凉山三县的使命。为达成使命,顺德建立了高规格、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和协作格局。目前,顺德对口凉山三个县共投入各级统筹款物合计6.72亿元,还先后派驻了3名处级干部、6名驻县干部、63名专业人才(含柔性人才)到当地开展扶贫协作工作。此外,顺德还落实上级的一系列劳务协作政策,累计安排4403名务工人员到顺德就业并做好稳岗工作,即使在今年疫情期间也安排了1364人前来顺德就业。
一波又一波的“输血”之下,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的变化越来越深刻,凉山三县的自我“造血”能力逐渐强化,三县群众的脱贫致富信心更加强烈,两者之间的联系有了发自凉山的内生动力。
最开始,顺德在凉山三县发动群众到顺德务工十分艰难,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下来,真正报名前往顺德的人数可能几乎为零。但如今,一些地方的群众因为本地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改变有了更强的赚钱动力,也看到了到顺德务工的优势。“报名一次比一次踊跃,今年9月这一批务工人员,我们乡本来分配了8个名额,最终去了14个人。”雷波大岩洞乡党委书记吉古阿尔说。
不仅仅是“造血”。这种内生的动力,事实上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但在对口扶贫协作开展之前没有机会彰显出来。新宝电器人力资源中心经理温志坚以劳务协作为例说,多年前该公司就通过人力资源中介等方式从凉山招聘员工,但是由于语言等方面的隔阂,也没有相应的问题沟通机制,所以总体的数量较少。
认识到凉山发展的前景,一些顺德以及珠三角各地的商业资本也未经动员、招商,而自发地涌入凉山。去年底,凉山绿野山葵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力的几名深圳朋友了解到企业扶贫有关扶持政策,并看好雷波山葵产业发展,与绿野公司合资成立了雷波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拓销售渠道,并在雷波新建一个山葵粗加工工厂和一个深加工工厂,为更大规模出口日本做准备。
从最初的扶贫工作联系,到如今逐渐建立根植于产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凉山东部三县的目标不仅仅是顺德,甚至不只是珠三角。随着自身资源要素的激活、市场通道的打通,“破茧”不久的它们正在迈向世界。